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明末虎嘯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口即财富

明末虎嘯 遙遠之矢 3055 2024-01-31 01:12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劉揚壯面帶疑慮地對李嘯說道:“大人,現在新增這麼多人,卻不知該怎麼樣安排方好?

  李嘯笑道:“現在我軍初創,正是處處需要勞工人力之際,如何有嫌人多的道理。
←百度搜索→這些人,我自會好好安排。

  李嘯拿來紙筆,對劉揚壯講述了如下人力安排計劃。

  1、炭廠原有的工匠除留2名為技術指導外,其餘工匠全部調出進入磚廠,保持一座炭窯的生産量,員工可增加60人,保證每周出炭1萬斤。

  2、磚廠原有一座磚窯,再擴建4座大型磚窯,員工可增加600人,保證每周至少出産15萬塊磚以上。

  3、冶煉場中最早的試驗高爐現已廢棄拆毀,現在新建者皆為30立方米貼有高鋁釩土耐火磚高爐,籌建至2座,煉鋼炒爐增加1座,員工需增加1500人。
保證每天出産熟鐵25噸以上。

  4、焦煤廠現有1座小型煤焦爐,擴建1座大型煤焦爐,增加員工400人。
保證每天出産焦煤30噸。

  5、水泥廠現有一座中型生産煉窯,擴建3座大型生産煉窯,增加員工1200人。
保證每天至少産出10萬斤水泥以上。

  6、南和區開荒農田2250畝,安排150戶,每戶15畝,約380人。

  7、北興區開荒桑田9000畝,安排900戶桑蠶戶,每戶十畝,約2250人。

  8、缫絲廠建立,從松江府等地引進100輛立式缫絲紡織機,這種一人一竈,二人俄釜打絲頭,二人值盆主綽的五人共作大緞車,每台可日緞繭30斤,可招500名女工,按一萬畝的桑園規劃。
可保證她們基本上一年到頭都有活幹。

  9、用工大戶鍛造場,為盡快增加産量,要盡最大可能增加水力鍛錘,大批招收學徒工。
加快盔甲、武器生産進度,同時開始打造生活用品、農具等鋼鐵制品。
李嘯初步準備讓2500人進入其中做事。

  李嘯停下筆,對劉揚壯說道:“這是我雄唐所準備立刻開始進行的項目,你算算,現在可以安排多少人了?

  劉揚壯低頭盤算了一番。
然後興奮地報出數字:“大人,若這些項目都如是進行,則共需勞力9390人!
李大人您真有本事,這一下子安排了勞力近一半了。
隻是,還有這10091名勞人要如何安排呢?

  李嘯目光閃爍地說道:“接下來,是我們将要在蒙山規劃成立的項目,我打算籌建蒙山工業區,利用當地資源,把一些不屬機密的工廠就地開設,這就是我作的人力安排。

  1、蒙山煤礦廠:用工2000人。

  2、蒙山瓷器廠:用工800人。

  3、蒙山銅礦廠:用工1000人。

  4、蒙山金礦:用工300人。

  5、蒙山河砂廠:因為長時間在河中挖砂十分損害工人健康。
暫不招工,先讓蒙山的522名削去耳朵的俘虜做這樣的苦役。

  李嘯笑道:“劉揚壯你算算,現在又要用掉多少勞力?

  劉揚壯立刻笑着回道:“這個好算,又用了4100名勞力。
那麼隻剩下5991名勞力需要安排了。

  李嘯接着說道:“接下來,為了方便蒙山與雄唐所本部的聯系,我還要設立運輸隊,大概又要100人。

  未等劉揚壯說話,李嘯又說道:“現在隻剩5891名勞力,我打算把他們全部當成建築勞工,分配步驟如下:

  1、拔1000人。
與原先的400多名修軍隊設施的工人一起,盡快把軍屯區的各類軍用設施修建好。

  2、拔1000人,緊急擴建現在的4所初級學校,以每所學校可以方便接納至少800名學子為标準。

  3、其餘之2791名建築勞工。
興建從西壯區到東升區的雄唐大道。
最終将明光大道與雄唐大道聯在一起,成為我雄唐所的交通主幹線,讓我雄唐所的産品,可以從蒙山一直快速運到東升區港口。

