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大明野望

大明野望 第七十章 兄弟之親

大明野望 好吧我錯了名字 3874 2024-02-21 17:31

  脫魯忽察爾的抵抗并沒有掀起波瀾,而當朱權離開營帳對着兀良哈部惶恐不安的牧民們說道不會改變兀良哈部在朵顔衛中的地位之後,局勢逐漸便緩和了下來,當然這和兀良哈部營地外近萬的騎兵有着極大的關系。

  拿下脫魯忽察爾之後,誰堪為朵顔衛的指揮同知便成為了朱權腦海中的難題。

  明朝冊封朵顔三衛各個部落,都是根據各個部落的實力來封賞官職,就好比脫魯忽察爾來說,正因為他是兀良哈部的首領所以才會被冊封為朵顔衛的指揮同知,而其他的部落則會根據實力的高低授予千戶、百戶等職。

  脫魯忽察爾既然被拿下,那麼他這一系的人便不能成為兀良哈部的首領,不然,朱權豈不是在朵顔衛培養了一個白眼狼?

  但是,對于兀良哈部的其他頭人,朱權并不清楚他們的底細,貿然指定兀良哈部的首領以及朵顔衛的指揮人選無益與朱權。

  想了好一會之後,朱權将兀良哈部的各個頭人召集了起來,同時臨時指定了兀良哈部的一個千戶代為執掌兀良哈部,至于兀良哈部的真正首領人選,朱權告訴那些頭人們要他們等年後都前來大甯一趟,到時候朱權會在他們中間選定。

  而已經被拿下的脫魯忽察爾則是交給了大甯中衛嚴加看管,朱權等着将脫魯忽察爾帶往福餘衛以震懾其他宵小之徒。

  …………………….

  河北境内,正有一隻隊伍停在了行省邊境上,隊伍中有數百人之衆,除了近百名侍衛之外,其餘的都是宮娥、太監等。

  雖說一行人旗幟鮮明,但是這麼久的奔波無疑使得所有人都筋疲力盡,此刻他們便停在了一處河邊歇了歇腳。

  “王妃殿下,我們已經過了東昌府,再有半月便能趕到大甯”

  一個小太監匆匆的跑到隊伍中一個停放在地上的輿轎旁,這個輿轎銀頂黃蓋紅帏,足足要十六個轎夫才能擡起來,而這轎子的規制遠遠的便能夠讓人瞧得出轎中之人的尊貴身份。

  一隻玉手從轎門上的帷幕中伸了出來,見到此景,小太監連忙将剛剛盛好的清水遞了進去。

  轎内有兩個女子端坐着,一個女子身穿着大紅色霞帔頭戴金色九翟冠,冠上有銀絲編制的翟鳥九隻,而另一個女子則是一身的貢女大半。

  那個宮女從轎外接過清水之後便将其遞給了坐在轎子正中的女子。

  這女子明眸皓齒、眉如細柳,臉上有兩個小小的酒窩,在接過宮女遞來的清水之後,女子笑盈盈的道了聲謝。

  當中坐着的這個女子便是朱權的王妃張氏,這位張氏是兵馬指揮張泰的女兒,可惜的是張泰早在數年前便逝世了,不過盡管張泰逝世,但是張氏還是被洪武帝選為了甯王王妃。

  這位張氏在金陵也有些名氣,她的家世在金陵稱不上好,但是其賢惠卻是在一些女眷的圈子裡得到了贊揚,也正因為這點,洪武帝才會選中了她。

  張氏九月初便離開了金陵,隻不過因為其身份再加上隊伍行進速度不快,所以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到了河北邊界。

  “王妃殿下”

  “春桃,不是和你說過了嗎,我還沒有和殿下完婚,眼下你叫我甯甯便行”

  甯甯便是這位張氏的乳名。

  “殿下,奴婢不敢,雖說您還沒有與甯王殿下完婚,但是皇上旨意已下,您的名分便是定了,奴婢不敢逾越…”

  “好了,擡起頭來吧,這一路上幸虧有你陪在我身邊,要不然這長途漫漫的,連個說知心話的人兒都沒有”

  “殿下,等您到了大甯便有人陪您說知心話了..”

  名喚春桃的貢女倒也大膽,居然敢調笑起張氏來了,好在的是,這些天來的相處讓隊伍中所有人都知道,這位王妃殿下乃是和善的性子,所以春桃才敢這麼和張氏說話。

  聽了春桃的話,張氏臉上一紅,羞澀的模樣明豔動人。

  其實張氏的心中非常忐忑,她沒有見過那位甯王殿下,即便是聽聞那位殿下在查幹諾爾河取得了對北元的勝利,但是少女卻并不知道那位甯王殿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她父親已經去世了,家中兩個弟弟還小,想到這裡,張氏便想到自己離京之前,母親淚如雨下的模樣。

  張氏歎息了一聲而後道:

  “等會,你去和何翰林說下,讓隊伍看看能不能加快些速度,早些到也能省了不少心思”

  聽到張氏的吩咐,春桃諾的一聲便應下了。

  不一會,隊伍歇息完畢再次開始上路,随着十六擡大轎被擡起,看着路邊的景色,轎中的張氏心中默默的想着自己的女兒心思。

  …………………………

  “白蓮教,孤那四叔真是好算計,皇爺爺平生最為厭惡的便是白蓮教,若是将甯王與白蓮教扯上關系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文華殿内,當黃子澄向朱允炆彙報了一番與燕王府的商議結果之後,朱允炆的臉上倒是笑了起來。

