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明末虎嘯

第三十章 必須要吃肉

明末虎嘯 遙遠之矢 2889 2024-01-31 01:12

  李嘯皺眉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常正一臉氣憤:“我卸完貨搬上墩台時,發現有袋子重量不對,一打開才發現,那老王八蛋,在那一車面粉中最底層處夾了好幾袋陳年的高粱,我估計最少有近兩石!
估計此人早就算計好我們時間匆忙,檢查不會太仔細,所以才這麼做。

  李嘯沒有回話,他臉色平靜如常,常正看着他,不知道李嘯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沉默了一下,李嘯平靜說道:“我等皆有要事在身,與此等小人糾纏無益,權當吃一塹長一智吧。

  常正恨恨道:“我何嘗不知,隻是咽不下這口氣。

  李嘯拍拍他的肩膀,算是安慰,然後對朝自已大步走來的劉一顯大聲說道:“劉甲長,牛蹄墩内收拾得如何?

  劉一顯一臉一身的粉灰殘漿,臉上卻是愉快興奮的神情:“李總旗,現在牛蹄墩内均已收拾好,明天粉灰幹後,墩台上的武器糧食都可以取下裝回武庫與糧倉了。

  李嘯笑道:“好,好,劉甲長辛苦了。

  劉一顯連連搖頭,又說道:“現在草棚還未建▽,,我看看先在墩外清掃出一塊空地,周圍暫時先用草闆圍上一圈擋擋夜風,讓流民們今天就在那兒休息吧。

  李嘯同意了他的做法,然後立刻安排王氏與孟氏蒸面餅,因為晚上吃完也隻是休息不用做事,就每個人分一個大白饅頭便可。

  在劉一顯與常正指揮泥水匠們圍草闆時,李嘯帶着流民們去附近的河流處洗澡。

  李嘯知道,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可能是一種最不花錢的防止疾病與瘟疫的好方法。

  在明末這個缺醫少藥的年代,一旦因衛生問題爆發了瘟疫,那自已所規劃的一切宏圖偉業都将成為過眼雲煙。

  他甚至在想,以後,他還要設立公共澡堂,讓手下的每個人都養成幹淨整潔的好習慣。

  流民們按李嘯要求,分成男女兩拔人,在河流内一頭一尾處,互相隔開彼此看不見的距離洗澡。

  半個時辰後,所有的流民都洗完了,此時,墩内的面餅也都蒸熟。

  忙了一下午的泥水匠們與走了一下午路的流民們,都已是饑腸漉漉。
大白饅頭一到手,每個人都立刻狼吞虎咽地吃完。

  泥水匠們趕着那五輛大車回碑廓百戶所,按劉一顯安排,他們明天還要繼續裝載磚石與草闆之類建材過來,争取要在三天内,将三十間草棚統統建好。

  李嘯點起火把,蹲坐在一個小凳子上,他面前擺着一塊大石闆,石闆上,放着他從十方鎮上買回的筆墨紙硯。

  石闆前面,站着長長一排吃完飯的79名流民,他們正伸着脖子瞪大眼睛望着前面正準備做好人口統計工作的李嘯。

  由于墩内再無人能識字,這項統計工作,當仁不讓地由李嘯來做。

  劉一顯與常正等人都極其驚訝,因為李嘯那虎虎生風,幹勁有力的字迹,讓他們震驚又佩服。

  這個從前的李大傻子,怎麼以前一點讀過書的樣子都沒有顯露出來呢?

