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芸芸的舒心生活

87|52.1

芸芸的舒心生活 寒小期 6610 2024-01-31 01:10

  第087章

  今年的秋收格外的省事兒,隻因田裡大豐收,佃農們格外勤快的把稻谷脫粒曬幹後才送到周家,直接入倉就成了,一點兒也不費事兒。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着周家的水田肥沃,再加上回頭還有再生稻,所有的佃農都異常歡喜,比賽似的上趕着勤快,生怕略落後人半步,來年這田就不佃給他們了。

  等秋收進行到一多半時,就到周芸芸的生辰了。

  雖說穿越已經有兩年了,可頭一年穿越那會兒剛過完生辰,第二年則是她自己作死折騰完自己折騰全家的,以至于把她捧在手心裡疼寵的周家阿奶都忙活得忘了她的生辰,雖說事後阿奶還是補救了一下,可終究感覺不大一樣。
幸而今年,忙歸忙,阿奶卻已經淡定了,早不早的就惦記起了給周芸芸過生辰一事。

  說起周芸芸的生辰,還真是個特殊的日子,七夕節。

  其實,在這年頭七夕節跟情人節一點兒關系都沒有,這裡的七夕是乞巧節,未出閣的女兒家祈求心靈手巧的節日,情人節那是在上元節。
不過,對于周芸芸來說這也沒差,畢竟論起來她也勉強能稱之為心靈手巧,就是技能點全點在了廚藝方面,至于針織女紅……

  别提它了。

  萬幸的是,周家阿奶完全不在意這些,在她眼裡她的好乖乖就是全天下最好的,就算真有什麼缺點,那也是旁人的錯,賴不上她的好乖乖。

  再說了,繡活好有啥用?
像大山媳婦兒那手繡活兒别說在周家了,就算是在楊樹村那也是獨一份的。

  結果呢?

  先前隻是做些荷包香囊賺幾個辛苦錢,如今還是得了周芸芸的提點,略多賺了些錢,饒是如此也完全沒被周家阿奶放在眼裡。
要知道,如今的周家阿奶可是要幹大事兒的!

  這不,眼瞅着周芸芸的生辰快到了,周家阿奶不單自己格外的重視,還嚷嚷着叫全家跟着一道兒忙活起來。
其他人倒是沒啥意見,哪怕這兩年周芸芸把全家都折騰得不輕,可日子眼瞅着一日好過于一日這卻是事實,就連最喜歡抱怨的周家大伯娘都不得不承認周芸芸還是很能耐的。

  ――再能耐也沒有她家三山子強,三山子将來可是要考秀才當大官的人!

  對于這些個陳詞濫調,周家上下都已經徹底聽膩味兒了,先前還有人暗中腹诽兩句,如今則幹脆懶得理她了。
先不說三山子能不能考上秀才,在周芸芸的科普下,全家都知道考上秀才不等于當大官。
事實上,就算考上了舉人也未必能當官呢。
哪怕一路順風順水的當上了官兒,就周家這種門第,也絕不可能叫三山子能為大官呢!

  然而,周家大伯娘跟三山子倆人就跟活在夢裡一樣,隻聽得進去他們想要聽的話兒,拒絕接受事實。

  很多時候,同樣的話說多了莫說聽的人煩心,說的人一樣很煩。
久而久之,在周家就形成了一堵無形的牆,将周家大伯娘和三山子跟其他人隔離開來。

  牆那頭見天的做着美夢,牆這頭則每日裡想着柴米油鹽醬醋茶,盼着日子過得更好一些。

  在周家衆人各自的思量之中,周芸芸的生辰到了。

  早在數日之前,周家阿奶就為她精心準備了生辰禮。

  禮物的出處很當然的來自于府城,如今已經徹底起飛了的周家阿奶再也瞧不上鄉間的物件了,她連縣城都懶得逛了,無比嫌棄賣的東西土氣不中用。
甚至連府城的東西都時常被她诋毀,倒是祁家大少爺三不五時的從京城或者其他各處捎帶來的東西叫她眼前一亮。

