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師兄,前方有冤案

【136】回來

師兄,前方有冤案 難顔 2795 2024-01-31 01:12

  方才跟着卞守靜搜查的一衆捕快在進茶坊後都被令以明吩咐退出茶坊守着,因為他清楚,那些捕快就算進了茶坊也沒辦法幫着一同制服裡頭的人,說不定還會多幾條人命。

  這個決定是對的,起碼在他精疲力盡時能有人幫他把最重要的事給完成了。

  天牢一事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出的人命太多,查出真相固然要緊,可保住還活着的人更為重要。

  “其他人跟我進來。
”令以明吩咐下将高卓奕和卞守靜都送去醫館後,還要回到茶坊讓人幫着他把姜友霖和連柔抓起來,可一進去,令以明就懊惱了。

  費了那麼大的功夫,還是讓他給逃了。

  “把她抓回六扇門。
”令以明靠着牆,讓此時此刻精力比他好不知道多少倍的捕快去把連柔綁起來,他則是在目送其他人離去後,一直在茶坊待着,等到因為害怕而逃離的茶坊老闆回來向老闆道歉後才離開。

  抓捕一事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隻要是在附近的,沒道理會不知道,然而直到結束了,高卓奕也沒出現。

  這不得不讓他猜想高卓奕是故意的。

  如果高卓奕是和他們一樣以為隻有連柔的話,那麼高卓奕就是不想他們抓到連柔;如果高卓奕是知道那兒除了連柔外還有别人的,那麼高卓奕就是存心想讓他們死。

  确定連柔所在的是高卓奕和石赤瑜,他們又都知道姜友霖的長相,知道姜友霖在那不足為奇,而石赤瑜的行為也是很古怪,不自量力的有些過分,他尚未動手,石赤瑜居然就沖着姜友霖過去了,倒地不起都算是輕傷了。

  這麼一想,他們兩人的行為都像是故意的。

  他抓不到連柔或是姜友霖得益的明明隻該是蘇政息,為什麼高卓奕和石赤瑜要這麼做?

  難道高卓奕和石赤瑜成了蘇政息的人?

  不可能…不該有這種交集的,也沒道理會有這種交集。

  可是除此外,高卓奕和石赤瑜再也沒有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令以明去了醫館看過石赤瑜和卞守靜的傷勢後就回了六扇門,一行人看着被綁着的連柔不知該把她往哪送,見他回來,連忙詢問,他帶路,親自将連柔再次關進審訊堂後便讓其他捕快替他去把蘇政息請來,到了再叫他。

  在那期間,令以明在房裡休息了一會兒,等到有人來叫他時,他正好恢複了些。

  沒出大事時總覺得自己應該還不錯,當真的出事了,才發覺自己能做的就是強撐着。

  捕頭這個身份壞就壞在這裡,别人都可以倒下坐下,唯獨他不行,再累也要撐着。

  “怎麼,隻是抓到個人就來向我邀功了?
”蘇政息看着站在他跟前的令以明,冷笑,“三日已過,光是抓到個人有什麼用!

  “要罰的話,罰我一人便是。

  蘇政息此時此刻不應該得意的,連柔已經被抓到了,要知道是誰指使她放的火隻是時間問題。

  怎麼會這樣?

  蘇政息此刻該很緊張才是,怎麼會這樣?

  難不成是他查錯了,此事和蘇政息無關,高卓奕和石赤瑜也是幫的别人?

  令以明腦海裡一片混亂,可表面上還是那麼淡然,蘇政息見了令以明這幅模樣,心裡越發的虛。

  不要緊的…姜友霖說過他有辦法将連柔救出來的,他不用擔心才是的……

  就在蘇政息準備叫着站在旁邊看戲似得幾個捕快把令以明抓起來杖打時,六扇門内突然來了幾位讓蘇政息低頭的人物。

  倒不是說他們本身是多有權有勢,隻是讓他們傳話的人實在惹不起。

  進宮路上,令以明騎着馬,好幾回都差些摔下馬,察覺到不對時連忙抓緊缰繩調整姿勢,之後又是放松。

  進宮後,令以明先進了禦書房,蘇政息是站在禦書房門外等着。

  “參見陛下。

  争權的人之所以會那麼急切,原因就是已經年邁的皇上病了。

  并不是什麼大病,隻是感染風寒,不過他看了皇上的樣子,大緻也能明白那些人的心思。

  “在京城中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想必人是抓到了吧。
”皇帝聲音極小,令以明幾乎聽不清,“抓到一個,不過還有一個逃了。

  “何人逃了?

  “當年欲刺殺陛下,而陛下仁慈讓他在天牢裡度過餘生的姜友霖。

  “為何你上次沒有與朕說?
”皇帝聲音大了不少,顯然是生氣了。

  令以明一怔,看了一眼皇帝,有些緊張,“說了,不過陛下似乎是忘了……”

  沒有誰會在面對着掌管着天下的人跟前說他做錯了能夠毫不緊張,哪怕這個人本身對他毫無威脅。

  一旁的公公聽到這話,見皇帝沒有發火,忙道:“陛下日理萬機,這些小事是該我們這些做奴才的記着,奴才該死!

  “罷了。
”皇帝長歎一聲,“查了這些天,除了已經抓到的人外,可還有别的線索?

  令以明聞言沉吟片刻,道:“有人說看見在天牢起火前,有一位大人坐穿着披風戴上帽子的去過天牢。

  “你既然和朕說,想必是覺得那人與天牢一事有關,說吧,那人是誰。

  皇帝一直靠着椅背,時不時咳嗽兩聲,眼睛無力的閉着,可即使如此,皇帝也輕而易舉的想到了令以明在想的事。

  “無論是哪位大人出入天牢都好,都不必那麼鬼鬼祟祟,加上時間實在巧妙,所以即使在還沒有證據前,微臣也大膽揣測那人與天牢一事……”

  “好了!
有話直說,即有人看見了,怎叫沒有證據?
”話畢,皇帝又咳嗽了幾聲,令以明見狀,道:“那位大人既是在外等候的蘇大人,至于看見蘇大人的,則是在那兒附近流浪的一個傻子,傻子固然不可信,可他更不可能會有心思陷害别人。

  “難怪你要繞這麼大個圈子來說。
”皇帝聞言,冷笑一聲,“你想如何。

  “倘若事情真與蘇大人有關,那麼蘇大人應該要在離宮後就準備逃離京城。
倘若無關,那自然什麼也不用做,所以微臣懇請皇上派出禦林軍,暗中将蘇府包圍。

  “禦林軍是保護朕的安全,與此事扯不上關系。
”皇帝打量着令以明,說道:“将禦林軍從朕身邊調開,這才方便讓你的主子帶兵攻進宮來,是嗎?

  “此時無論與誰有關都好,救走曾刺殺陛下您的罪人是為何都是相當明顯的,包圍蘇府不是為了抓拿蘇大人,而是将姜友霖拿下,好保全陛下的安全。
”令以明先把自己的意思解釋清楚後,想了想皇帝的問題,道:“禦林軍确實是在陛下您身份比較好,是微臣考慮不周。

  皇帝看着明顯是以退為進的令以明,思量再三,悄聲與公公說了幾句話後便讓令以明出去。

  令以明一路都在想皇帝到底信不信他的話,如果信,那該帶他去找禦林軍才是,如果不信,他為何還能如此平安的走出禦書房?

  直到回了六扇門,令以明都想不明白。

  令以明打算先回房再休息一會兒才去審問連柔,一打開房門,他看見有人在他房内,正低着頭,似乎是在等他。

  “他怎麼放你回來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