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農女要翻身:邪王,慢點

第一百二十章 抓兇

  在許春花現有的産業中,面館是最成熟的一個産業。

  而今,面館在一把大火中化為灰燼,她幾個月的心皿付之一炬,一大收入來源就這麼消失了。

  許春花心中焦急,又格外的憤恨。

  必須要抓住縱火者,要不然難解她心頭的恨。

  她心裡隐隐覺得,縱火者很可能就是幫忙撲火撲的灰頭土臉的吳青龍。

  但是,凡事要講究證據,哪怕她十分肯定,縱火就是吳青龍指使的,但是,沒有足夠的證據,就沒辦法懲治吳青龍。

  即使告到縣令陳文寬那裡,也要講究證據的。

  田氏坐在路旁,看着熊熊火焰中的面館失聲痛哭。

  衆人也都搖頭歎氣,替許春花可惜。

  待火勢被撲滅,許春花強壓下心頭的憤怒,向那些撲火的鄰居道謝。

  她讓羅文夫和唐鐵軍保護失火現場,她跑步來縣衙,請陳文寬帶人查看現場。

  可是,此時是深夜,縣衙不辦公,隻能等到天明了。

  許春花無奈地歎口氣,她回到失火現場,帶着羅文夫和唐鐵軍,在灰燼裡尋找縱火者可能留下的證據。

  失火現場一片漆黑,空氣中彌漫着刺鼻的煙味。

  許春花三人大概尋找了一遍,沒找到任何證據。

  畢竟,救火的時候,衆人折騰的一團亂,别說沒證據,即使有證據,也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許春花懊惱地拍拍自己的腦袋,責怪自己大意了,雖然自己已經做了防備措施,可沒想到對方狗雞跳牆,用這麼兇狠、粗暴的方式對付她。

  天亮後,許春花又來到縣衙,找到縣令陳文寬,把自己面館失火的事說了一遍。

  陳文寬聽了之後,非常的生氣,竟然有人在他的治下做出縱火的事,這簡直就是在挑戰他的威嚴。

  他立刻帶上衙役,來到了失火現場。

  此時,面館的二層小樓已經坍塌,變成漆黑色,淪為一片廢墟。
廢墟上不時有黑煙冒出。

  陳文寬看到這一幕,氣的眉頭都皺起來,連聲對許春花道歉,在他的治下發生這樣的事,他覺得自己責任難逃。

  許春花搖頭,表示這不是他的問題,有人憋着壞對付她。
即使她做了防備,都沒能防得住。

  陳文寬讓衙役們清理現場,尋找線索。

  尋了半天,現場除了灰燼就是灰燼,和許春花他們自己尋找的情況一樣,都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一時間找不到線索,陳文寬安慰許春花,讓她别着急,他盡快帶領衙役,查清此時,還許春花一個公道。

  許春花指指對面的吳記面館,“陳大人,我覺得這事就是吳青龍叔侄幹的,你把他們抓起來,進行審問,如果他們不招供,就狠狠打他們,這事就解決了。

  畢竟在古代,這種行刑逼供的事件是經常發生的。

  陳文寬瞪了許春花一眼,搖頭表示這是不可能的,他絕不會做出這樣不合禮法的事。

  許春花問他如何尋找線索,陳文寬說隻能全城巡查,逐一走訪詢問,首先查看可疑人員,進而從中篩選縱火者。

  許春花直接搖頭,這樣做是徒勞的,畢竟這個時代沒有任何的監控設備,縱火者又是在月黑風高之夜縱火的,淩晨時分是人們都沉睡的時間,怎麼可能找到線索呢。

  面對許春花的否定,陳文寬解釋說這是唯一的辦法,除了這個辦法,他們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衙役們全城調查了兩天,搞得風聲鶴唳,然而,沒有調查出任何有效線索。

  吳記面館裡,在二樓的窗台前,吳文福和吳青龍相對而站,看着對面一片灰燼的許氏面館,兩人臉上都洋溢着得意的笑。

  吳青龍臉上挂着嚣張的笑容,“叔,還是我說的對吧,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最好了,你看立刻就有效果了,這就把許氏面館搞垮了。

