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科技大唐

第十二章 八角和自來水

科技大唐 第79号 2144 2024-01-31 01:14

  第十二章八角和自來水

  長孫澹三人行了一個時辰左右才聽見嘩嘩的流水聲,獵戶說小潭就快到了。
去年還在山間的小路已被各種植物的藤蔓鋪滿了,隻有被踩得光滑的石頭能說明這裡曾經是條路,獵戶在前面用鐮刀開路,每年夏天,為了方便大家沐浴,村裡總會組織一批村民将這條路清理以下,今年還沒有到時間。
魯迅說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可是有些路當我們長時間不走,歲月會連走過的痕迹一并抹除,原來時間真的就是那把殺豬的刀……

  小潭終于到了,掩映在綠色當中,一條白絲帶般的溪水不斷的将清泉注入其中,上下翻滾的泡沫不一會兒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三五十個平方的湖面不大,但卻很清澈,潭水很清,一眼就可以望見底部的各色碎石,幾條小魚穿梭其中。

  長孫澹将一顆石子扔進水中,噗通一聲,水面泛起陣陣漣漪,過了很久才平靜下來,根據聲音判斷潭水還是比較深的,潭邊鋪滿了綠色的苔藓,獵戶說那個很滑,不要輕易的踩上去。

  三人升了一堆火準備燒水,四五月份的山裡不冷不熱,溫度最是适宜,可是長孫澹明顯感覺大唐的平均氣溫明顯要偏高一些,這到也和實際情況相符。

  三人休息了一會,獵戶就去山裡查看陷阱去了,長孫澹就在小潭四周轉了起來。

  長孫澹本打算一探潭水的源頭,可是看見嫩綠色的藤蔓四處纏繞就放棄了這個念頭,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成功,可是成功路上的荊棘卻不是所有人都能斬除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名字就做普通人,到目前為止,長孫澹隻能算是小有成就的普通人之一。

  退回了水潭的長孫澹小憩一會,不知不覺中居然睡了過去,一覺醒來,日頭已經開始偏西。
本想下水洗澡,可是摸了摸水溫,還是放棄了。
無所事事的長孫澹又開始四處轉悠起來,盡管現在旅遊不需要什麼門票,可是景點的開發卻也遠沒有後世的好,這也許就是有得必有失吧。

  長孫澹平時練就的好身體現在派上了用場,很輕易的就攀上了滑溜的小瀑布的邊緣,這裡的水真好,清涼清涼的,這在後世一定會被“大自然的搬運工”們搬去賣錢,自己要是天天喝這樣的水該多好啊,人總是這樣,即使我們擁有了熊掌,仍然回去懷念魚的味道。

  一個想法突然從長孫澹的腦海中蹦出,後世的山村裡很多農戶都是取這種山泉水引到自己家中,洗衣做飯用的都是這種水。
如果用竹子打通關節就是天然的水管,壞了換掉就可以,中間有幾處低窪的地方用樹幹支撐架起來就可以了,至于連接的接頭一段高一端低露在外面就可以了,想到就不妨在多想想,這也是長孫澹的優良品質,下山就立馬和村長商量,唯一的困難就是路遠了點。

  下山的路上,長孫澹一直盤算着自來水這件事,要不是張忠在旁随時提醒,早就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就這樣他還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一不小心,腳底滑了一下,幸虧手上抓住了一顆小樹才沒有跌倒。
茫茫的原始森林,每到秋季就會落下一層厚厚的葉子,化作黑土繼續滋養着這片森林,生生不息,長孫澹踩到的就是這厚厚的腐殖層。

  當長孫澹站穩的時候,一個八角形的小東西引起了自己的注意,黑色的小果子分出八瓣,香味卻早已沒有了。
自己經常炖肉的長孫澹自然認得這是八角,隻不過不知怎的,原本應該生活在北回歸線附近的香料卻向北生長了一千多公裡。

  長孫澹認識八角,卻不認識八角樹,三人分開在四周尋找,一般鳥兒是不吃八角的,獵戶很快就在一個向陽的山坡上發現了一株高大的八角樹,此時的八角還遠未成熟,三人記下了位置就下得山來。

  八角雖然不能用,可是自來水卻可以架設了,還有一個月麥子才會成熟,村子裡大都沒有什麼事情,砍柴一般是秋收之後的事,經過一冬天的幹燥,柴房裡的柴可以燒一年的時間。

  和李村長商量過後決定上午各家出動壯勞力砍伐竹子并打通關節,長孫澹依然做他的“三無老師”。
下午領着各家先把鋪設水管的路開出來,需要埋設的地方先挖出溝來,至于連接處的接頭按照長孫澹的意思直接暴露在外,誰知村子裡自有人鞣制好的藤條混合一種不知名的野草,效果倒也不錯。
古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誠不我欺,背靠秦嶺這座寶庫,數百年祖祖輩輩早就準備好了利用各種天然産物來改善自己的品質:用砂子炒闆栗,用竹木制作陷阱捕獵,采集野生木耳和香菇換鹽。
祖祖輩輩的積累雖然不能喝工業時代的豐富物産相比,卻也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

  半個月就這樣過去了,準備的也差不多了,從今天開始就要鋪設竹子制作的水管了,長孫澹決定停五天的課,用這五天時間來完成這項事情。

  竹管基本沿着山勢而走,碰見高的地方适當的挖溝深埋,遇見低窪的地段就更簡單了,用幾根粗壯的樹枝搭一個架子做一個簡單的渡槽即可。

  關鍵的時刻來了,長孫澹親自将第一根竹管搭在事先聚起的水中,清冽的水順着竹管就留了出去。

  老村長顫顫巍巍的用雙手接過一捧水喝了下去,甘甜的水化作了眼角的淚花,隻有老村長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盡管不遠處就是水源,可卻從另一邊留了過去,每逢大旱,就隻能看着莊稼幹涸而死卻沒有一點辦法,現在不怕了,多接幾個支線,村子裡的幾百畝旱地就不怕天旱了。

  老村長的淚花終究沒能忍住,滴落進了甘冽的山泉水裡……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