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盛唐賢後

第九十九章 、帝困雁門關

盛唐賢後 方之影 2342 2024-01-31 00:59

  李二郎自然知道長孫小娘子在擔心什麼,他沉默了一會才接口道:“你不用擔心我們,我和父親都有分寸。

  “陛下為了此行順利,已封父親為山西河東尉撫大使,讓他提前赴任,我跟在陛下身邊,盡明争取他的好感,打消他對李家的猜忌。

  “希望陛下能讓父親一直留守山西,駐守太原,如此一來,我們一家人都能回到祖地。

  “倒是你們,姐夫一家受命要調往大興城,姐夫要離開洛陽,姐姐自然也要跟随,她不在,我們一走,這裡就真的隻能全靠你和大嫂了。

  “我們不會有事的,放心吧二郎,你們不在洛陽,洛陽城有些份量的人都跟着陛下走了,這裡沒有誰會吃飽沒事撐着,來招惹我們幾個婦道人家。

  “再說了,我哥哥還在洛陽呢,希望此次離别後,咱們一家人能夠長長久久的在一起。
”長孫小娘子抿嘴一笑,一臉溫柔的看着他。

  李二郎瞧得鼻子一酸,胳膊一伸,一把将她帶進懷裡緊緊擁住,眼前這個溫婉靈慧,又懂事能幹得令人心疼的美麗女子,她嫁給自己已近兩年,至今尚未及笄。

  卻已跟着李家一同承受了無數風雨,不管處境多麼艱難,她口中都不曾吐出半句怨言,隻堅定不移的站在自己身後,默默的幫他打理一切,讓李家兒郎們沒有後顧之憂......

  五月底,聖駕離開洛陽,長孫小娘子和長嫂鄭氏一同送夫君出門,鄭氏的兒子承宗和閨女淼淼也都跟着出來了。

  淼淼隻差兩個多月就滿三歲了,李承宗已經五歲,李建成與鄭氏感情甚笃,在家的時候與孩子們十分親近,孩子也非常喜歡他,尤其是三歲的淼淼,特别粘父親。

  三歲的淼淼眼見父親要離開,小嘴一扁,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邊哭邊朝李建成伸手:“爹爹,爹爹不要走。

  李建成鼻子微微一酸,轉身回抱了閨女一下,狠心轉身跳上了馬背,跟上弟弟的坐騎,李承宗的聲音在他背後響了起來:“爹爹,你早些回來,我和阿娘還有妹妹在家等你。

  “也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等李大郎和李二郎的身影消失在視線的盡頭,鄭氏一手牽着一個孩子,眼淚不自覺的流了下來。

  皇帝喜怒不盡,對群臣多有猜忌,尤其是對李家之人,鄭氏身為荥陽鄭氏出來的嫡女,自然不會對此一無所知。

  “以他們的本事,我相信都能平安無事,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幫着打理好後宅。
”長孫小娘子輕聲道了一句。

  “弟妹說得不錯,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打理好後宅,不讓他們分心,再過幾天,元吉和智雲都到假期了,應該會回來住兩天,咱們得提前給他們準備些好吃的。
”鄭氏很快擦幹眼淚,笑着接過話頭。

  因這一次聖駕北上,有些份量的人都被皇帝帶在身邊,如齊王楊暕,如意公主,義城公主夫婦等都跟着去了,沒有了這些人在,一般人想為難長孫小娘子他們,卻是不夠份量。

  一時間,長孫和鄭氏在洛陽的生活倒是頗為平靜,倒是元吉這娃眼見父兄都不在洛陽,沒人管,兩日沐休假,回到家中,立即撒歡的到處野,被兩位嫂子抓住狠批了一頓。

  元吉雖然頑劣,對兩位嫂子卻頗為敬重,被抓住狠批,也不敢回嘴,縮着腦袋乖乖受訓,兩日假後,就和李智雲一同回了西營。

  不說洛陽這邊的事,但說隋炀帝出宮之後,一路北上,六月中,聖駕到達太原,因天氣炎熱,隋炀帝沒有繼續行前,停在汾陽宮避署。

  太原是李家的祖籍,皇帝在此避暑,李淵又在此之前受封了山西河東尉撫大使一職,李家父子在這裡倒是過得如魚得水。

  七月已亥,淮南人張起緒聚衆數萬,舉兵為盜,傲嘯山林。

  這事很快傳到帝駕這邊,隻不過近年來因隋炀帝不管不顧,一味打仗,導緻民不聊生,天下匪患四起,落草為寇的人越來越多。

  皇帝為了避免心煩,很不喜歡聽這類消息,為此,這種小規模的匪患報到了朝臣們手中,卻沒人報到帝駕前。

  不久,光祿大夫、左禦衛大将張壽卒,張壽此人在曆史上雖聲名不顯,卻頗受炀帝寵信,隋炀帝聽聞他的死訊,特旨派兵護送回其靈柩及家人回祖宅,給于厚葬。

  時間忽忽而過,轉眼到了八月,天氣轉涼,炀帝準備巡北塞,有臣谏言,突厥近年來動作頻繁,不複往日恭敬,望陛下三思而行。

  剛愎自用的炀帝自然聽不進去,通知宇文述,擺駕出行,為了确保安全,命李淵父子留守太原待命,同時命齊王楊暕留在後方待命,以策萬全。

  八月末,聖駕臨近雁門關,突厥可汗始畢非但沒有如往常一樣,早早前來觐見皇帝,反召集衆将商議,企圖謀襲聖駕。

  于開皇十九年,遠嫁突厥的義成公主得知此事,心焦不已,冒險給隋炀帝送信,讓皇帝銮駕萬不可入雁門關,最好盡快離開太原。

  年初剛受過突厥使臣朝貢的隋炀帝自然不信始畢可汗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公然襲擊自己,為此,大赤赤的讓自己的銮駕進入了雁門關。

  九月初,天子銮駕到達雁門關不過數日,始畢可汗便率領二十萬大軍,以風雷不及迅耳之勢突襲雁門關,恭占周邊三十九城,将天子銮駕團團圍住。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
在秦趙長城數百裡長的一個個關門當中,雁門首屈一指,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

  “堅屏依句注,固壘托雁門”的說法,為衆兵家所贊同。
雁門關,猶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北來的冷風寒土,拒之于外,也使寒漠中生存的突厥,冷卻了些許南侵的熱皿。

  雁門共有四十一城,其中三十九城都已被突厥攻破了,隻剩下雁門城和崞縣。
隋炀帝被圍在雁門城,城中共有軍民十五萬人,糧食隻夠支持二十餘日。

  炀帝這才後悔沒有聽主成公主和衆臣的勸谏,可此時悔之已晚,他一邊與衆臣商議退敵之法,一邊試圖派人與外界聯系,希望外界兵馬盡快前來勤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