  吳文福滿意地點點頭,“這方法确實不錯,但有一點需要注意,讓那幾個人把嘴巴給我閉嚴了,絕對不能把這事說出去。

  吳青龍拍拍兇膛,保證道,“叔你放心吧,我讓人叮囑他們好幾次了,告訴他們,誰要是把這事說出去,就殺了誰,隻要他們不說去,等這件風波過去後,給他們每人二十兩銀子。

  吳文福眼睛亮了亮,拍拍吳青龍的肩膀,“好啊,青龍你終于有長進了,懂得軟硬兼施了,好好好,這樣我就放心了。

  吳青龍難得被吳文福誇獎一次,臉上露出狂喜的表情,高興的像個二百斤的胖子。

  吳文福又叮囑道,“你繼續經營面館,對食客們放出風聲,就說十天後漲價,雞蛋炒面五文錢一份,反正現在就剩咱們一家賣雞蛋炒面,食客們要是鬧騰,就任由他們鬧騰吧。

  吳青龍激動地搓搓雙手,“叔,咱們終于要賺錢了。

  吳文福臉上也露出開心的笑容,“此外,你還要盯着對面的許氏面館,一旦他們重新蓋房子,就想辦法搞破壞,絕不能讓他們的房子蓋建起來。
還要散布謠言,說他們面館之所以着火,是因為許氏面館的老闆做了虧心事,得罪了天上的神仙,神仙不高興,所以才着火的。

  “高,實在是高明。
”吳青龍由衷地說道,“還是叔你厲害,咱們隻要一散播謠言,老百姓連接近許氏面館都不敢了。

  由于對世界認知的不全面,這時代人們的思想還不夠先進,封建迷信現象嚴重,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事,隻能歸結為鬼神所為。

  果然,在這條謠言的傳播下,衆人都相信了許氏面館着火,并未人為的,而是許氏面館做了虧心事,所以才着火的。

  一些原本同情許氏面館的老百姓,也不敢同情了,生怕因此惹怒天上的神靈,給自己帶來災禍。

  俗話說,三人成虎,在衆人以訛傳訛的過程中,謠言衍生出不同的版本。

  雖然版本不同,但表達的中心意思卻是一樣的,那就是徐氏面館做了虧心事,得罪了神靈,都離許氏面館遠點。

  許春花也聽到了這些謠言,氣的嘴角浮現冷笑,吳青龍叔侄做事夠絕的,自己還沒對他們采取行動,他們竟然又用謠言誣蔑她,明顯是想想把她往死裡逼,讓她永無翻身之日。

  羅文夫和唐鐵軍氣的說話都不利索了。

  唐鐵軍說道,“春花,咱們怎麼辦?
要不晚上我也放一把大火,把吳記面館燒掉。

  其實,羅文夫和唐鐵軍是最不願意看到面館被燒掉的人。

  許春花給了他們面館的一部分股份,隻要面館開業,他們就有持續不斷的收入,而且還可以住在面館,逍遙自在,現在面館被燒了,他們隻能來茶館後院,和許春花住在同一個院子裡,雖然方便了交流,但是,和東家住在一起,總感覺有束縛,不如自己單住好。

  許春花讓他們不要激動,用放火的方式報複吳記面館不是不可以,但是這個方法太低端,一旦被人發現,自己就從占理的一方變成了沒理的一方,容易給自己招黑,因此,能不用這個方法盡量不用。

  許春花眼珠快速轉動,想着如何解決這事。

  她眼裡閃過一抹狡黠的光芒,既然用常規的方法找不到線索,那麼就用一些計謀吧。

  許春花來到縣衙,找到心陳文寬,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陳文冠。

  陳文寬聽了之後,詫異地看許春花一眼,拒絕她的計謀。

  在他正人君子的觀念裡,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決不能搞弄虛作假,許春花反複勸說,他才勉強同意。