  “那有錢人家的傻兒子雖然腦子不行,不過這眼光還是挺不賴的。
”周家阿奶如是說。

  對于這番言論,周芸芸隻能自我安慰“有錢人家的傻兒子”聽不到。
也虧得聽不到,不然得多心酸呢,見天的尋摸好東西千裡迢迢的遣人送來,結果卻得了這麼一句讓人吐皿的評價,叫人忍不住想替他點一排蠟。

  彼時,周芸芸并不知曉,那位“有錢人家的傻兒子”之所以對周家阿奶這般好,完全是因着手工皂大賣的緣故。
想也是,人家是商人出身,談感情不如談錢,隻要錢到位了,感情什麼的要多少有多少。

  不過,話說回來,周家阿奶的禮物是真的好,貴且全乎。

  清一色的稀罕貴重物件,打頭的就是一整套的赤金頭面首飾,也是瞧着這個,周芸芸才後知後覺的想起來,阿奶這是真的發财了。
不過,這赤金頭面卻是一時半會兒戴不出去的,且不說完全沒有那種場合,光是這份量就能逼死她了。

  這套赤金頭面統共有八件,包括發梳一支、發钗一對、金步搖一對、額飾一個、項鍊一條、耳環一對。
其中,耳環雖是一對卻算是一件首飾,所以才說一共為八件。
這些首飾單獨來看已經算是稀罕了,湊到一起簡直就是閃瞎狗眼。
至于份量,周芸芸略掂量了一下,估計至少在三十兩以上。

  市面上一兩金能換十兩銀,單就這赤金頭面的份量就值當三百兩銀子,這還不包括做工。

  周家阿奶一臉熱切的瞅着她的好乖乖,在她眼裡再沒有什麼比金子更好的東西了,她拿她心目中最好的東西當作生辰禮,這足以表達她對周芸芸的疼愛。

  說真的,周芸芸很感動,真的很感動。
有什麼比老摳門拿出金子當禮物更叫人感動的呢?
隻是,這份禮物注定短時間内是戴不出去的。
好在對于女兒家來說,有個日子是絕對需要首飾撐場面的,那就是成親那一日。

  于是,周芸芸無比感動的道:“阿奶,回頭等我嫁出去了,一定戴着它們。

  周家阿奶登時一頭黑線。

  盡管前些日子她說了回頭得空了要給周芸芸好生挑一門親事,風風光光的嫁出去的。
可問題是,這套頭面首飾真的隻是生辰禮,她就算想要尋摸親事,也沒打算這麼快把她的好乖乖嫁出去。

  當下,周家阿奶無奈的解釋道:“這是給你的生辰禮,隻是在府城銀樓裡買的,不值當什麼。
回頭等我見到那個有錢人家的傻兒子了,我叫他幫我去京城裡買一套最時興的,我的好乖乖咋能戴着府城裡的首飾嫁出去呢?
這也太跌份了。

  周家衆人:………………呵呵。

  不怪其他人齊齊翻白眼,實在是周家阿奶這話太欠抽。
就算府城的東西确确實實比不上京城的,可也不用說的那麼直白吧?
多少人想要一件首飾而不得,别說從府城銀樓裡買的金首飾了,向下地頭就算有一對銀丁香耳環都是一件稀罕到不得了的事兒,旁的不說,單看周家這幾個外來媳婦兒,除了秀娘有一枚銀戒指和一支銀钗子外,其他人頂多就得個銅钗子并兩床被褥當嫁妝。

  金首飾啊!

  那可是赤金的頭面首飾!

  好在周家衆人早已習慣了周家阿奶的做派,人都是這樣的,同樣的事情發生次數多了,哪怕再不習慣久而久之也已經麻木了。
當然,前提是你得有這個本事,同樣都是偏心眼兒,周家大伯娘就被家裡其他人所鄙夷,周家阿奶卻強勢的叫人不得不跟着認同。

  這就是做人的差距。

  簡而言之,沒這個本事就别作死!

