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明武天下

第192章 出海

明武天下 梁可凡1 2390 2024-01-31 01:13

  大明人走親戚,會朋友,都得看黃曆,挑個黃道吉日,何況是出征這麼大的事?
那是一定要由欽天監挑個好日子,定個好時辰的。

  欽天監擇定的吉時便是這天未時了。

  此時豔陽高照,看日影應該是中午了,距撥船起錨的吉時隻有一個時辰,無論如何,都無法在剩下的一個時辰裡,裝滿六艘大船。

  于謙一臉憔悴,雙眼通紅,一臉慚愧。

  宋誠問清楚情況,和他一起來到碼頭,民夫們還在有條不紊地扛糧,無視尚書大人陪幾個大官過來。

  一個鐵塔一樣,身着铠甲,滿頭大汗的大漢抱拳道:“标下參将王大志見過井提督、宋大人。

  從江淅調來的軍士在天津衛這幾天,由王大志管轄,現在井源和宋大誠到了,王大志當然要過來見禮。

  井源是主帥,溫言撫慰他幾句,和宋誠商議:“可要押後一天出發?

  從來路望見碼頭上一隊隊扛糧的民夫,宋誠便知道兵部的任務沒有完成,時間太緊,哪怕于謙親自指揮,也完成不了。
現在無非要麼推遲出發時間等待裝好船,要麼提前出發,兩個辦法。
而了解過詳情後,宋誠已經有了主意。

  “吉期不能誤,按時出征,在威海等一天吧。

  大軍在天津衛集結,是因為船塢在這裡,京城離天津衛也很近,而真正出海,卻是要途經威海,所以宋誠這麼說。

  井源點頭同意。

  清水菜蔬已經裝好上船,井源一聲令下,兩萬四千軍士開始列隊,井源留下一千軍士,待七艘船裝好後,坐這些船南下,算是押運糧草了。

  張輔要坐船到威海,另外有聖旨從山東調兵到威海,準備為後援,他是負責後勤的,自是随後面的船走,因而和井源、顧興祖道别,又笑罵宋誠:“不要胡鬧。
”老頭子始終覺得,煌煌大國,不應該搞下作的小手段。

  宋誠道:“多注意身體,别太操勞,要是吃不消便請旨回京,最不濟讓沐語過來看看。

  七十多歲的老人,又曾身受重傷,可不是說着玩的,他可不想在倭國接到老國公沒了的消息。

  張輔知道他關心自己,道:“不麻煩蘇小妮子。
老夫老當益壯,哪裡用得着大夫?
你盡管把俘虜送來,來多少老夫接收多少,絕無二話。

  蘇沐語是這小子未過門的媳婦兒,不好再把她當一個普通大夫使喚,張輔說着還拍拍自己的兇脯,表示自己很強壯。

  幾人都笑了,井源道:“阿誠說得沒錯,好好保護自己,别不當回事,要不然喝不到我們的慶功酒,你在地下能安心?

  “你才去在地下。
先前誰在床上躺大半年來着?
虧得老夫去看你那麼多次。
”對井源,張輔可一點沒客氣。

  兩個老家夥又鬥起嘴。
顧興祖在一邊道:“你們大哥别笑二哥,都是受過傷的人,好意思說嗎?

  “要像你跑得跟兔子一樣快,怎麼會受傷。
”井源一點沒客氣。

  “人不能太無恥啊,無恥到隻為保命。
我說,你這次去倭國,可别再跑了,要是再跑,阿淳那孩子的臉面都讓你丢光了。
”張輔更犀利。

  井源道:“沒有船,他往哪跑?

  兩人你一言我一句,把顧興祖說得臉一陣表一陣白,最後憋出一句:“你們嫉妒老夫為先鋒官吧?
呵呵,這可是頭功。

  此次由他訓練的三百新軍為先鋒主力,就是井源帶着兩萬四千軍士,也隻有在後面為輔的份。
真把倭國打下來,論首功,當然先鋒的功勞大,何況新軍是他辛苦訓練出來的,這份功勞跑不了。

  井源和張輔四隻眼睛瞪得滾圓,最後一人把握得緊緊的右拳高高舉起,要不是大庭廣衆之下,當着自己軍士的面,兩個加起來一百多歲的老頭還真想把顧興祖暴打一頓。

  顧興祖得意洋洋:“沒話說了吧?

  雖然他被奪爵,但和井源、張輔是沙場上打出來的交情,哪裡會有上下尊卑之念?

  張輔吹胡子瞪眼道:“老夫很想揍這老小子一頓。

  井源點頭:“老夫也想。

  那邊,于謙下令,民夫們暫停扛糧,空出地方讓軍士們上船。
烈日下,民夫們一個個汗流浃背,得能休息一會兒,那是巴不得。
于謙趁這時間,幹脆讓他們先吃飯。

  于謙在後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京城保衛戰讓他成為挽求大明國運的英雄,而今因為宋誠的緣故,大明沒有走到如此危險的境地,可于謙同樣為保衛京城做了很多事,雖然最終沒有用上。
這是大明之幸。

  宋誠回到京城後和他打交道不多,更從沒有如此刻般站在一起。
他面容端正,算得上美男子,雖然有些憔悴,但難掩一身正氣。
看他一條條命令發下去,很快碼頭清空了,宋誠不由暗暗點頭,不愧是能夠挽救大明國運的人物。

  井源下令登船,号角聲起,軍士們列隊上船。

  未時正,旗幟飄陽中,高高的主艦率先向南駛去。
主艙裡,井源高坐主位,宋誠和顧興祖坐在左右下首。
井源對宋誠道:“盡管放手去做,不要有所顧忌。

  宋誠應了。

  又說了會兒話,宋誠和顧興祖告辭,坐小船回自己船艙,站在船頭,溫熱的海風迎面吹來,他有些興奮,也有些緊張,終于要收拾島國了。

  對這個虛僞好色的民族,宋誠是厭惡到骨子裡的,雖然這個島國出産動作片,是男人的最愛,但他們貪婪無恥的個性,還是讓人惡心到不行。
這個時候除掉,既能消除沿海的倭患,也能消除華夏五百多年後被侵略的命運,何樂而不為?

  海面上,巨大的船隊遮天蔽日,乘風破浪駛向威海,在威海休整一天,補充清水蔬菜,待運糧隊到後,一起啟航,朝倭國駛去。

  在海上非一日,新軍們從開始的興奮到漸漸習慣海上的生活。
從江淅調來的軍士們,早就聽說倭國有銀礦,此行是去挖銀的,更有人認為倭國遍地是銀,隻是他們沒有鑄銀的工藝,才要到大明朝貢。

  總之,不管怎麼說,軍士們以為,隻要把倭國打下來,自己就成為富翁。

  一路上,人人滿懷期待,巴不得快點到。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