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學中憶季

119.第119章 卓越

學中憶季 石星星 1136 2024-01-31 01:07

  251

  卓越

  很小的時候,當有人問我的理想是什麼,我回答的總是很利索,成為科學家。
為什麼想成為科學家?
大概因為科學家聽起來很牛吧,而且會造稀奇古怪的東西。

  随着年齡的增長,我慢慢見識了怎樣的人才能被稱為科學家,比如愛迪生和牛頓。
與此同時,我也見識了科學是怎樣神奇的東西,對,不該說它稀奇古怪。
比如愛迪生發明的電燈,牛頓總結的牛律。

  這便是我生命中衡量卓越的最初标杆,科學家等于卓越,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卓越的人,所以我當然希望自己成為一名科學家。

  我想不光是我,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也希望生活變的更好,雖然很小的時候,我們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但無論知道與否,我們都伴着這顆追求卓越的私心,在生命的長河中蕩起雙槳,比如當年“拔老根”,誰不想找到最壯碩,看起來最結實的那根呢?
光看還不行,還得把朋友的老根拔斷,這才叫真的爽。

  摯摯光陰太匆匆,當我站在十七歲的人生交叉口,回首相隔不知多少個轉身的“拔老根”歲月時,才真真發現,原來生命伊始定義的卓越,真是卓越的,但我們大多數人所追求的卓越,或許不該那樣。

  沒錯,我們的生命就像起飛,晃晃悠悠,用自己的力量去抗衡乃至擊敗阻礙你起飛的各種力量,然後我們看到了飛鳥,路過了雲層,直至來到一覽不僅衆山小,五湖四海都很小的地方,呵呵一笑,雖然笑的有些吃力,但我們還是笑了,笑着在高空中迎着自己制造的狂風舞蹈。
我們起飛的是我們的能量,從隻會吃奶的孩子到十七歲花季雨季的少年,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靠近我們最初的理想,你以為呢,難道1+1=2會比奧數更接近人類之巅的科學嗎?
好吧你糾結哲學的話,這呱咱沒法兒拉了。

  我們的能量在起飛着,但你想沒想過,我們的某些感受也在每分每秒的降落。
關于葡萄的一句話,不是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是夠不着葡萄嫌葡萄酸。

  這句話的層次其實是這樣的――第一層,你不知道葡萄酸不酸,你夠不到,于是你安慰自己說,肯定是酸的,不夠了;第二層,你明知道葡萄是甜的,你夠不到,于是你騙自己說,那麼酸的東西吃它幹啥,不夠了;第三層,你明知道葡萄是酸的,但你就是想夠,實在夠不到了,你騙自己說,那麼酸的東西我本來就不想夠,不夠了!

  這三層其實和我們心志上的成長是一樣一樣的,起初你的想法很簡單,夠不到就夠不到呗,慢慢你覺得,好的東西你得設法夠到,再後來,哪怕那東西不适合你,但是你依舊會執拗的試試,直至你發現,那真的不适合你……

  乍看我們愈發有态度,然而并不是,其實我們隻是在慢慢的接受被歲月磨平棱角的卓越而已,沒錯,漸失了那種登峰造極感的卓越,依舊是卓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