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明末虎嘯

大結局

明末虎嘯 遙遠之矢 2763 2024-01-31 01:12

  應編輯與讀者要求,本章作為大結局收尾吧。

  如果各位讀者對在下的拙作感興趣,新作《明末之虎》,期待你的觀看。

  。





  李嘯此次進京,遭到多人忌恨。

  虎嘯軍被故意怠慢,安排招待甚不如意,有将士發洩不滿,被五城兵馬司拿獲。

  崇祯因為這個原因,懷疑虎嘯軍兵驕将悍,難于馴服,對李嘯原本欣賞之情,消失不少。

  随後禦花園召對,李嘯所獻條陳,雖切中時蔽,卻因為觸及大多人的利益,難于實施,崇祯對李嘯更無好感。

  虎嘯軍離開京師返回安東衛,李嘯心意消沉,原本一心效忠的心思,開始轉變。

  對于朝廷的各種征召,李嘯開始陽奉陰違,表面忠誠,内心淡漠。

  接下來的兩年内,李嘯軍逐步擴大自已的各類産品經營範圍,為今後發展鋪平道路。

  李嘯長子李建出生。

  兩年後,資金不成問題的李嘯,開始重點組建水師。

  李嘯長女李玉出生。

  此時皮島已失,李嘯找了個借口,以朝鮮救援不力為由,征伐朝鮮。

  虎嘯軍戰力強悍,包圍朝鮮都城,逼迫朝鮮割讓濟州島。

  朝鮮向明朝告狀,崇祯下令處罰李嘯,卻不敢對他有實質性動作。

  有濟州島作基礎,李嘯的水師日益強大。

  同時扶持朝鮮内部反對勢力,讓朝鮮處于内鬥之中,從而無力對自已造成威脅。

  崇祯十年時,虎嘯軍擁有先進戰艦數百,開始南下拓展。

  虎嘯軍先敗鄭芝龍,再敗荷蘭人,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成功拿下台灣。

  拿下台灣後,李嘯大力發展農業和海軍,招了大批流民,把台灣建成了一個巨大的糧倉和海軍基地。

  李嘯二子李世出生。

  崇祯十二年,李嘯戰船千艘,全力南下,與西班牙争奪菲律賓。

  菲律賓土地廣大,島嶼衆多,西班牙人亦是十分能戰,李嘯用了近兩年時間才全部攻下菲律賓各個島嶼。

  菲律賓拿下後,李嘯更加大力開展農業,招收流民。
讓菲律賓與台灣一樣,成了虎嘯軍最大的兩個糧倉。

  李嘯二女李妤出生。

  兵精糧足,錢錢豐厚的李嘯,開始了侵吞山東的計劃。

  在崇祯十六年末,李嘯完成了對整個山東的吞并,迫使明朝承認自已為山東總兵兼都指揮使。

  崇祯十七年初,李嘯大敗李自成,近使其放棄入侵山東的計劃。
李自成無奈,轉而全力攻打京城。

  京師陷落,李嘯帶人秘密入京,崇祯已盡殺女眷,在自盡前,給李嘯留下皿書一封,希望他能帶太子出城,保全帝脈,重振大明。

  李嘯感慨涕泣,在掩埋了帝後及一衆公主的屍首後,帶太子出城,返回山東,此時,吳三桂引清軍入關。

  李嘯三女李婕出生。

  李自成大敗,被吳三桂及多爾衮派出的清軍大肆追殺,一路西逃。

  李嘯讓太子于濟南稱帝,年号弘興,自任太師,任天下兵馬大元帥,李建封為世子,号令天下。

  李嘯趁清軍與李自成死戰之際,向南兼并了江北西鎮,鏟除了最大的隐患。

  兵力強大的李嘯,用了一年的時間,整合明朝殘餘勢力,鏟除左良玉,讓整個南方聽命自已。