  這一年的生辰,周芸芸得了極多的生辰禮。
周家阿奶給的無疑是最貴重的,而除了那套格外奪人眼球的赤金頭面首飾外,阿奶還準備了好些個東西,大到六扇落地大屏風,小到精貴的吃食點心,反正基本上涵蓋了她所認為所有好東西。

  幸而,除了阿奶之外,周家其他人的畫風還是很正常的。
或者應該說,相對來說是很正常的。

  周家阿爹身為親爹,送了周芸芸一整套他親手雕刻的木頭玩偶,從大到小全是胖喵,惹得三囡眼睛都紅了,直哀求等她過生辰了也想要大花的木頭玩偶,不用一套,一兩個就成。

  大金作為親弟,很是霸氣的送了周芸芸一支……棉花糖。
說真的,周芸芸當時就傻眼了,她當然知曉大金先前就在琢磨棉花糖機,可問題是先前完全沒提及,她還道是大金見希望渺茫已經放棄了,結果冷不丁的就給她露了這一手,驚得她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撇開這倆嫡親的,三囡也是極為親近的人。
這不,當周芸芸很是期待的看着三囡時,三囡眨巴眨眼睛,給她摸出了一根紅繩,下面綴了個金子做的小老虎。
哦不,應該是胖喵。

  周芸芸再度傻眼,她都不知曉為啥大家不約而同的送了胖喵,不過對于三囡這個小摳門也願意送她金首飾,哪怕瞧着連半兩重都沒有,她還是很開心。

  其他人也相繼送了禮物,雖說不貴重倒也是一片心意。
而在這裡頭,最叫周芸芸無奈的大概就是三山子了,因為三山子送了一幅他自個兒寫的字。

  在那一刻,周芸芸終于理解了孟秀才為何幾次三番委婉的告知周家大伯,三山子做學問沒戲的事兒。
憑良心說,初學者寫字醜是正常的,事實上周芸芸上輩子也是一筆狗爬式的字。
可問題是,就算再怎麼醜,這都學了一年多将兩年了,怎麼着也該練出橫平豎直了吧?
然而,三山子那筆字,醜得簡直清新脫俗,基本上周芸芸把眼睛都看花了也沒瞧出這寫的到底是啥玩意兒。

  不應該啊!

  周芸芸這都往縣城跑了兩個月了,以往也曾拿過大金的啟蒙書瞧過兩眼,就算繁體字不如簡體字好寫,她也絕對能認出個七七八八來,寫就算了,怕是注定會缺胳膊少腿兒的。
可三山子送的那幅字,她是完全認不出的。

  這廂,周芸芸還在懷疑人生,那廂,周家大伯娘滿臉喜色的顯擺開了。

  “芸芸喲,你别看我家三山子就這麼輕飄飄的一幅字,你可得好好保管着,等将來他考上秀才當了大官,這字喲指不定比你阿奶送給你的那套金首飾都值錢!

  說這話時,周家大伯娘不單帶着一股子得意,還夾雜一絲惱怒。
小丫頭片子怎麼就能得金首飾了?
有這個錢,可以給她家三山子買多少筆墨紙硯并書籍的?
真是糟蹋了!

  盡管周芸芸并不知曉大伯娘此時内心的想法,可單是聽着大伯娘這話,她已經徹底沒了言語。
好在保管一幅字并不算什麼難事兒,她當下就決定回頭就給卷巴卷巴壓箱底去,至于往後咋樣就往後再說吧。

  待收了生辰禮,又吃夠了長壽面,這個格外叫周芸芸印象深刻的七夕節并生辰也就過去了。

  過完生辰并不代表什麼,接下來的日子,周家人該幹啥還是幹啥。
麻辣燙攤子要擺,趁着如今天氣還熱,冰粉涼糕涼蝦芋圓燒仙草之類的也不能完全斷了,還有就是周芸芸後來才折騰出來的脆皮玉米。
也虧得三囡的鵝蛋告罄了,要不然再加上鵝蛋仔和蛋包飯,全家都得紮脖子上吊。