  4、待上述工作皆完成後,集中人力興建東升區兩座港口,一座民用。
一座軍用。

  5、港口建完,大力修理各區的居民小區經濟适用房,以代替現有的居民草棚,全部設為三室一廳兩層樓模式。
為盡可能集利用土地,保證規劃完美,方便日後其他項目開展,居民小區集中興建,居民個人不得随意單獨建房。
所建房屋隻能用比造價略高的價格賣于居民,不可與民争利,不可用房地産綁架人民。

  劉揚壯大笑道:“這下人力全部安排完了。
李大人果然心思細密,思慮周到啊。
隻是,若全部建築項目皆完工了的話,這些建築勞工又該如何安排呢?

  李嘯站起來,目光深沉地望向窗外,緩緩而道:“本官一直認為,人口才是一個國家最大的财富。
唯有人民,才是财富的真正創造者。
吸取百姓膏皿榨取民脂民膏後,卻又痛恨人民,嫌百姓無用累贅,視人民為沉重負擔的官府,最終會被人民無情地抛棄。

  随後李嘯轉身說道:“不必等到項目完成,本官就還有衆多項目要開展。
象鹽場、槍械廠、火炮廠、彈藥廠、造船廠等工廠都要陸續興建,都要相當數量的勞力。
當然,這都要等到試驗成功之後方可開展。
到時這些人,都是可以安排下去的。

  劉揚壯想了想說道:“大人的規劃确是極好,隻是這樣一來,投資建廠與工人工資,這銀子可就花花地出去了。

  李嘯心下粗算了下,現在投資建廠、開墾荒地、各類投資加起來,算10萬兩銀子吧,全體公職人員、工人與民伕的工資加起來每月差不多25000兩,一年就是30萬銀子。
而軍隊差不多一年也要3萬兩銀子月饷開銷。

  這樣一來,不包括夥食吃飯費用,李嘯的雄唐所這一年的花費就要達到43萬兩銀子的純支出。

  若再加上以3萬人計算的夥食開銷,以一人一年吃6石的米糧,每石米糧算4.5兩價格計算,再加上采購魚肉的銀錢數,則需要近百萬兩。

  這樣相加的結果,整個雄唐所的純粹開銷達到了每年近150萬兩。

  一個多麼巨大的數額啊,難怪劉揚壯的表情如此憂慮。

  李嘯笑道:“這花出去的銀子,可都是為以後賺更多銀子作準備,有出才有進嘛,目光放長遠些。

  李嘯說這些話,是有底氣的。

  因為他的進項,将遠比出項來得多。

  而李嘯的進項有哪些呢?

  李嘯心中也進行了簡單的一項計算。

  首先,生絲一項,若按10000畝産一千擔生絲來算,賣給洋商每年可賺18萬兩。
而有條件直接出口的話,則為最少40萬兩。

  這還是今年的所得,而如果明年興建了綢緞坊的話,按一千擔生絲産660擔絲綢,約可可産出絲綢52800匹。
賣國内可有792000兩,若賣到國外,最少可達190萬兩!

  也就是說如果絲綢行業充分運作并進行海外貿易的話,光是絲綢一項就可抵銷李嘯的全部開銷,甚至還可賺40萬兩。

  那麼,還有年産9000噸熟鐵的鋼鐵行業呢,哪怕隻按賣最差品質熟鐵錠的價格,刨去用煤成本,按每噸50兩的國内價格來計算的話,一年也有近45萬兩的收入。
如果制成那些頂尖的盔甲,武器,以及生活用品之類,一年所得至少要翻5倍,就有225萬兩以上!

  那麼除了絲綢與鋼鐵這兩項支柱産業外,除去水泥、内燃磚、槍炮這些李嘯為技術保密而限制出口的産品外,他還有瓷器,銅制品,金礦,馬匹,鹽,商稅,農稅等,都會成為穩定的财源。

  劉揚壯的眼神依然帶着疑惑,李嘯卻拍着他的肩膀放聲大笑。
“你放心吧,雄唐所日後财政,隻會越來越富裕。
”(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