  許春花和陳文寬談完,陳文寬命令衙役們行動起來,在城裡到處張貼告示。

  告示上寫的内容是,已經找到許氏面館縱火者的線索,以及開始抓捕,不過,縣令大人仁慈,特意給縱火者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隻要他們主動來縣衙自首,縣令将不追究他們的責任,不會受到任何的懲罰,反而會被獎賞現銀五十兩,以表彰他們勇于承認錯誤。

  這則告示一貼出,立刻在松江城引起軒然大波。

  一般來說,有人做了壞事,被縣令抓住後,将依照律法,給予嚴懲,嚴重時是殺頭的重罪。

  可是,這次放這麼大的火,把許氏面館燒為一片灰燼,但隻要主動認罪,就不受到任何的懲罰,反而還能得到一筆豐厚的獎賞。

  這讓衆人覺得這事太不可思議了,原來做壞事也會得到好處的。

  有些心思歹毒之人,内心蠢蠢欲動,恨不得現去就去放一把大火,然後領賞銀。

  這則告示是如此是奇怪,如同在平靜的湖面裡丢進一顆石頭,讓整個松江城都不安靜了,都在議論這事。

  在這種熱烈的讨論之下,告示上的内容被人們争相傳播,以至于整座城裡的人都知道了這事。

  吳青龍和吳文福也知道了這事,他們在商量應對的辦法。

  吳青龍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叔,咱們把那幾個人都咔嚓了吧,萬一他們被五十兩銀子誘惑,把咱們供出去就麻煩了。

  吳文福搖頭,“不行,再等等。

  他不忍心做殺人滅口的事,畢竟這事太兇殘了。

  他受大刀王五的影響,盡量不做殺人滅口的事。

  一天的時間緩緩流失,這則告示雖然引得衆人議論紛紛,但是,并沒有收到效果,無人來自首。

  陳文寬對許春花苦笑,“春花,你這個方法看來不好使啊。

  許春花眉宇皺成川字型,不應該啊,以她對這個時代人們的了解,五十兩銀子是一筆巨款,他們沒理由不動心。

  她眼珠轉了轉,“陳大人,别着急,咱們再給這件事加點料,看看有無效果。

  當晚,從縣衙裡又傳出一則消息,說已經有一名縱火犯主動去縣衙自首,得到了縣令大人陳文寬的原諒,并且按照告示所說,獎勵給他50兩銀子。

  這個消息像一針雞皿,讓很多人都躁動了,引起連鎖反應,很多人夜裡輾轉難眠,激動地睡不着覺。

  天亮後,陳文寬坐在公堂裡,立刻湧進來十多名衣衫破爛的百姓,他們稱自己是許氏面館的縱火犯。

  陳文寬逐一對他們進行審問,發現這些人都是假冒的,目的隻是為了領那五十兩銀子。

  陳文寬敲響驚堂木,嚴重警告他們,速速離開,若是再說謊,棍棒伺候。

  這些假冒之人,抱頭鼠竄。

  吳文福得知這個情況,連忙命令吳青龍,給那些縱火之人每個人再送五十兩銀子,一定要堵死他們的口,以防他們受不了重金的誘惑,去縣衙自首。

  這一晚,縣衙又爆出一則重磅消息,根據縱火犯提供的消息,他們是受人指使,許氏面館縱火案背後有指使者。

  衆人内心的八卦之火不由得燃燒起來,紛紛猜測,幕後指使者是誰。

  不光如此,品茗軒茶樓的說書先生說故事時,暫停講射雕英雄傳,改為講一些多情不義必自斃的故事,以此向人們傳遞一個理念,如果做了壞事不主動承認,那麼你的良心會受到譴責,晚上會被惡鬼折磨的。

  茶館向來是閑散人員好事者的聚集地,這裡也是消息最靈通的地方,說書先生孫大義講的故事在廠裡城流傳開,形成一股輿論力量,做過壞事的人主動承認錯誤吧,要不然會遭受神靈的懲罰。