  事實上,也快了。

  周家特地留着養魚的那十畝稻田大豐收,裡頭的魚兒比去年更多。
也就是說,做魚丸的事兒該提上來了,肉丸的數量則照舊,還有周芸芸靈機一動想出來的雞蛋豆腐。

  雞蛋豆腐其實就是周芸芸上輩子頗為風靡一時的玉子豆腐,又稱日本豆腐、内脂豆腐。
周芸芸挑了個比較接地氣的名字,也就是最最直白的雞蛋豆腐。
這個倒是不需要周家人來做,真要連這個都交給家裡人,那就真的是逼人上吊了。

  周芸芸在親手試驗了一遍,并請周家阿奶和三囡品嘗之後,就讓人把三奶奶請了過來。

  難為三奶奶一把年紀了,居然是颠颠兒的跑過來的。

  “芸芸好乖乖,你要教三奶奶做啥?
”跑去叫三奶奶的自然是三囡,也不知曉三囡是怎麼說的,三奶奶一臉的喜氣洋洋,看向周芸芸的眼神簡直就跟看到了金子一般,搓着手心一副亟不可待的模樣。

  周芸芸真的很想說,您簡直跟我家阿奶配一臉,真不愧是數十年的妯娌兩個。

  廢話不多說,事實上周芸芸也沒啥好跟三奶奶聊的,索性直接将原材料都備好,當着三奶奶的面先示範了一遍,叫她好有個大緻的印象。
之後,才分步驟一點點的教導起來,連着三遍之後,才叫三奶奶親自上手試一試。

  别看三奶奶好像不怎麼聰明,然而她對于能賺錢的活計是發自肺腑的熱愛。
雖說雞蛋豆腐的做法格外複雜繁瑣,可她愣是拿出了吃奶的勁兒死命的将所有的步驟都給記住了,叫周芸芸瞅着都替她覺得累。
幸而,像這種活計甭管有多繁瑣複雜,一旦做順手以後,那就變成了機械運動,完全能成為本能反應。

  待确定三奶奶做的雞蛋豆腐沒啥問題後,周芸芸又提起了另外一個事兒。

  “三奶奶,我知道你先前在自家地裡種了不少的大豆,也在村子裡收了不少。
這做豆腐是肯定夠用的,可這雞蛋豆腐呢?
我不怕給你打包票,雞蛋豆腐一定能賣出去,光是我家每日裡做買賣就要不少,可你提供得了嗎?

  *蛋豆腐的原料有不少,主料卻是大豆和雞蛋。
這大豆自是不成問題,有問題三奶奶自個兒也會處理的,可雞蛋呢?
這真不是周芸芸杞人憂天,而是楊樹村這一帶,就算多半人家都養着雞,那也是給自家吃的,頂多一個月攢下個一籃子,拿去趕場子時換點兒油鹽。
可一旦做起了雞蛋豆腐的生意,光是每日需要消耗的雞蛋數量就起碼需要上百個,就這還是保守估計的。

  “芸芸給三奶奶出個主意呗,你那麼聰明一定能想到的!
”一聽說自家這新買賣有可能會黃了,三奶奶登時急了,心下一面懊悔着自己隻養了十來隻,還不全是母雞,一面又苦苦思索誰家養的雞多。

  對了!

  “你家不是養了極多的雞鴨鵝嗎?
賣我些!

