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鐘意

84.決堤

鐘意 初雲之初 5084 2024-01-31 01:06

  此為防盜章前世的鐘意不信鬼神,也不信來生,可當她再一次睜開眼,發現自己回到武德三年時,她由衷的感激上天。

  她還有機會重活一世,還有機會彌補上一世的遺憾,一切都來得及。

  這一次,她絕不要重蹈覆轍!

  ……

  鐘意是越國公府最小的女郎,更是鐘老夫人的心頭肉,廊下仆婦見她冒雨前來,又驚又慌,連忙取了幹淨巾帕與她拭面,又引着入内。

  “哪個給你氣受了?
快别哭,”鐘老夫人起身不久,見小孫女這樣狼狽,也是訝異,心疼道:“說出來,祖母給你出氣。

  鐘意撲通一聲跪下,哭求道:“祖母,你救救阿爹吧……”

  話音落地,周圍仆婦面露詫異,鐘老夫人眉頭也跳了一下,示意下人扶她起身:“你這話從何說起?

  “阿爹離家之後,我心中總覺得不安,便抄錄佛經靜心,哪知昨夜将将睡下,便有菩薩入夢示警,”鐘意跪地不起,說到這裡,淚如雨下:“菩薩說,阿爹此去必然遇險,怕是回不來了”

  鐘老夫人原本還提心吊膽,聽完卻笑了:“夢境之事,如何能當真?
好孩子,快别自己吓唬自己了。

  不,那不是夢!

  鐘意很清楚,那都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事!

  父親死了!

  鐘老夫人不信,鐘意如何肯起,想起前世祖母臨終時所說的話,她膝行上前,哭道:“菩薩說,阿爹四歲落入枯井時便該命盡,隻是鐘氏祖上積德,方才送他還陽,現下這一劫能否渡過,卻全要看您如何了,祖母!

  先前她說那些,鐘老夫人還當是小孫女做了噩夢,并不如何在意,可兒子幼時落井這事,卻沒幾個人知道,因為年歲太久,連越國公自己都忘記了。

  她變了臉色,肅容道:“果真是菩薩說的?

  “祖母!
”鐘意唯恐她不肯信,一個頭磕在地上,用力之大,額上竟見了皿:“真的!
您救救阿爹吧!

  “好孩子,你先起來,”鐘老夫人親自将她扶起,這才察覺小孫女兩手冰冷,握在手心裡暖着,她焦急問:“菩薩是怎麼跟你說的?
你一五一十的講,半句也不要落下。

  “泾陽連日大雨,到十月二十一日,青明山發生山崩,”鐘意語氣顫抖:“父親從那裡路過,後來……”

  今日已經是十月十六,距離山崩,也不過五日了。

  鐘老夫人心裡一緊,一針見皿的問:“可能救嗎?

  “能!
”鐘意決然道:“菩薩說阿爹此前南下救濟災民,身有功德,不忍他如此喪命,所以才來示警,隻需叫他避開,便無礙了。

  “好孩子,”鐘老夫人松一口氣,連念幾聲阿彌陀佛,看向鐘意時,眼圈紅了:“祖母謝謝你。

  鐘意眼淚止不住似的淌:“您快别這樣說……”

  “我即刻入宮,”鐘老夫人定了心神,道:“請皇帝降旨。

  她身側的嬷嬷微露遲疑,低聲道:“是否太過紮眼了?
老夫人緻信給國公,令人快馬送去,叫國公改了行程,也不會遲……”

  她這番話當然是好意,自家小娘子雖然說得真切,但畢竟是夢中之事,倘若隻是幻影,卻興師動衆,該叫皇帝如何想?

  “青明山下黎民衆多,豈止我兒一人?
”鐘老夫人搖頭道:“倘若山崩為真,我隻說與我兒避難,叫其餘人身死家毀,何其忍心。

  “阿意别怕,相信祖母,”她寬慰孫女,溫聲道:“天子聖德,無論山崩是否發生,都不會見罪于你的。

  鐘意向鐘老夫人一笑,她當然是相信祖母的。

  她深知,隻要叫祖母相信自己夢境為真,隻要祖母肯出手,一切困難都将迎刃而解。

  鐘老夫人并非等閑婦人,她是北周昭陽長公主之女,曆經四朝,識見非比尋常,更重要的是,她是今上生母窦太後的胞妹,作為姨母,十分得皇帝敬重,無召也可入宮。

  阿爹要救,青明山下的百姓,也要救。

  她承天之幸,得以重活一世,能救一方百姓,也是功德,哪裡需要遲疑?

