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明末虎嘯

第一百零二章 滿載而歸

明末虎嘯 遙遠之矢 4228 2024-01-31 01:12

  一間臨時搭成的靈堂裡,素香袅袅,白燭滴淚,香案上,擺着兩名叛軍使者皿肉模糊的頭顱。

  身着重孝的黃龍領着長子黃策,在此處痛哭祭奠慘死的母親與幼子。

  祭奠完畢後,兩人低聲言談。

  “孩兒不想離開父親,願同父親共守旅順。

  “策兒,你的心思為父明白,隻是為父仔細考慮過李嘯的話,他說的确有道理,旅順現在兵微将少,若鞑子與叛軍合兵來攻,旅順絕難守住。
為父将責在身,為國盡忠乃是本份。
但你卻完全不必這般和為父一樣,最終隻落得個為國殉難的結果。

  “父親,孩兒不怕去死,隻要能與父親在一起,縱戰死沙場,孩兒亦心甘情願。

  “胡扯!
金州守軍五千多人,不缺你一個!
為父讓你跟随李嘯,不是沒有原因的。
想那李嘯年少英雄,不足500之人,便敢渡海進攻鞑子海堡,竟還大獲全勝。
真真英勇了得,讓為父也得刮目相看。
此人如此有勇有謀,前景定然遠大光明。
你跟随此人,可以更好地建功立業,光耀我黃家門楣,若能如此,為父縱戰死旅順,亦含笑九泉。
”▼,

  “孩兒放心不下父親。





  “男子漢大丈夫,四海為家,征伐八方,有什麼放不下的!
策兒,你不可作此小兒女态,你要知道,我們黃家将門起于微末,絕不可在你手中衰敗,希望你跟随李嘯後,要更加忠勇奮進,為國立功,為已立名,方得不負為父殷殷之盼,方能對得起你祖母與糼弟在天之靈!

  “那孩兒謹遵父命,孩兒去後,父親大人請多加保重。

  。





  經過一番長談後,黃龍帶其子黃策從靈堂中出來,将其帶到已在客廳飲茶閑聊的李嘯之處。

  黃策雙膝跪地,向李嘯恭敬而拜:“東江鎮百戶黃策,拜見李千戶大人。
黃策願從此追随李千戶,鞍前馬後,盡為驅馳。

  李嘯大笑地扶起他:“黃策,你這樣的少年勇将能來我軍中,實乃大壯我李嘯軍之聲勢也。

  客廳中人聞言皆開心而笑,一掃這一天下來悲涼之氣氛。

  黃龍随後安排宴席,宴請李嘯等人,李嘯本不願意多作打擾,畢竟黃龍依然沉浸在喪母失子的巨大悲痛中,但黃龍執意要請,也隻得依他。

  幾番輪流敬酒之後,雙眼猶然紅腫的黃龍地對李嘯說道:“犬子策兒,入得李千戶之軍,某家心中雖不舍,但其有個好去處,卻也高興得很。
黃某感激之餘,想問下李千戶軍中尚有何物緊缺,如黃某能幫忙,但請明言。

  李嘯連忙辭謝,不料黃龍執意要給,李嘯想了想道:“我軍現最缺之物,當為馬匹與糧草,另外工匠亦是極缺。

  黃龍沉吟了一下說道:“黃某之處,軍備雖不甚充足,但為聊表我意,我贈李千戶遼東好馬80匹,糧草500石,另贈一艘一号福船戰艦于你,聊為感謝千戶渡海前來告之我家母訊息,以及接納我策兒入軍之恩情。

  黃龍說完,水師總頭馬嶼雙眼放光,一臉喜色幾難自控。

  但李嘯卻搖頭說道:“黃大人誤會了,李某所為,決非為圖大人之報酬。
隻是想着能與大人這樣的忠臣義士相交,李嘯心願已足。
大人所送之物,李嘯不敢受。

  黃龍搖頭道:“李千戶不必客氣,這些東西不算什麼,黃某也想過了,包括那艘戰艦在内,它們在李千戶手中,能更好發揮功效。
我等皆是大明官軍,能資助李千戶這樣的知心之友,黃某心下甚慰矣。

