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83章 小賀,經濟發展怎麼看
“他們弄了試驗田研究種植農作物,還砌了兔舍養兔子。”
“兔子繁衍太快了,兔舍養不了那麼多,我說想做麻辣兔,陳教授讓我同鄉,他的學生給抓了兩隻兔子來。”
“我做了兩隻,給爺爺奶奶你們捎一隻嘗嘗味兒。”
聽陸白薇甜滋滋喊她奶奶,老太太慈眉善目笑着。
“你這孩子有心了,一會兒你跟小賀留家裡吃飯,我去将兔子給剁了。”
上回上門診病,也是在這兒吃的飯。
老留在人家裡吃飯不好。
這回還跟賀霆一塊兒來的。
陸白薇忙打岔:“奶奶,您别急着剁兔子,我還要教您給爺爺推拿的。”
“我帶了兩瓶藥油來,我先教你怎麼給爺爺做推拿。”
先教了老太太如何正确推拿,能緩解老同志腰傷,然後陸白薇給紮針施治。
一般留針得三十到四十五分鐘,趁着這個功夫,老同志跟陪陸白薇來出診的賀霆聊上了。
“小賀,你在京都大學經濟系讀得怎樣?”
“挺好的。”
賀霆搭話:“我們教授說發展經濟,得與國際接軌,上回您讓薇薇拿回來的報紙,我在學校也有讀過。”
“那看來當初支持啟用有留洋經曆的同志任教,這個決定做得很對。”
“像小陸同志說的那樣,發展經濟要棄之糟粕,取其精華,别人國家社會不好的地方我們要摒棄,别人國家的先進經驗,我們也要學。”
“社會要發展,國家要發展,人民生活要得到改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經濟兩個字。”
“上頭對你們這批就讀經濟系的學生,寄予了很大的厚望。”
老同志和顔悅色跟賀霆說話:“小賀,你下鄉回城入學幾個月,我以為是時候檢驗你們經濟系的教育成果了。”
“你來說說,你對目前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有什麼看法?”
怕賀霆有顧慮,他鼓勵賀霆:“不是什麼正式的談話,你看小陸同志上門替我看診,咱們爺倆随便聊聊,你别有心理負擔。”
“這兒沒有别人,你隻管暢所欲言。”
賀霆也不是扭捏的性子。
從上門來接陸白薇診病的軍官,說老同志要見他那一刻,賀霆其實作好了心理準備,人家特意點名見他,一定另有深意。
果然跟他就讀京都大學新開的經濟系有關。
京都大學開創經濟系,可以說是摸着石頭過河,據他們教授說,他們大學的經濟系上邊是寄予了厚望的。
上邊對經濟發展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不過賀霆隻是在心裡稍微權衡了一下,還是決定坦誠心裡的想法。
“爺爺,我就讀經濟系才幾個月,說起來我對經濟發展這方面的了解,其實是個門外漢。”
老同志以為賀霆是推托之辭,面露失望。
賀霆話鋒一轉:“但是,我能站在曆史的角度,來解答您提出的這個問題。”
“在下鄉之前,我跟着我們院裡的周老,研究過一段時間舊物,鑒别舊物,當然得了解各個時期的曆史發展,這是最基本的功課。”
“我以為縱觀上下五千年的曆史,縱觀整個古代社會,唐宋時期的經濟發展,給我們交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老同志大費周章喊來一個讀經濟系的學生來,自然是想聽真話。
他眼神亮了亮,示意賀霆繼續往下說。
賀霆很配合:“唐朝萬邦來朝,宋朝時商業達到高度繁榮,地方與地方的流通,國與國的流通,整個是一個開放流通的環境。”
“我以為開放流通,才能将整個經濟盤活,讓國家得到發展,讓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賀霆言簡意赅:“總之一句話,我認為市場要流動,經濟才能活起來。”
老同志提出疑問:“怎麼個流動法?”
關于這個問題,賀霆跟陸白薇有很多次交流。
他知道自己妻子身上有秘密。
他當然不能将他們夫妻的交流結果,發展個體經濟、私人經濟,實行對外貿易,引進外資這些直接說出來。
怎麼說話,特别是在領導面前怎麼說話,是藝術。
可以涉及到相關方面,引人往那個方向猜,絕對不該由他直接提出來。
賀霆委婉的舉例:“比方說咱們京都的友誼商場,能買到外國進口的不少商品。”
“我們京都也有不少老品牌,這些品牌的商品,都是經過時間沉澱,品質經得起考驗,既然咱們京城的友誼商場,能買到外國進口的商品。”
“那為什麼我們好的商品,不能更多的賣到國外去呢?”
“外邊對我們有很深的誤解,我以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于流通問題,我們上下五千年有多少文明積累,我們有多少好東西好商品,我以為隻有讓我們的文化與國際接軌流通,才能讓外人深刻認識我們,了解我們的社會。”
賀霆的話讓老同志深以為然,他認同的點點頭。
國與國的流通,就是加強對外貿易,本身京都大學開展經濟系,上邊也是這個打算。
此事已經提上日程,接下來宜徐步圖之。
他提出一個犀利的問題:“那地方與地方的交流,你以為該如何着手?”
其實陸白薇這次上門,已經意識到老同志住的宅子,不是什麼偏僻郊區,反而是京都十分中心的地帶。
因為今天吉普車路過湖邊,她看到了不遠處的宮牆。
是小院這兒依山傍水,地勢開闊,讓她産生了身在郊外的錯覺。
老同志跟賀霆聊這些十分私人敏感的問題,陸白薇就意識到他身份不簡單了。
賀霆沒法兒說出個體經濟,私人經濟,與賀霆十分有默契的陸白薇這時候開口了。
“爺爺,我有一個朋友,現在也是跟賀霆一塊兒就讀于京都大學經濟系的。”
“他來京都上學前,以前在省城運輸隊工作,他跑的那條線是南邊線,去一趟南邊,當然免不了給家人捎些當地的土特産啊,以及南邊才有的海貨果幹什麼的。”
“一開始吧,他隻是給家人帶,家人覺得東西好,會送些給親戚朋友。”
“久而久之,誰都知道他能從南邊弄來稀罕東西,每回他出車,都來托他從南邊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