  鐘老夫人吩咐人準備車駕,匆匆入宮,顧不得拜見太後,便往宣室殿去。

  皇帝聽人回禀,心中詫異,待見了姨母,聽她說完,神色凝重起來:“青明山地廣人衆,倘若山崩,後果不堪設想,姨母暫且往母後處說話,朕即刻召見臣工來議。

  往越國公處緻信的内侍早已快馬出發,鐘老夫人心中巨石落下,也有閑心說笑:“陛下不怕這是假的嗎?

  皇帝也笑了:“事關黎庶,即便是假的,朕也認了。

  鐘老夫人口稱聖明,又低聲道:“阿意年幼,我實在不願叫她攪進這些事裡……”

  皇帝聞弦音而知雅意:“她還小呢,摻和這些做什麼?
近日泾陽暴雨連綿,朕實在憂心。

  鐘老夫人稱謝:“陛下仁德。

  皇帝親自送她出了内殿,又吩咐内侍去請幾位要臣,閑暇間,他問身側内侍:“阿意年歲漸長,也快成親了吧?

  “小娘子今年十五,”内侍回道:“已經定了安國公家的嫡次子。

  “幼亭嗎,好後生,”皇帝點頭,笑着感慨:“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

  臨近午時,鐘老夫人還未歸家,鐘意卻不擔心,回了自己院子,半靠在塌上出神。

  現下已是深秋,最多不過一月,他們就要回京了。

  前世的鐘意先後有過兩個丈夫,都是一等風流人物,羨煞旁人。

  可前一個将她獻給别的男人,後一個最終殺了她。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安國公的次子,風光霁月,後來承爵做了國公。

  第二個來頭就更大了,天潢貴胄,後來做了皇帝。

  命運似乎總是在戲弄她,每當她以為自己已經足夠不幸時,卻會發現那才隻是開始。

  重活一世,她再不要過那樣的人生了。

  她要幫阿爹擺脫死亡的厄運,要解除掉與安國公府的婚約,她會過得很好,會有遠比前世光輝燦爛的人生。

  ……

  與長安相隔千裡的蜀州,沈複背起行囊,向師長辭别,踏上返家之路。

  他出身公府,長于富貴,卻能抛下京都繁華,到西蜀求學,這樣的心性,在時下勳貴子弟中,其實是非常難得的。

  西蜀偏遠,卻有蜚聲天下的石室官學,廣納賢才,即便是清苦些,也值得一去。

  背負青天,而後乃今将圖南。

  鐘意知道未來的軌迹如何,知道他們會有怎樣的人生,但她終究隻是未出閣的小女子,即便知道,很多事情也無法改變。

  因為少有才名,待到十一月歸京,沈複便會被皇帝授六品奉議郎,還不等朝野為此非議,他便獻《請充國子監疏》,奏請重開科舉,擴充國學。

  時下有關隴貴族與世家并重,前者即為八柱國與十二大将軍後人組成的關隴集團,後者則是指五姓七望這樣的門庭。

  皇帝早有意削減世家權柄,這封奏疏正是搔到癢處,随即便以沈複學業優長,兼識政體,進五品黃門侍郎,此後亦累加遷擢。

  她死的那年,沈複三十一歲,身負安國公之位,官至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正是長安最炙手可熱的能臣。

  他所欠缺的隻是機會,很快,這個機會就會被命運送到他手裡。

  蛟龍得雲雨,非複池中物。

  ……

  同年十月,秦王李政出奇制勝,于定襄大敗突厥,降其部衆五萬餘人,可汗颉利倉皇西逃,途中被俘,自北周起,縱橫四十七載的東突厥徹底土崩瓦解,宣告終結。

  西北諸藩聽聞此事,無不膽戰心驚,往長安朝觐天子,尊以“天可汗”稱号。

  秦王立此不世之功,來自長安的封賞絡繹不絕,皇帝最為優寵這個兒子,厚賞之餘,甚至打破成年皇子需得之官的舊例,許其還京。

  東宮震動,谏臣非議,最終卻也沒有改變這個結果,在邊關黎庶歡天喜地的慶賀聲中,意氣風發的秦王率王府一衆職官,緩帶輕裘,踏上了前往帝國最高權力中心的征途。

  亂世終結,天下安瀾,四海九州,盡為臣妾。

  君明臣賢,盛世雍容,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大唐王朝開啟了有史以來最為絢爛的盛世華章。

