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刹車的刹那
仲夏的天氣,像小孩子的臉,陰晴難測。
早晨的太陽一出來,就給人一種炙熱無比的感覺。
“老爸,咱們還出去tra-vel嗎?”如心為了學好英文,到國内著名的津渡中學讀書(國學和英文是最重要的參考标準),最近總喜歡中英混和使用(con-fuse)。
“你打算去戶外天然日光bbq嗎?你學習要是這麼用心多好啊!”
前面的問句如心沒有聽懂,但當聽到如樂後面的感歎後,他也不敢再問bbq是什麼了。
“對了,先區分會兒zi和si。”
如心“啊”了一聲。
如樂思索着:“為什麼父子倆都讀不準分不清zi和si呢?難道語言也能遺傳?幸好不是h-f不分,也不是r-l不分,更不是n-ng不分。”然後,如樂自我安慰道:“知足常樂吧!”
“學習了會兒後,我領着你去做視力恢複訓練。”
如心一堆感歎詞:“啊!哼,恨!”
如樂提醒如心道:“心無恨,神入樂!健康長壽的秘訣。你快樂或者不快樂,為了你的眼睛,你都得跟我出去。為什麼不選擇快樂的接受呢?”
如心聽到父親的提醒,氣順了。他一下子從兇悶到心情舒暢,感覺舒服了很多。
父子兩人互幫互助的學習zi和si。
如心在背了幾個發音是zi的中文字(zi)後,說道:“累死(si)了。要是zi和si,像zi/si和ci一樣好區分,就好了!”
“其實,在英語裡面,字母c在字母i的前面,發音不是/k/,而是/s/。而當字母s的前後都是元音字母時,字母s的發音一般會由/s/變成/z/。舉個例子,ise和ize的發音,大部分情況下是相同的。掌握了ci在英文中的這個有用的(useful)用法(usage)了嗎?(useful和usage就是s沒有變音的特殊的例子)”
“老爸,我已經confused了。還是讓我背幾個si的中文字吧,感覺中文比英文簡單。”
在父子二人學了半個小時zi-si打算出門時,天氣突變。狂風暴雨忽然而至。當車開出小區門口時,路面兩旁滿是積水。
車子在道路中間緩慢的向目的地行駛,雨刷左右快速的擺動着。當需要右轉變道時,如樂突然急刹車。如心坐在後座,沒有系安全帶,他的臉也和車前座來了個親密接觸。
“老爸,你怎麼開車的呀!”
“哦,抱歉。當我轉向的刹(cha)那,突然想起了路邊的積水和綠化帶裡邊非機動車道上的行人。還有自己有一次下雨時,在非機動車道上被濺一身水後的糟糕心情。”
“老爸一刹那想的真多,反應也敏捷。你真是個有善(不是友善)的人呀!”
“我這麼做,不是為了讓别人說我的好,也不是為了讓人感激和贊歎,而是為了心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這個道理,你懂嗎?”
“不懂。”
“回去好好看看《Mencius》(西語都en-eng不分嗎?)”
車子右轉後走了有五百多米,到了視力康複中心。“下雨天也有這麼多人來嗎?”如樂開着車子轉了一圈,沒有停車位。他自(zi)忖道:“是不是人們都想到一起了呢?”
下車後,如樂開啟智能泊車系統,讓車子自己去附近尋找停車位,便領着如心去做視力康複訓練了。
兒子做訓練,如樂在圖書角看書。隻見書的封面上寫着Confucius,如樂看得津津有味。
作者注:刹(不讀sha)那,是梵文(屬印歐語系)的音譯。
西語中,con的發音與kong接近(與gong更接近,是不是有種on-ong不分的感覺)。也許是在明朝,傳教士根據中文“孔夫子”的發音,音譯成拉丁語confucius。最後的Us不是we的賓格,而是拉丁語後綴(一般表示為男性單數名詞及主格。衆男神比如Uranus-C(h)ronus-Zues、Dionysus、Hephaestus和厲害人物比如GaiusJulius-Augustus)。
現在,是不是感覺要記憶con(kong)-fu(fu)-ci(zi)+us這個單詞容易了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