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盛唐賢後

第二百一十、渭水之盟(下)

盛唐賢後 方之影 2421 2024-01-31 00:59

  “那怎麼辦?
大汗,難道咱們費了這麼多心力,好不容易一路打到了長安城下,就這麼灰溜溜的退回去?
”這員武将頗為不服的道。

  “就這麼退去自然是不可能的,李世民既然親自跑到便橋,想必是前來與我談判的,他心裡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更不願他的皇城被打得七零八落。

  “待我想想,該怎麼好好敲他一筆,才不枉這一遭辛苦。
”颉利擰着兩道茂盛的雜眉。

  “大汗,以臣等之見,咱們還是直接打過去為好,這李世民向來狡詐,城裡說不定布的是疑兵呢,就算不是疑兵,我也不信他們的人真擋得住我們的兵鋒。

  跟在颉利身邊的這名将領分十好戰,并不認可颉利可汗的和談之說。

  “就怕我們這一路打過去,其它部落都出功不出力,等打到最後,我們的主力部隊打得差不多了,結果卻便宜了他們,那樣豈不是太劃不來?
”颉利眯着眼道。

  此将聞聲不再言語,颉利沉默了一會後,才接着開口:“李世民,你也不用給我玩那套虛頭巴腦的東西,說白了,你現在并沒有把握擋住我的兵鋒。

  “否則也不會選在這個時候,帶着這麼幾個人出來與我和談。
說吧,你準備怎麼談?

  “可汗說得不錯,朕對上可汗,确無必勝把握,同理,可汗難道對上朕就有必勝的把握麼?
既然咱們彼此都沒有握,那就坐下來好好談。

  “現在天色已經不早,明日,可汗派使臣到我的宮裡來談,或者朕派使臣到你們的營帳談,可汗意下如何?”李世民道。

  “好,就這樣定了,明日你派人到我的汗帳來談吧,同時我還有一個要求,讓你們的人過來的時候,把執失思力給我帶回來。

  颉利沉吟了一會,覺得李世民這人太狡猾,派人去大唐皇宮隻怕讨不得便宜,便決定将談判地點放在自己的汗帳中。

  “執失思力在朕的宮中大放厥詞,狂妄無邊,十分無理,朕沒有立即誅殺他已是看在可汗的面子上,至于是否釋放,待我們談完之後再議吧。
”李世民搖頭拒絕。

  颉利皺了皺眉,沒再開口,李世民離開沒多久,颉利麾下第一戰将阿史那思摩就回來了。

  他一回營帳就對颉利開口道:“大汗,臣聽說你不準備攻打長安了,而是準備和李世民和談?

  “不錯。
”颉利擡目看了他一眼,接口道。

  “這是為何?
我們千辛萬苦才來到這裡,好不容易有了這麼個一舉攻克長安的機會,若就這樣白白放棄......”阿史那思摩一臉的愕然。

  “今日我軍左右兩翼與唐軍的交鋒情況你都看到了吧?
我們對上唐軍,可曾讨得好處?
”颉利不答反問。

  “确沒讨得好處,不僅沒讨得好處,還吃了不小的虧,尤其是右側,侯君集所帶的黑甲軍對我軍造成了不少的傷亡。
”阿史那思摩道。

  阿史那史摩的哥哥在出征前因犯錯被颉利給殺了祭旗,出征的時候颉利雖然帶上了阿史那思摩,卻對他頗為防備,沒有給他太大的指揮權。

  重要的戰略的防守之地也沒他的份,颉利将他放在自己身邊,擔任救火員的職責,即哪便戰事吃緊,便讓他去幫忙,今日,就是右側吃緊,他才急急趕去救場。

  “既然你都看到結果了,又何必再問我和談之事?
咱們帶着大軍,一路悄然跑到長安,本想着趨李世民剛上位,政權不穩,長安城的防守空虛,一股作氣八下長安。

  “可現在我們的想法顯然是錯的,李世民的防衛遠不像我們想的那樣虛弱,長安城易守難攻,若我們作戰的時間持續太久,後續的補給又跟不上,等到大唐援軍趕來,後果不堪設想。
”颉利道。

  “可是,大汗,我們也不能試都不試,就......”阿史那思還待再說。

  在他看來,不管攻不攻得下來,二十萬大軍都來長安城外了,總得全面性發起一兩次攻擊,試探一下,說不定李世民布的是疑兵之陣呢?

  “好了,我主意已定,不必再說了。
”可惜,阿史那思摩的話沒說完,就被颉利打斷,

  不說颉利等人的心事,但說李世民從便橋離開,安然無恙的回到皇宮後,滿朝文武大臣們提着的一顆心才放了下來,若是李世民在這個時候有個好歹,大唐危矣!

  “陛下,沒想到颉利真被你給吓住了,臣自認不是無膽之輩,可剛在便橋之上,心裡是真捏了一把汗呐。
”進入皇城之後,房玄齡才悄然擦了把額際的汗珠,一臉後怕的開口道。

  “颉利此人确是枭雄,他不見得完全是被朕吓住,隻不過心中多有些顧慮,他一是把不準朕的脈,二則是不信任他的部屬,擔心一旦打起來久攻不下,對他不利。

  “不過即便不打,明日談判,他多半也不會讓我們好過,對了,今日的戰事結果如何?
”李世民問。

  “侯将軍那邊取得了不俗的戰果,斬殺了敵軍近萬人,敵軍的右翼幾乎被沖垮了,不過阿史那思摩趕過來後,他們的防線很快就穩固下來,我軍的傷亡也不小。

  “侯将軍帶了一萬人出擊,活下來的已不足四千,馮立帶出去的兩千人,更隻剩幾百人了。
”杜如晦匆匆趕了過來,接口道。

  “我知道了,玄齡啊,明白的談判就由你和蕭瑀、封德彜一起去吧,具體怎麼談,我相信你心裡有數,這一仗,我們确實打不起。
”李世民聽完,沉默了半晌,才接了這麼一句。

  這個戰果顯然讓他高興不起來,不僅是他,在場的臣子們沒有一個高興得起來。

  這個戰報乍一聽,敵軍傷亡在我軍之上,我軍還差點擊潰了敵人的防線,顯然是一場大勝。

  實則不然,唐軍今日出擊的全是精銳部隊,而突厥軍的兩翼多是其它部落的人。

  他們的首領怕遭了颉利的道,打仗的時候多是出功不出力,結果雙方的傷亡差距也不算大,最重要的是敵人有二十萬人,而唐軍隻有三萬餘人。

  八月二十九,李世民派出房玄齡、蕭瑀,封德彜等人去颉利大帳商談議和之事。

  三十日,唐太宗與颉利可汗在便橋會盟,宰馬歃皿,交給他大量金帛,史稱渭水之盟,此事也被李世民當成人生最大的一次恥辱。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