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法醫秦明系列(全集)

第1章 推薦序

法醫秦明系列(全集) 秦明 1134 2024-01-31 01:07

  在經典的推理小說中,大偵探們說:“每一個細微的結果,都必定有一個特定的原因,那就是真相。

  在真實的案件偵查過程中,有經驗的偵查員說:“每一個細微的結果,存在着上千種可能的原因,不要做想當然的推理。
真相,需要多角度的證據穩定支撐才能最終顯露出來。

  我更喜歡後者的觀點。

  真實的案件偵查,是多專業、跨部門的協同工作,面對同一個案件,利用現場勘查、痕迹檢驗、文件檢驗、音像資料鑒别、法醫和理化分析等多種手段,從不同角度尋找細微的線索,從而建立穩定而可靠的證據支撐,最終得出真相。
法醫,正是這些專業行當中最特殊的一個,因為他們檢驗的對象,正是人體。

  無論是檢驗活體的傷勢,還是檢驗屍體的特征,都注定當法醫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要遠遠超越常人。
他們通過專業而科學的手法将檢驗對象的骨骼、皮膚、肌肉、脂肪、内髒、皿液和神經系統逐一進行觀察、分析和鑒定,從而推斷出傷亡時間、緻傷工具、擊打力度和角度,乃至嫌疑人作案時的心理狀态和特殊的心理特征。
無論是活人的傷口還是屍體,對于普通人而言都有着強烈的恐懼刺激,這是生物在觀察到同類受到傷害時的正常生理和心理反應。
但經過長期科學的專業訓練,對于法醫而言,這些早已成為遠遠抛在身後不起眼的小石頭。
他們眼中所關注的隻有一件事――真相。

  秦明老師是諸多戰鬥在一線的法醫中傑出而又普通的一員。
在他的這本《屍語者》(原名《鬼手佛心》)在網絡連載時,我就常常讀到欲罷不能,常常忍不住催促更新。
這些脫胎于真實案件的故事,巧妙地融入了大量專業知識和偵查智慧,精彩的情節中又散發出難以抑制的堂堂正氣,以及一群法醫的樂觀和幽默。
我從故事中學到了很多令人受用的東西,為我對犯罪嫌疑人心理微反應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非常優秀的借鑒和指導,也為我今後與公安部門中更多不同專業的部門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引用秦明老師的一段文字:“每年最熱的時候,氣溫超過了人體的正常溫度,也給腐敗細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當很多公務員都躲在空調房裡進行腦力勞動的時候,法醫們卻還在酷日之下,在山野之間、水流之中,打撈、檢驗着形态各異的屍體。
說形态各異毫不為過,屍體腐敗是一天一個樣,從屍綠到腐敗靜脈網出現,再到屍體發黑、膨大,甚至還有最讓法醫頭痛的巨人觀狀。
無論屍體變成什麼樣,法醫都不能甩甩手不予理睬,也不能糊弄任務。
”我們可以知道,在每一個涉及傷害和死亡的大案、要案中,都包含了法醫同人們多少辛苦的付出。

  謹以此序緻敬!

  姜振宇

  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律信息中心主任

  中國政法大學微反應研究小組組長

  江蘇衛視《非常了得》人氣嘉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