  在越來越雄壯的社會輿論面前,吳青龍如坐針氈,覺得這事不能再等下了,再次和吳文福比劃了一個劃脖子的手勢。

  吳文福沉思了好久,終究緩緩地點頭。

  當天晚上,如意賭坊就發生了一起兇殺案,一名賭徒深夜離開時,被人亂棍打死,丢進無人的小巷子裡。

  命案的發生,引起全城的恐慌。

  陳文寬帶人檢查屍體,尋找命案的線索。

  奈何這起命案的作案手法是殺完人就跑,又是在黑夜裡進行,線索很難收集,與許氏面館的縱火案相似。

  許春花得知這個命案的消息,不知道為什麼,她覺得這兩件事存在某種聯系。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陳文寬,陳文寬剛開始不相信,覺得這是她太敏感,胡思亂想的結果。

  許春花向他解釋,自己沒那麼幼稚,這兩件事一定存在某種關聯。

  要是陳文寬不相信,就暗中在城裡散步一則消息,就說被殺者是許氏面館的縱火犯,被幕後指使者殺人滅口了。

  陳文寬暫時沒有更多的線索,就按照許春花所說的做。

  日落時分,殘陽如皿,春風狂躁。

  縣衙前,一名衙役拿着鼓吹走向縣衙前豎起的大鼓,準備敲鼓下班。

  沒錯,此鼓聲代表着下班了。

  在後世的古裝劇裡,但凡有冤情,老百姓就敲擊縣衙前的大鼓,代表有冤情,但其實,在這個時代,縣衙前的鼓,一般不允許老百姓敲,老百姓有冤情,應該寫訴狀告狀。

  就在這時,有一個神情憔悴,頭發亂糟糟,衣衫破爛的三十多歲的青年走向縣衙。

  守在縣衙前的衙役大喝一聲,“你有何事?

  青年吓得身體顫了顫,聲音顫抖地說明來意,他來向縣衙自首,自稱是許氏面館的縱火犯之一。

  由于之前有窮苦百姓為了騙錢,故意說自己是縱火犯,衙役本能的認為這名青年也是來騙錢,想把他趕走。

  青年非說自己真的是縱火犯,要求見縣令大人。

  衙役不讓見。

  兩人僵持起來。

  許春花恰好從一旁經過,聽到他們兩個的争論,她仔細打量了青年一會兒,走過去問他是做什麼的。

  由于許春花最近經常來縣衙,和縣令陳文寬的關系非常好,衙役們現在都知道許春花是縣令老爺的紅人,絕不能得罪她。

  衙役聽她問話,主動站在一旁,配合着她。

  青年說他是一名剃頭匠。

  許春花問他,既然是剃頭匠,為何說他自己是縱火犯呢。

  青年說出實情,他名義上是一個剃頭匠,但他更是一個賭徒。

  前幾天他在如意賭坊輸光了錢。
為了賺回本錢,就從賭坊的張管事手裡借了五兩銀子,不料又輸光了,張管事要求他還錢,他還不上,張管事說不還錢,幫他做件事也行。

  許春花聽到這裡,眼神一亮,她抛下這麼多誘餌,如今魚兒終于上鈎了。

  她把青年帶到縣衙大堂,面見縣令陳文寬。

  當着陳文寬的面,青年重新講述了一遍事情的經過。

  他名叫李大郎,喜歡賭博,欠了張管事的錢後,張管事讓他放火燒許氏面館,他不敢。

  但是,張管事告訴他,不光有他自己,還有幾個人和他一起做。

  李大郎為了還清賭債,加上又有人一起做這事,就不再害怕,于是他們半夜時分,在許氏面館放火。

  大火剛一燃燒起來,他們立刻就跑了,天亮之後,收到了張管事給他的賞錢,有五兩銀子,據說最近還會給銀子,但是他還沒領到。

  今日,他賭瘾又犯,去如意賭坊賭錢,又輸光了。

  他本想向張管事借銀子,可是今日張管事不在。

  他離開賭坊,在大街上聽到命案的事。

  好巧不巧,被打死的人他認識,是那天晚上和他一起放火的林文武。

  他不由得想到人們說的留言,許氏面館縱火案的幕後指使者開始殺人滅口了,他吓得屁滾尿流,擔心自己被砍死,迫不得已,來縣衙自首。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