  朝野之上說的還不算離譜,市井之間卻傳的沒邊了,還有人說,鐘家女郎原是天上仙娥,下凡曆劫,凡人不足與配,所以才有了這一樁事。

  鐘意居于府内,這等議論是聽不到的,越國公府的郎君們倒是能聽見這許多褒美,隻是思及幼妹即将離府,往青檀觀中清修,如何也歡喜不起來。

  崔氏隻這一個女兒,自她出生後,便心心念念開始準備,唯恐哪裡委屈到她,知道她下半生要常伴青燈,孑然一身,心裡着實難過。

  院落裡有十幾顆樟樹,是女兒出生那年種的,原是準備砍掉,做出嫁箱奁的,現在已經用不上了。

  她自去年起,就開始為女兒準備嫁妝單子,鋪面莊園珍玩古籍,林林總總不知寫了多少,也都做了無用功。

  在女兒面前,崔氏不好将這些情緒表露出來,惹她傷懷,私下裡卻哭了幾場,人也瘦削好些。

  “不嫁人也好,落個自在,”鐘意臉色依舊慘淡,較之前幾日,卻好了些,她勸慰母親:“做了他家婦,再不能跟在家一樣憊懶,要侍奉婆母,友善兄嫂,操持家事,生兒育女,幾十年下來,竟沒半刻是為自己活的,好沒意思。

  崔氏實在是傷心:“你說的倒是輕巧,現下自在,以後怎麼辦?
等你老了,孤零零一個人,誰照顧你呢?

  說到最後,她不禁垂淚:“阿娘想想,就覺得難過。

  “誰說女人天生就該相夫教子?
”鐘意握住母親的手,含笑道:“我一個人,有錢有閑,也可以過得很好。

  她曾經有過兩個丈夫,都是世間一等人物,羨煞旁人,可到最後,都是慘淡收場。

  于他們而言,她是附庸,是裝點,是一件美麗的、可以向别人炫耀的精緻瓷器,他們或許都曾經愛過她,但他們和她,從來都不是平等的。

  重活一世,鐘意不想嫁人了。

  借菩薩入夢的契機擺脫婚約,也絕了以後的嫁娶希望,這就很好。

  ……

  事關自家女郎性命,越國公府并不拖延,皇帝降旨之後,便令人置辦女冠衣衫,并日常用度,準備送鐘意往青檀觀去。

  “我是出家,又不是出嫁,帶這麼多東西做什麼?
”鐘意翻看母親遞過來的随行單子,失笑道:“觀内清簡,太過奢華,會叫人笑話的。

  “你哪裡過得了苦日子?
”崔氏尤嫌帶的少了,蹙眉道:“山中簡陋,你又大病未愈,要不要帶個兩個吃慣了的廚子過去?

  越國公愧對女兒,也是心疼:“你隻帶玉夏和玉秋過去,照看的過來嗎?
還是再帶幾個人吧。

  “阿爹,阿娘,我知道你們擔心我,可青檀觀跟家裡不一樣,”鐘意勸道:“不如這樣,我先去小住幾日,缺了什麼、短了什麼再差人回來取,左右就在長安,相距不遠,便是去看我,也不需多少時候,好不好?

  她将話說到這個份上,越國公夫婦隻能點頭:“那便先如此吧。

  他們剛說完,鐘意的兩個兄長便偕同妻子過來了。

  長兄鐘元裕面有憂色:“阿意好些了嗎?

  二哥哥鐘元嘉則皺着眉:“我看外邊人在收拾箱奁,你隻帶那點東西?

  “我好多了,大哥别擔心,”鐘意先回答了長兄的問題,然後才答二哥哥:“帶的多了,反倒惹人笑話,我剛才勸完阿爹阿娘,你倒來招我。

  她氣色略微好了些,神情帶笑,幾人也不忍再勸,彼此說笑幾句之後,道了再聚。

  青檀觀在長安城外,露華山上,自越國公府前往,約莫有半個時辰路程,出了城門遠眺,便見山勢蒼茫,氣勢雄渾。

  時任青檀觀觀主乃是今上的胞妹益陽長公主,說起來,鐘意也該叫一句表姑。

  益陽長公主也是可憐人,成婚幾年,驸馬便因病去世,她與丈夫鹣鲽情深,沒有重新選婿,褪去華服,在青檀觀落飾出家了。

  皇帝降旨,又牽扯自身,益陽長公主自然有所聽聞,叫人将觀内院落清理出來,方便鐘意居住。

  崔氏原本是想同女兒一道過去的,隻是她這幾日也辛苦,精神不濟,鐘意不忍心叫母親奔波,便勸住了,叫父親與長兄送自己過去。

  因是皇帝降旨,許其入觀清修,鐘意一行到時,青檀觀格外禮遇,益陽長公主偕同若幹女冠,親自出迎。

  鐘意褪去華裳貴飾,絹衣素冠,雅緻翩翩,衣帶臨風之态,連一衆女冠,都有些癡了。

  益陽長公主也是一怔,方才歎道:“好個妙人。

  她年不及四十,相貌端柔,不乏天家貴氣,許是因為常年清修的緣故,氣息甯靜,十分平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