首頁 女頻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

第三十二章 國學大師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 漫渝 2357 2024-01-31 01:15

  袁立一邊走一邊罵,不由想了個計策,既然宋心燈看得上那龍古,不如聯系圈内好友集體打壓,看他報紙還賣得出去?

  “活該,哼,誰給他的臉,自己寫的垃圾,還不讓别人寫的好,瞧他那副嘴臉。
”于碗鄙視一番。

  “我覺得你的小說一定能火。
”于碗道。

  嚴不聞笑道:“托你吉言。

  宋心燈長舒一口氣:“要感謝龍先生和于小姐仗義執言,袁立此人才華有,但太容易把自己當回事,多虧了龍先生,還有你的這部小說,不然恐怕我真得答應他的無理要求。

  嚴不聞道:“一點小事而已,以後還請宋老闆多多照顧。

  《天龍八部》,又一本神作橫空出世。

  ……

  下午的清華大學非常熱鬧,景色迷人,學生、老師人來人往。
其中一個穿着大馬褂,其貌不揚,走的時候還将手揣在衣袖中,帶着一頂圓帽,就是這麼個其貌不揚的人,路過的人都恭敬的喊一聲老師好,因為這就是清華五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陳寅恪,吳宓中的王國維。
此五人被稱為‘五星聚奎’。
而日後的大導師-李濟則沒有達到他們的高度,學問上相差不多,但地位比起來就不那麼平等。

  王國維剛從天津回來,在天津租界裡面見過了溥儀皇帝,皇帝還是老樣子,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似乎與以前沒什麼不同。
溥儀受到了極高的待遇,不僅在外國人中恢複了自己皇帝的稱呼,一些隻對外國人開放的場所,也對他開放,轉而言之,他得到了“特殊華人”的待遇和尊嚴。
溥儀在租界期間曾經很受列強尊重,這些國家的領事、駐軍司令都是尊稱溥儀為皇帝,而且在溥儀生日的時候也都會到場祝賀,并在各國國慶等節日的時候也邀請溥儀出席。

  可以說溥儀并不像王國維想象的那樣受到列強的欺壓,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但這隻是表面,王國維可以看出,雖然軍閥、列強對溥儀十分尊重,但一直沒有擁護溥儀登帝的想法,出了事就拿溥儀當擋箭牌,溥儀剩下的作用就是給予他們适當時候的政治需要。
用不到的時候,溥儀就被晾在一邊,完全沒了皇帝的尊嚴。

  對于此事,王國維也與溥儀談過很多,但現在複辟談何容易,沒有一兵一卒,拿什麼複辟。
或許皇帝都沒了這個想法,也就他們這些老臣積極性很高。
王國維歎了口氣,與溥儀談到最後都變成一個死循環,無法突破,人心不古,王國維縱然有滿身學問,也無可奈何。

  隻能安慰溥儀一通。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件事,之前溥儀還沒被驅逐出宮,在23年的時候,自己擔任溥儀的南書房行走。
但之後24年溥儀被逐出宮,到天津租界住下,王國維自然丢了南書房行走的工作。
可謂說盡忠職守,王國維一直把自己當成溥儀手下的員工。
自己幹什麼事都得請示一下,得到溥儀同意後,王國維才行動。
之前清華委任吳宓籌辦研究院,并拟聘王國維為導師。
王國維還是在請示溥儀後才就任。
這次清華又邀請他當什麼國學院院長,他得請示一下溥儀,溥儀也沒多問,讓這位老先生去幹吧。

  王國維什麼事都往溥儀這跑,一方面讓溥儀很是感動,王國維虛歲已經五十多,實歲也快五十,也算個老頭子,讓他老身子骨隔段時間就來給自己請安,溥儀實在不好意思。
另一方面是有點尴尬,畢竟現在不同往日,溥儀也是有夜生活的,每天晚上玩到很晚回來,第二天還得接待王國維,實在是讓溥儀有點心累,索性有好幾次,溥儀都修書一封,讓王國維别來了,什麼事自己拿主意就好,别老是來請示自己。

  不過溥儀還是在王國維這得到當老大的尊嚴的。

  王國維想了一通,還是準備婉拒國學院院長一職,因為自己要搞研究,時間緊促,還是不幹多餘的事了。
路過一處校舍的時候,王國維聽到裡面有同學的笑聲,無聊之際就走過去看看,于是就看到了一個瘦皮候一樣的老師,正在跟學生們講課,這一聽,差點讓王國維氣得半死。

  瘦皮候一樣的男人,穿着長袍,戴着金絲眼鏡,在講台上誇誇其談。
這個人名叫嚴不聞,是李濟邀請過來給學生們講課的,據說也是留學博士,而且之前在大夏大學任職,并且開辦自己的産業,手下有一家報社,占據南方報界半壁江山。
無論哪個名号都讓人津津樂道,所以當知道他要來講課的時候,學生們非常歡迎。

  這也讓瘦皮候的男人感受到了出生到現在幾十年沒有過的熱烈歡迎,讓他甚至有點飄飄欲仙,這就是受人尊重的老師!
這位扮演嚴不聞的王七在講台上誇誇其談,說什麼三國演義,說什麼水浒傳。
将演義和曆史混為一談,還牽扯到封神。
直接将一堂曆史課變成了說書課。

  老師當以學問為重,何為大學,學生們上大學又是為了學什麼?
總不能給學生們講些小說,那還不如不上大學。

  台上的王七給同學們說完一段書,然後同學們開始提問,有位同學對嚴不聞的産業很感興趣,而且聽說了點風聲,據說嚴不聞手下的報館才開始隻是個小報館,不過半年規模就這麼大,着實不可思議。
學生們想了解現在的商業模式。
于是王七想了一會,就胡編亂造道:“咳咳,同學問我為什麼我的報館規模擴張的這麼快!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這個時代什麼最貴?
那就是人才,當初我三顧茅廬,請了一位小說家出山,就是靠他的一部小說,讓我們報館起死回生。

  “庸生嗎?

  “啥生,對就是他,哈哈,同學們,沒想到你們了解的還很透徹。
之後我就瞅準機會,繼續找了很多小說家,然後産業飛速起來。
所以我告訴你們,現在是娛樂的時代,你看北京,天津哪個地方富人最多,還不是各種舞廳,大舞會。
正兒八經新聞報紙不賺錢,還是小說賺錢。
同學們,這就是我跟你們講了半堂課三國的原因,你們現在明白我的用意了吧。
”王七也說越高興,滿口胡扯,不過恰好學生們就愛聽這個,平常被一群沒什麼表情的老學究教慣了,蓦然聽到另一種調調,非常新鮮。

  “好!
”學生們聽罷,立即鼓掌,為王七喝彩。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