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541章 桓玄得志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瘋子161414 3129 2024-01-31 01:13

  p

  戰争,其實就是一場勝負難料的賭博,有時想要赢下對手,并不需要底牌多好。

  更多時則需要氣勢與膽識,甚至一點運氣。

  在桓玄與司馬元顯這場較量之中,這一點表現得尤為明顯。

  當雙方皆心存顧慮時,誰能先聲奪人,展現出強大實力與決心,誰便能奪得優勢,為勝利赢得先機。

  恐怕這也是卞範之一直鼓動桓玄主動出擊的重要原因。

  如今初戰告捷,不僅極大地鼓舞了西軍士氣,還凝聚了内部人心,穩定了大後方。

  而谯王兵敗則徹底讓司馬元顯跌入深淵,也讓原本矛盾重重的朝廷瞬間四分五裂。

  各階層掀起軒然大波,不論是世家子弟,還是平民百姓,都在讨論一個恐懼的話題。

  即眼前令人害怕的戰争,所有人都明白一場災難恐又要降臨建康。

  之前沒有被誅殺的桓氏子弟紛紛活躍起來,他們積極拉攏朝中大臣,并将建康内情況源源不斷地通報給桓玄。

  而會稽王父子如今真成了孤家寡人,昔日作威作福、趾高氣揚的神氣蕩然無存。

  面臨着四面楚歌、不可收拾的局面,以及桓軍強大攻勢,吓得會稽王父子心驚肉跳,魂不附體。

  百般無奈之下,司馬元顯隻好率軍親征,企圖挽回岌岌可危的形勢。

  翌日清晨,司馬元顯帶着臨時招募來的烏合之衆出城,在宣陽門外列陣。

  此時正值建康内外謠言四起、人心惶惶,有人甚至說桓玄已經推進到朱雀橋外。

  而禁軍久疏戰陣,聚在一起雜亂無章,大量士卒開始偷偷溜走。

  正當禁軍自相驚憂時,桓玄麾下大将皇甫敷已領着前鋒軍抵達建康城下。

  聽着咚咚咚不絕于耳的戰鼓聲,望着蜂擁而來的桓家大軍,禁軍将士未戰先怯。

  當皇甫敷看到禁軍陣型混亂,不由大喜過望,他當機立斷率衆突襲。

  桓軍人人舉着橫刀,沖着禁軍士卒高聲呼喊:“放下武器,投降不殺!

  霎時間,禁軍将士四散奔逃。

  司馬元顯單騎逃往司馬道子的東府避難,而身邊隻有張法順一人追随。

  更讓會稽王父子絕望的是,當初那些吹捧他們、奉承他們、谄媚他們的公卿大臣,如今全統統袖手旁觀,沒有一個人願站出來幫他們。

  司馬元顯抱着司馬道子大腿哭個不停,全然沒了取代其父、執掌大晉時的意氣風發。

  唉!
真是風水輪流轉啊,會稽王怎麼也沒想到,他們父子也有山窮水盡的時候。

  面對驚慌失措的兒子,司馬道子唯有落淚而已,再無一言。

  得知前鋒已擊潰禁軍主力,桓玄當即率大軍主力急進,走到新亭時停了下來。

  新亭位于今南京市雨花台區,是六朝時期國都建康南部重要的軍事堡壘,是為建康宮城的南北門戶。

  新亭西臨大江,這裡風景秀美、風光奇特,東吳時原是餞送、迎賓、宴集之所。

  但到了東晉,新亭作用發生了質變,這是由其本身地形以及地理位置所決定。

  南北朝時,凡上流舉兵下都,必經新亭。

  晉元帝定鼎江東時,在王導輔佐下,曾在新亭與南北世家有過一次重要會談。

  在那一次聚會上,南北世家達成妥協,在衆世家共同擁戴下,司馬睿正式成為江東主人。

  從此,東晉政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步步建立起來。

  而今天新亭再次迎來一位風雲人物——南郡公桓玄,此時桓玄可謂是志得意滿。

  戰前他怎麼也沒想到起兵舉事竟會如此順利,除了跟司馬尚之小戰一場外,剩下幾乎是一路橫掃般抵達京師。

  剛一進駐新亭,桓玄便命卞範之帶人去逮捕會稽王父子。

  卞範之離開不久,天子使臣黃門郎王谧來到新亭拜會桓玄。

  與王谧密談後不久,桓玄率軍正式進駐京師建康。

  天子當即下诏免除會稽王父子一切職務,并任命桓玄為總百揆(統管文武百官)、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揚州牧,兼徐州刺史,其餘荊州、江州刺史不變。