  而黃子澄這個時候卻是言道:

  “殿下,微臣也沒有想到,燕王居然會出如此主意,不過此時對殿下有利,我們不如也配合一二,到時候甯王殿下肯定會失了聖寵”

  要說朱元璋平生最為讨厭的,那麼白蓮教便算得上排名靠前的一位。

  當年朱元璋剛剛起家的時候便是依附在白蓮教軍事武裝紅巾軍下,可是後來随着實力的壯大,以及紅巾軍首腦劉福通等逐漸被元庭鎮壓,即便是紅巾軍精神領袖韓林兒也在随後投奔朱元璋。

  而當年更有傳說,朱元璋在金陵稱帝之前是要請韓林兒前來金陵的,但是韓林兒在渡江時應坐船沉沒溺死了。

  韓林兒的死充滿了太多的疑團,不過唯有一點,那就是在韓林兒死後,朱元璋登基稱帝再無阻礙,因此民間說韓林兒的死全是朱元璋下的毒手一直流傳不止。

  在韓林兒死後,朱元璋開始大規模清除勢力範圍内的白蓮教勢力,而國朝上下對于白蓮教也變得忌諱莫深起來。

  聽了黃子澄的話,朱允炆向着黃子澄看了一眼而後道:

  “黃大人,你會相信甯王和白蓮教有所勾結嗎?

  “微臣當然是不信的”

  “呵呵,黃大人,連你都不信,你覺得我那皇爺爺會相信嗎?

  黃子澄目光之中精光一閃而後道:

  “殿下,雖說甯王殿下不可能和白蓮教勾結,但是甯王身邊的人可就說不準了,再者不管陛下信不信,總之,此事定會在陛下心中紮下一根刺來!

  黃子澄這話倒是說的沒錯,洪武帝能夠相信甯王,但是他會相信甯王身邊的人嗎?
隻要洪武帝心中有了一絲懷疑,那麼甯王便無疑有了大麻煩。

  “既然如此,那麼此事便交給你去辦了,記住,找幾個和東宮沒什麼來往的人,否則讓皇爺爺知道了,卻是不美”

  “殿下放心便是,微臣心中有數”

  看到黃子澄恭敬的模樣,朱允炆相信他會知道分寸。

  黃子澄一直在東宮待到了下午,而等到他離開東宮之後,朱允炆想了想便前去東宮一處偏殿,眼下那偏殿便是朱允熥的住所。

  雖說朱允熥參與了藍玉的謀逆,但是其乃天家皿脈更是先太子嫡子,重視親情的洪武帝自然不忍心重懲朱允熥,因此朱允熥往日便也隻是禁足在東宮之中。

  但是這種禁足對于朱允熥來說完全就是等于坐牢一般,再加上随着涼國公等一大批勳貴被抄家滅族,朱允熥背後的支持力量幾乎被一掃而空。

  除了開國公。

  開國公常升原本也牽扯到了藍玉謀逆一案,本來是要同藍玉等人一同下獄抄家的,但是開國公府之中卻有着一個老太太,也正是這個老太太為開國公府争取到了平安。

  那日藍玉等人被抓回京中之後,開平王之妻藍氏進宮求見洪武帝,兩人會面的内容不足為外人知曉,但是最後,開國公府卻逃過了一劫。

  隻有藍氏自己知道,為了開國公府,她将亡夫常遇春的情面用了一幹二淨,日後開國公府隻能是自求多福了。

  朱允炆走進了偏殿,朱允熥雖說是被禁足在了東宮,但是侍候的下人并不少,隻是随着朱允熥背後勢力被清除,原先東宮之中靠着朱允熥的人也紛紛改換了門庭。

  不能說這些下人們都是勢利眼,下人總歸是下人,主人失勢,下人若還沒有顔色,真當别人治不了你了嗎。

  随着朱允炆的到來,偏殿之中的太監立即前去通報,而其他的太監宮女們更是跪倒在兩邊開口向朱允炆問安。

  朱允炆對待下人并不殘暴,相反還有些和善,朱允炆一邊走着一邊揮手讓行禮的下人們起身。

  殿中,朱允熥已經聽到通報聲,不管他願不願意還是要走出殿來迎接朱允炆。

  “參見皇太孫殿下!

  朱允熥看見朱允炆的身影便拱手向着朱允炆行了一禮。

  不管朱允熥心中是如何的不情願,但是現在朱允炆儲君之位已定,而他卻失去了希望。

  “起來吧,你我兄弟二人何必如此多禮,這些日子身體好些沒有”

  朱允炆攜着朱允熥的手走進了殿中,一邊走一邊問道

  走進殿中,朱允熥說道:

  “謝皇太孫殿下關心,臣弟的身子已經好了不少,太醫說再修養一段時間便能完全康複”

  數月前,朱允熥在藍玉身邊被錦衣衛的此刻用劍刺中,而劍上抹了毒藥導緻朱允熥身體垂危,好在的是,最後還是被救了回來,隻是那毒素厲害,到了今日,朱允熥也沒有完全好了。

  朱允炆在殿中坐下而後道:

  “這些日子我沒有來看你,還希望你不要怨我,你我兄弟骨肉至親,雖說有些誤會,但是日後時間還長,朝廷上下也沒有人會為難你,養好身子骨,日後為兄還要靠你來扶持”

  不管朱允炆這話是否是真心,但是配合上臉上關切的神色卻讓人莫名的有些感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