  李嘯心下大喜,起身拱手而拜:“黃總兵如此盛情,那李嘯就卻之不恭了,請受下一拜。

  黃龍忙道免禮,又說道:“李千戶,你軍中缺少工匠,而在我金州之地,從遼東各處逃難而來的工匠甚多,皆在城外搭棚而居,宴後我着惟鸾助你一起去好好選上一些,讓他們随你回山東吧。

  李嘯聞言愈喜,複起身相謝。
是宴,賓主盡歡而散。

  飯後,李嘯在李惟鸾的協助下,共選了185名願去山東的匠人,其中有鐵匠58人,石匠43人,木匠49人,甚至還有造船匠35人!
李嘯大喜過望,甚至有些後悔自已來金州有些太晚。

  李嘯随後又選了身材高大健壯的遼東壯漢流民500餘人,這樣,工匠連同流民以及他們的家屬共990多人,一并帶上來時的四艘戰船中去。

  此時,黃龍送給李嘯的80匹遼東駿馬和500石糧草,都已送上他送給李嘯的一号福船戰艦。

  李嘯在岸上看着這艘威武雄壯的一号福船戰艦,心下贊歎不已。

  這艘一号福船戰艦長二十五丈,闊六丈六尺,吃水深二丈一尺,分三十三大艙,首昂尾翹,船面設樓高如城,前後豎五桅,大桅長9丈8尺,次桅長7丈5尺,小桅長5丈3尺。
按明朝每丈約等于3.3米計算,讀者可以想象這艘一号福船戰艦有多麼巨大。

  水師總頭喜孜孜地前來報告:“千戶大人,黃總兵贈于李千戶的這艘大船,其中共有紅夷大炮8門,千斤佛朗機40門,碗口铳18門,迅雷炮50門,噴筒120個,魯密铳30支,弩箭500隻,火藥弩30張,神行大火箭550支,瀝青火磚350塊,另有刀劍槍盾許多。





  李嘯心下無限感慨,這位黃總兵出手如此闊綽豪爽,竟将這般軍國重器贈于自已,這份禮物實在是有點太重了。

  李嘯突然想到,也許是這位黃總兵經過自已的一番分析,明白了金州必然淪陷的緣故,方将這樣的一艘大戰艦贈于自已吧。
畢竟這樣的戰艦對于守城來說,用處不大,若在金州的守衛戰中被炸毀或被俘獲,歸根到底又是明朝的一大損失。
想到這裡,李嘯心頭頓時又是莫名感傷。

  李嘯随後向黃龍辭行而歸,黃龍自身亦有繁忙軍務在身,也未加強留,便親率一衆部将,在碼頭送别李嘯一行。

  黃龍将身上穿的那件極為華貴的冷鍛精鋼痦子甲贈送給其子黃策,又再次勉勵了他一番,黃策跪地痛哭,再三請求父親保重身體,方戀戀不舍随李嘯上船而去。

  水師總頭馬嶼大笑感歎道:“李千戶端的有本事,馬嶼心下佩服之至。
我們來金州這一趟,真是可謂滿載而歸呀。

  現在,黃龍所贈的一号福船戰艦,毫無異議地成為了李嘯水師的第一主力艦。
李嘯讓水師總頭馬嶼帶上些熟練精幹水手上去操作指揮,因為東江總兵黃龍除了讓槳手留在一号福船戰艦外,其餘水手與戰士皆撤回至旅順城,以加強城池的防禦人數。
李嘯讓這艘一号福船戰艦在船隊最前頭開道而行,率領整個船隊返回高龍堡。