  而後又加黃钺、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設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

  上殿時,允許其帶全副武裝的甲士二百人擔任護衛。

  桓玄将揚州、徐州刺史拿到手後,又任命哥哥桓偉為荊州刺史,堂兄桓謙為尚書左仆射、加中軍将軍。

  任命桓謙之弟桓修為都督六州諸軍事、右将軍、徐州兖州刺史、假節。

  任命通風報信的堂兄桓石生為前将軍、江州刺史;卞範之為建武将軍、丹陽尹。

  其姐夫殷仲文也被桓玄任命為侍中、兼領軍将軍。

  桓玄除了在朝廷内外大肆安置自己親信外,對于改投自己的世家名士、朝廷大臣,也都委以重任。

  比如王谧,因其與桓玄交好,直接從黃門郎一路高升至中書監,領司徒,封武昌縣公。

  在此前後,世家名士羊孚也從京口前來投奔桓玄。

  羊孚從小與桓玄交好,此時正任兖州别駕,聽說桓玄攻入京師,立即從京口跑了回來。

  除了這些故舊之外,對于曾經一些仇人,桓玄也表現出寬宏大量。

  數年前,年輕氣盛的桓玄,在當時的荊州刺史殷仲堪面前躍馬挺槍。

  殷仲堪的參軍劉邁曾指斥桓玄,差一點被桓玄派人所殺。

  沒想到今天再見到劉邁,桓玄不僅沒有怪罪對方,還對其委以重任。

  桓玄此舉乃是為了安撫京師内各個世家大族,因為王谧、羊孚、劉邁等人幾乎代表了目前京師中各個派系。

  而各個門閥士族其實也願意看到桓玄驅除司馬道子父子專權,恢複司馬氏與各個門閥之間共治的局面。

  但顯然他們都小觑了桓玄,如今桓玄隻是初來乍到,不敢将野心暴露出來,才不得不僞裝成一幅禮賢下士的樣子。

  其實在桓玄内心,他早巴不得馬上取代晉室,篡權上位。

  但不管怎麼說,至少到目前為止,桓玄做得十分出色,赢得了朝野内外一緻稱贊。

  連後世史書都稱,桓玄初入京師時,斥去奸佞,提拔賢才,京師上下都十分高興,都希望他能結束當前混亂局面。

  得志後的桓玄動作迅速,立即對司馬道子父子一黨展開清算。

  數日後,也就是在桓玄進入京師的第四天,有人舉報會稽王司馬道子酗酒、不孝,按照法律,應當被斬首。

  随後天子下诏,将司馬道子流放到新安郡,并斬殺司馬元顯以及包括世子東海王司馬彥璋在内的六個兒子。

  除此之外,谯王司馬尚之、張法順、太傅從事中郎毛泰及其弟弟遊擊将軍毛邃、太傅參軍荀遜、吏部郎袁遵等會稽王同黨悉數被殺。

  司馬尚之二弟、丹陽尹司馬恢之,三弟、輔國将軍司馬允之,毛泰的四弟、太傅主簿毛遁等人則被流放廣州。

  原朝廷重臣中,除了王珣、車胤、謝靖、王珣等人因病或其他原因僥幸逃過一劫外,大部分人都被桓玄問罪,或罷官去職,或流放外地。

  即使将司馬道子流放外地,桓玄依然無法完全放心。

  為了永絕後患,桓玄派人将司馬道子、司馬恢之、司馬允之等人誅殺在流放途中。

  原本桓玄還要誅殺王誕,卻被桓修等人苦苦求情,又說出王誕曾求情的經過,他這才赦免了王誕,隻是将其流放廣州了事。

  桓玄在流放了會稽王後,又将其誅殺,可謂狠毒。

  而朝野内外看到桓玄大肆株連,頓時人人自危,連剛剛被罷免了司徒職位的琅琊王也是惶恐不安。

  隻不過如今桓玄掌權,他再也不能随意出入宮中,無法向劉穆之讨教對策。

  可他哪裡知道,當桓玄入主京師後,劉穆之早将琅琊王抛之腦後,如今正一門心思地要幫河西弄到出征益州的大義。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