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

二百七十章教育和醫療改革正式開始2

  醫療問題即使在後世的二十一世紀也是一個難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很多大夫看人下藥,還有就是病人胡亂的醫鬧,都說古時候的人們單純,但是這個時候的人們也并不是都沒有什麼壞心眼,趙煦不确定這些所謂的醫護人員或者病人會不會出現後世的醫療糾紛。

  待到何文保和安道全退回班位之後,趙煦便繼續對所有的大臣的開始講述學校建設的問題:“關于學校的問題,與多醫學院一樣,成立一個專門的教育體制,從蒙學院,小學院,中學院,到最後的大學院,以帝國的國都為中心,不斷的向全國進行網狀的輻射,同樣争取在三十年的時間裡,讓我們的帝國中所有的适齡百姓全都可以去合适他們的學堂裡去學習,讓每一個年齡段的百姓都可以在合适的學院中得到他們想要的知識。

  “陛下,不知這各個學院如何進行劃分,其學制又如何定制,各個階段又都需要教受他們什麼,所有的教書先生又如何定義他們呢?
”禮部尚書鄭俊彥出班來對趙煦躬身說道

  “蒙學院其學制定為三年,适齡百姓的年齡為五至八歲,小學院其學制定為六年,适齡人員為八至十三歲,中學院學制也為六年,年齡以此類推,大學院為四年,而教受給的孩子們的知識,蒙學院主要教受他們我華夏民族各種優良的傳統,識文斷字,簡單的算數,對了,當年朕發明的那個拼音還有乘法口訣也都教授他們,蒙學院裡教受所有的知識,朕不要求那些孩子們都能全部明白,融會貫通,主要是讓他們記住就可以了,蒙學院,那是一個對帝國的未來啟蒙的地方,而不是培養帝國精英的地方,而他們最最需要學習的是什麼呢,我們帝國的優良傳統,尊老愛幼,尊師重道,勤儉節約,讓他們知道遇到一些小問題應該如何處理等等等等,如何讓那些小孩子們在玩樂中獲得相應的知識,這才是他們應該做的,至于怎麼去安排,那是你們禮部的問題。

  “臣遵旨。
”鄭俊彥對着趙煦躬身說道

  “到了小學院,中學院,随着學員年齡的增長,一點點增加應有的知識,琴棋書畫,經史子集,農桑商業等等,就要讓他們開始去接觸,讓他們去開始真正的了解我們的大宋帝國,了解我們帝國的山川河流,了解帝國各個行業的各種不易,培養他們的愛國情結,至少讓他們在中學院畢業之後能夠更好的識得文字,懂得知識,更加透徹的消化自己所學的知識,在未來的生活中讓他們有能力去記載他們所關注的東西,讓他們可以用文字留下他們在自己的人生中所總結的智慧。
待到他們中學院畢業之後,不想繼續上學的,可以根據他們自己的意願去做别的事情,而若想繼續上學的,可以通過大學院各個專業的考試,進入大學院繼續學習自己所喜歡的專業,或者通過考試,進入帝國軍事學院,帝國醫學院等高等學府繼續進行學習,而朕的意思是,将大學院,帝國軍事學院,帝國醫學院打造成培育帝國的高精尖帝國人才的搖籃,在帝國大學院,帝國軍事學院,和帝國醫學院畢業的學院,根據帝國的需要,量能選材,通過對他們的在校的各種學分,以及畢業之後的科舉考試賜予他們官職,為帝國所用。
從即日起帝國大學院劃歸禮部,由禮部尚書鄭俊彥擔任院長,掌管帝國大學院的一切行政事物,由文淵閣大學士蘇轼與吏部尚書楚陸離擔任副院長,蘇大學士掌管對所有學員的思想禮儀的教育,一個人若連優良的思想品行都沒有的話,朕想,即使将來他做了官,也不會是一個好官,而楚尚書,負責對所有的學員進行評分考核,統計學分,最後根據所有學員德行和能,統計學分,以便将來賜予官職。
最後就是,孔子曾經說過:有教無類。
千萬不要限制女子上學,女子有能力者,朕同樣不會吝啬賜予她們官職。

  “臣等遵旨。

  躬身領命之後,蘇轼與楚陸離退回班位,鄭俊彥卻繼續站在丹陛之下對趙煦說道:“陛下,您說對大學院的學院進行精英式的教育,臣有些疑惑,這中學院已經開始教受學員們經史子集等文學知識了,所有臣不知陛下說的這精英式的教育又該如何定義。

  “經史子集的教育,在最開始的時候隻是讓我們那些在學院裡學習的子民們懂得文字,學的禮儀,開啟他們的靈智罷了,你難道要在小學院和中學院裡教導那些學員們各種機械的原理?
教他們深度的農業知識?
教他們如何治理一方?
還是教他們如何探尋世界上的種種?
經史子集他們也要學,分出一個專業,主要研究經史子集,等到他們畢業之後可以像内閣的諸位學士,大學士一樣,成為一名當世大文豪,大書法家,大文學家,可以流芳百世,但是我們同樣需要各種精通農業知識,算術知識等能力人才,為帝國戶部注入新鮮的皿液,我們還需要各種精通機械能力的人才,填充至軍械司,還需要大量懂得刑偵方面的人才去刑部,偵緝天下犯罪,甚至是吏部,工部,還有你們禮部,還有許許多多的方面,我們都需要各種人才,填充至我們帝國中來,因為随着時間,朕會老去,帝國需要一個新的皇帝來帶領,而同樣随着時間的推移,你們也會老去,需要有人來接過你們手中的接力棒,帶着你們為了帝國的心,随新的皇帝,将我們的帝國推向一個更加輝煌的未來。

  “陛下高瞻遠矚,臣不能及也,慚愧。
”說完,鄭俊彥也緩緩的退回到了自己的班位

  “各大部司都選出一些能力出衆的官員,進入帝國大學院中任職,擔任老師,真可不希望帝國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隻是一些隻會之乎者也的書呆子。

  “臣等遵旨。

  當天的朝會結束之後,趙煦坐在禦書房的龍座上跟自己的中情局局長鐵虎一起喝着大茶葉,吃着小點心,并對鐵虎說着對各大部司的監控的任務:“今天朝會上的事情你也都聽到了,各大部司全都參與了這項關于教育以及醫療問題的改革,每一項新政或者新的制度的開始總會有些人跟朕下絆子,磨洋工,甚至借朕之名胡作非為,你最近的任務就是替朕好好盯着他們,免得他們滋生腐敗,拖帝國的後腿,若有什麼這方面的情報,你們中情局立即向朕報告。

  “是,陛下,臣記下了。
”鐵虎躬身說道

  “好了,你且退下吧。

  “微臣告退。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最東方,正發生這一件小事。
扶桑國九州島的一個沿海小城陣,在這裡,一群身穿半身精鋼鎖子甲或者半身牛皮甲,裝備精良的海盜正在不斷的屠殺着這座小城鎮中的扶桑國百姓,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處,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的建築和各種死狀不一的扶桑百姓,而且仍然有很多的海盜在繼續挨家挨戶的對這個城鎮的扶桑百姓進行瘋狂的屠殺着,除了年輕的女子,無論老幼。

  “老大――”這時,一名手握樸刀的海盜高聲喊着往城主府跑了過來,而他手中的樸刀仍在不斷地向下滴着皿,而且身上的精鋼鎖子甲上同樣也有未幹的皿迹,在不斷的沿着鍊甲的縫隙往下流淌着,很難想象的出,這名海盜到底殺了多少人。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