  而李嘯自已,還是帶着随從回到那艘原來的福船之上。
他要去看看那額弼綸與卓那希現在已恢複得如何。

  李嘯首先去了卓那希的艙房,在她的艙房門口處,李嘯瞥見,卓那希剛剛喝完送來的一碗稀飯,臉色好了很多,正半倚在床上發呆。

  李嘯隻帶了作為翻譯的方勝進來,卓那希見兩個入來,不覺一驚,她神情驚恐地整個人直往床裡縮。

  方勝用滿語柔聲說道:“你别怕,我們千戶大人來看望你。

  卓那希臉色稍緩,她向李嘯欠了欠身,正欲起身相迎,李嘯止住了她,然後在她床邊尋了個凳子坐下。

  “感覺好些了嗎?
”李嘯微笑着問道。

  讓李嘯驚異的是,方勝還未來得及翻譯,卓那希便兀自點了點頭。

  “哦,你懂漢語?
”李嘯頗為驚訝。

  卓那希輕輕地點了點頭,用漢語說道:“是的,我小時候,常聽家中的漢人包衣阿哈說話,漸漸也能簡單說些漢話。
謝謝你們救了我。

  “不必客氣。
”李嘯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歡迎來到我大明。

  卓那希看着這位年輕英俊又和顔悅色的千戶官李嘯,心下警惕放松了不少,她喃喃地說道:“你們知道我的情況了吧。

  “是的,你堂哥額弼綸昨日上船後,已經告訴我們了。
”方勝在一旁答道。

  卓那希臉上突然湧起悲涼之色,她大喊道:“現在我已是你們的俘虜了。
按我們女真的習俗,要殺要賣皆随你們,你們會怎麼處置我?

  李嘯冷笑了一聲,緩緩而道:“我知道你是皇太極長子豪格的妻子,不過你不用害怕。
我們明朝,是知書達禮的文明之邦,決不會象你們女真這麼野蠻殘忍,竟會做出殺掉妻子來表達忠誠這樣禽獸不如的事情!
隻要你是誠心來投靠我明朝,我們自會以禮相待。

  卓那希怔怔地看着神情鄭重的李嘯,又看了看旁邊同樣臉色肅然的方勝,突然一捂臉,嗚嗚地哭了起來。

  她哭得很傷心,眼淚很快濕透了衣襟。

  見她陷于悲痛之中,李嘯站起身來,和聲說道:“卓那希,不要傷心了,你好好休息吧,你既已來我李嘯軍中,我自會給你一個合适的安排。

  李嘯向方勝使了個眼色,兩人一齊離開卓那希的房間。

  卓那希目送着他們離開,臉上滿是慚愧與痛苦相織的複雜表情,她輕輕咬着下唇發呆,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李嘯一行人複來到額弼綸之處,剛剛大口吃完送來的米飯與菜湯的額弼綸,便見到李嘯方勝兩人進來,亦是一驚。
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向李嘯回過去一個感激而尴尬的笑容。

  李嘯冷笑:“全吃光了,胃口不錯嘛。

  額弼綸苦笑着長歎了口氣,用滿語回了一句。

  方勝轉頭對李嘯說道:“他說感謝李千戶不殺之恩。

  李嘯歎道:“也是我明朝寬大為懷,對他這樣落魄的人不忍殺之,不然,就憑他曾與我軍對抗這一點,老子便要将他千刀萬剮!

  方勝将話語轉述給額弼綸,額弼綸臉色猛然變得灰敗,他複低頭喃喃地說了一段滿語。

  方勝笑了:“千戶,他說當日他并未殺得我軍一人,而且現在他被我軍構陷謀反,遭到皇太極的毒手險些喪命,也算和我們扯平了。

  李嘯搖頭笑道:“看來我與此人倒還真是不打不相識,也罷,過去之事,我可以既往不咎。
方勝,你問下他,他來我們明朝,想去哪裡終老此生,我李嘯給他安排。

  方勝将此話轉述給額弼綸,額弼綸眨着眼睛思考了一番,忽然猛地跪在李嘯面前,急急地說了一段話。

  方勝笑着回李嘯道:“額弼綸這厮說他今年才25歲,不想就這般碌碌無為了此殘生,他懇請能在李大人軍中效力,将來若能殺回遼東,定要取了皇太極與豪格的狗頭方解其心頭之恨!

  李嘯大笑,望着跪在地上的額弼綸,冷冷地回道:“你告訴他,想入我軍中,沒這麼容易,誰知道他是不是後金派來的奸細。
另外,這段時間讓他跟着方勝你好好學下漢話,他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流浪漢,不配給他專門配個翻譯。

  又是近4000字更新,求推薦票,求收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