”三奶奶兩眼發光。

  周芸芸輕搖頭:“那不是我家養的,是我嫂子她們自個兒養的。
而且要說賣的話,她們也未必肯,倒是三奶奶若是有興趣,可以合作。
我嫂子出雞蛋,你出豆腐并手藝,回頭得了利錢五五分成。

  其實,周芸芸不是不想賣雞蛋仔,而是周家人實在是太忙活了,倒是等回頭三囡養的羊出奶了,她可以考慮跟葛氏合作,隻是就算那樣也用不了太多雞蛋的。
要知道,雞比鴨鵝強的地方在于,它們太能生了,而且葛氏養雞的本事一點兒也不比三囡差,當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三囡把她的蚯蚓賣給了葛氏,以此換取雞蛋。

  葛氏養雞其實比較晚,畢竟二房其他人都是一開春就開始養殖的,葛氏則是嫁進門以後。
可她實在是太能幹了,一天到晚完全不停歇,忙進忙出忙裡忙外的,基本上打從她進門後,周家二伯娘就再也不曾上山拾柴打豬草過,連每日剁豬草、煮豬草都是葛氏有人操辦的。

  這人心都是肉長的,葛氏這麼勤快,二伯娘又不是大伯娘那蠢貨,怎麼可能不貼補一些呢?

  不過她的手段要高杆多了,準确的說她是完全學的阿奶,把所有事情都擺在明面上,也沒說私底下貼補,而是将打豬草一事擺在了明面上,跟大河媳婦兒講明白了要多給葛氏工錢。
因着一時拿不出錢,她又跟有錢的閨女借了錢,雖說年底要給五花肉,她還是咬牙借了不少。
一部分用來四處尋摸小豬崽,一部分則給了葛氏,叫她去買雞崽子繼續養。

  這半年下來,先前的雞崽子都長成了,後來購置的那些也已經半大了。
葛氏養的雞多又能下蛋,一天下來至少能揀兩百到三百隻。

  當然,因着時間還不算長,其實葛氏的雞蛋并未積攢太多。
而周芸芸有了先前三囡鵝蛋堆積如山的經驗,瞅着有些苗頭了,立馬尋了新活計,心下又琢磨着照這個情況下去,真正雞蛋大爆發怕是要到明年了,尤其鴨和鵝天氣稍微一冷就不愛下蛋,或者隻要拘着它們不讓它們往外跑就會賭氣不下蛋。
可雞不同,就算是外頭是數九寒天,隻要室内溫度夠,雞一樣能照下蛋不誤,哪怕關它們一冬天都沒關系。

  這廂,周芸芸跟三奶奶簡單的提了提,見她沒啥意見,就去喚了周家阿奶并葛氏。

  别看葛氏幹活是一把好手,可談起生意卻完全不行。
好在她本身雖不聰明,卻很會看人眼色,至始至終她都将目光放在周家阿奶身上,凡是阿奶點頭說好的,她絕無二話,可要是阿奶不吭聲,她就斷然拒絕。

  三奶□□都大了,她是認識葛氏的,畢竟葛氏的姑奶奶就嫁到了楊樹村裡,她倆原也是常來常往的,後來得知葛氏跟老周家二房的二河訂了親,還特地瞅了幾眼說了幾句話。
本以為這位是老實的,結果老實是老實了,人家聽周家阿奶的!

  這下可好,占便宜是甭想了,隻求能在周家吃飽了肉以後留口湯給她喝。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雞蛋豆腐是獨一份的東西,隻要她能拿出足夠的量,在保證供應周家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賣給鎮上乃至縣城裡的酒樓飯館,絕對是一筆大的進項。

  當下,三奶奶又再度來勁兒了,一張老臉笑得比菊花都燦爛,惹得周家阿奶忍不住看了她好幾眼,完全不懂明明條件苛刻成這樣,那蠢貨咋還笑得出來。

  為啥笑不出來呢?
這年頭像周家大伯娘這種占了便宜還怨旁人不給她占更多的奇葩外,大部分人還是很惜福的,對于三奶奶來說,雞蛋豆腐就是一門可以傳承下去的手藝,且做出來以後就是實打實的進項,至于叫周家摳走的那部分,跟總的進項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

  人呀,一定要惜福才會感到幸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