  弘興二年,李嘯進位為唐國公。

  李嘯三子李吉出生。

  同年,李自成被地主武裝所殺,清軍入寇四川,與張獻忠激戰。

  趁清軍戰線拉至最長之際,一直隐忍無為的李嘯,誓師北伐。

  虎嘯軍兵分三路,一路從山東直逼京師,一路從南直隸征河南山西,一路從湖廣直攻漢中陝西。

  虎嘯軍攻勢淩厲,清軍大敗,陝西,山西,河南,北直隸大部光複。

  鞑子主力,苦守京師,虎嘯軍形成了圍點打援之勢。

  清軍主力困陷四川,動彈不得,陷入虎嘯軍與張獻忠餘部夾攻之中。

  征川主力英親王阿濟格,見得京師危急,不得不率軍北返,被虎嘯軍與張獻忠部合擊,軍潰身滅,清軍西征主力全被消滅。

  吳三桂及關甯軍重新倒戈,效忠李嘯。

  李嘯進位為唐王,封山東全地,世子世襲。

  清軍全滅後,李嘯與張獻忠反目,經過一番苦戰,張獻忠于成都斃命,李嘯收降李定國,孫可望等人。

  經過一年的圍困,京師終于被李嘯攻陷,在清軍的死命保護下,以死傷無數的代價,攝政王多爾衮被明軍射殺,順治出逃遼東.

  順治自降國号,稱清王,以遼東為界,向大明稱臣,李嘯思慮良久,暫從其議。

  李嘯為崇祯帝舉辦了盛大的祭祀活動,同時宣布,京師由行都濟南,回遷北京。

  至此,天下基本平定,舉國皆知李太師複國之功。

  李嘯決定,天下戰亂已久,财力耗竭,故決定休養三年,再征伐清朝及蒙古。

  弘光六年,李嘯受九錫,三辭,乃受。

  弘興帝朱慈烺,對李嘯十分感激,又十分疑慮。

  弘興帝受人盅惑,設計欲殺李嘯,以防李嘯功大奪國。

  李嘯識破此計,将盅惑之人全部誅滅三族,随後于帝階前裸衣自數身上傷痕,以剖心迹。

  然朝中洶洶,各朝臣紛紛要求皇帝行禅讓之事,帝大驚而泣,哀求李嘯放過自已。

  李嘯亦感泣,為撫慰皇帝,以長女李玉許配于帝,為皇後。

  然李嘯此舉,并不能平息朝臣之議,有人建議,現在北方未靖,唐王乃國家柱石,孰可再起風波,群臣一緻要求,弘興帝若不殺,則必要流放。

  整整一年,朝廷皆處于動蕩之中。

  年末,皇後李玉生下一子。

  李嘯無奈,為免弘興帝被人毒害,乃從群臣之議,将皇帝流放菲律賓棉蘭老島。

  接下來,李嘯接受群臣建議,不再複立明帝,而受其禅讓,改國号為唐。

  然李嘯允許,弘興帝于菲律賓棉蘭老島複建明朝,以李玉之子為太子,并以此島為界,子孫世代永傳,成為大唐屬國。

  李嘯自稱大唐神武皇帝,封李建為太子,李世為秦王,李吉為齊王。

  神武二年,李嘯掃滅了暗圖複國的前明藩王及遺老,國中大定。

  同年春末,命太子為督師,率國中近半精銳唐軍,征伐蒙古,清朝。

  唐軍勢若破竹,一年之内,攻滅清朝,順治自殺,李嘯殺盡老奴子孫,滿州餘部皆降,李嘯遂大招漢人入女真舊地,接收其土地人口,令滿洲人皆為漢人百姓之奴仆.

  第二年夏,蒙古諸部亦降,李嘯被尊為天可汗。

  李嘯繼續征伐,西吞烏斯藏,南并東南亞,北至西伯利亞,最遠之處,到達與奧斯曼帝國接壤之地。

  李嘯終于創建了一個比唐朝還大的帝國,天下之大,無如我唐。

  中華文明,重新進入了鼎盛之時,傲立于世界之巅。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