  這實在是個讓人無法解釋的問題。

  李嘯筆走龍蛇,不一會兒,就将每個流民的姓名,年紀,男女,家屬關系等各各記好。

  最後統計結果出來:流民共28戶,79人,合格壯男28人,另有老男13人,老婦11人,壯婦14人,幼男6人,幼女7人。

  統計完後,流民們由常正帶到在那已圍好草闆的墩外空地上,每隔幾步歇上一戶。

  流民們走路辛苦,又吃了饅頭肚中不饑,不一會兒,草圍子裡就傳來了此起彼伏的鼾聲。

  月色當空時,李嘯猶自在墩台上的望處,手扶堞垛,憑眺遠方。

  他旁邊,是劉一顯、常正、王氏、孟氏等人,也都在墩台上休息,畢竟今天牛蹄墩剛粉刷修整完,所有人還必須在墩台上過夜。

  李嘯在想,明天就應開始戰兵訓練了,現在時間緊迫,每一分鐘,李嘯都想要充分利用。

  訓練戰兵這項工作,估計隻能由李嘯來親自安排。

  他突然想起自已以前大學時代時,每次劇烈運動後,食欲都高得驚人,尤其是特别想吃肉。

  那麼,現在戰兵訓練時的夥食,李嘯感覺還是不能隻按最低量的斤半米糧來計算,畢竟每日操練是相當艱苦的,戰兵們的體力會消耗太大。
如果戰兵訓練強度大,而營養跟不上的話,很可能會導緻尿皿與昏厥,甚至心髒衰竭。

  那就需要補充肉食。

  李嘯問起劉一顯現在市面肉食的價格。
聽到劉一顯的回答,李嘯幾乎目瞪口呆。

  現在這明末時代,米糧價格狂漲,象豬、羊、牛肉的價格也是攀升到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碑廓百戶所内具體肉價如下:

  豬肉:每斤5錢5分銀子。
(瘦肉價格,如是肥肉每斤加2分銀子)。

  羊肉:每斤6錢2分銀子。

  牛肉:每斤7錢4分銀子。

  當然,相對米糧之類主食價格與萬曆年間翻了十倍相比,屬于副食品的肉食漲幅稍小,與萬曆中期相比,相對的隻漲了五至六倍。

  有讀者可能會不理解,為什麼肉食的價格上漲幅度比主食要小,因為在古代社會裡,普通百姓吃肉食很少,一般隻有富戶方經常有此類消費,所以在明末亂世中,主食的上漲幅度會遠超肉類,但即使如此,這肉類價格與萬曆年間相比,也實在是高得可怕了。

  李嘯沉吟了一會,對劉一顯說道:“戰兵訓練辛苦,不吃肉确實吃不消,這樣吧,每名戰兵每人定額為每天二兩豬肉,兩斤米糧。

  劉一顯沉默了。
他知道,李嘯這筆投入絕對可觀。
這樣算下來,按一個半月45天算下來,這28名戰兵共要銷耗138兩銀子用于吃肉。

  其實,這筆費用還是純數字的理想狀态,如果到時要上山剿匪了的話,還要讓戰兵吃得更好,這樣到時隻會花錢更多。

  另外加上主食,戰兵及其家屬這一個半月裡至少要消耗近50石米糧,現在墩内還有将近30石糧食,存在20多石糧食缺口。
按碑廓百戶所豐糧商行的價格,尚需銀子100多兩。

  李嘯現在身上還有大概430兩銀子。

  除掉這些夥食費用,李嘯隻有不到200兩銀子可用了。

  他還要算上定制14塊大盾的費用,重新購買合适結實的4到5米長的槍杆14根的費用,還要支付牛蹄墩的整修費用與搭建流民草棚的費用。

  李嘯感覺心在突突地跳,因為,他知道,餘下的錢,可能定制大盾都不一定夠。

  一分錢難死英雄漢,李嘯算是真切地體會到其中的感覺了。

  其實明末的軍隊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糧饷不足,如果能徹底解決糧饷問題,明軍不會如此士氣低落,不堪一戰。
所謂的萬曆三大征的勝利,就是在糧饷充足的情況下得到的。

  而反過來,朝廷為了征得軍隊所需要足夠的糧饷,隻得不停地催逼普通的老百姓交糧交稅,又逼得老百姓為了活命不得不起來造反。

  這個讓人心驚卻永無止盡的惡性循環,最終讓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徹底崩塌。

  李嘯現在也要面對這個最現實的問題了。

  “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就不信,我李嘯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李嘯在濃重的夜色中,肅然遠望,心中對自已暗暗發狠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