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盛唐賢後

第一百八十四、喋血玄武門(一)

盛唐賢後 方之影 2333 2024-01-31 00:59

  “舅舅,你的意見呢?
”李世民握拳轉身,閉上雙目,沉默了許久才睜開眼睛,他睜眼之後将視線投到自進門之後,尚未發過一言的高士廉身上。

  “王爺,微臣是無忌和王妃的舅舅,王爺若一旦決定起事并成功,我便成了外戚中的一員,無忌如今已身在局中,按制,我這個時候是不便多言的。

  “但王爺今日既已将微臣召來,即已表示打心底将微臣當成了心腹,為此,微臣即便明知此時多言有逾制嫌疑也顧不得這麼多。

  “在是否取太子而代之的這件事上,微臣完全認同諸位将軍、房大人、杜大人和無忌的看法,如今的大唐,沒有第二個人比王爺更合适繼承皇位,如今的大唐看似一片欣欣向榮,實際則機四伏。

  “其它的暫時不說,但說突厥,東突厥這些年在始畢、颉利兩代可汗的經營下,已成為草原上無可争議的第一大勢力,颉利可汗帳下現有數十萬精銳騎兵。

  “若沒有王爺,不論是現在的陛下,還是太子,他們都抵擋不住突厥的兵鋒,我說這些并非危言聳聽,或故意讨好王爺、拍王爺的馬屁,而是發自本心的肺腑之言。

  “王爺在軍中的影響力有多大這一點不必我多說,若沒有了王爺,你麾下這些将領不可能服别人,他們的結局隻有兩種,一、另立山頭,揭杆造反。

  “二、被太子一黨徹底清除,不管是哪一種,對大唐國力的損傷都是難以預計的。

  “沒有了天策府,沒有了王爺麾下的這些将領,大唐想抵擋突厥的兵鋒無疑于癡人說夢,其實這些事我不說,王爺也清楚,你如今猶豫不定,不過是親情難舍罷了。

  “可是王爺,你應該知道,縱觀今古,大凡做大事者,皆需做出處舍,老天爺是公道的,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好處都給某一個人。
”高士廉緩緩開口道。

  “我知道了,多謝舅舅教誨,多謝諸位的支持和對本王的信任,本王決定聽從大家的建議。

  “不過既然決意取代太子,這件事就需好生籌謀,我們一定要将每個環節都考慮周祥,做到滴水不漏。
”李世民聽完之後,沉默了片刻,目中的遲疑逐漸消散,心念最終變成堅定無比。

  “這是自然,不過今日已是五月三十,陛下命我們六月六日就要離開長安,時間緊迫......”長孫順德和侯君集等武将聽得大喜過望。

  “這事自有房大人,杜大人和長孫大人他們操心,讓我們去想這些事純屬添亂,王爺,具體該怎麼做,你吩咐就是。
”侯君集他們的話沒說完,就被脾氣急躁的尉遲敬德給打斷。

  秦王府衆人見李世民終于下了決心,要取太子而代之,個個皆是大喜過望。

  這些人都是桀骜不馴之輩,又一直跟在秦王這樣的人身邊,想讓他們一輩子忍氣吞聲,做低伏小,實不可能。

  自太子一黨步步緊逼開始,他們就在期待着這一日,隻不過秦王之前猶豫不決,沒下決心,大家不好逼迫,現李世民心意一定,個個氣勢高昂,磨拳擦掌。

  “房大人,杜先生,無忌,你們對此有什麼好建議?
”李世民将衆人的表情都看在眼裡,心頭微歎了口氣,接着開口道。

  他其實很能理解衆人的心情,他們這些年來都是将腦袋提在褲腰帶上跟着自己南征北戰。

  沒有人願意在付出這麼多的皿汗和努力之後,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不說,還要被人當成走狗給一鍋烹了。

  “今日是五月三十,離各位将軍離京還有五天時間,也就是說,咱們要幹這件事的話,必須趕在六月六日之前,而我們想對付太子和齊王,調動大批兵馬肯定是行不通的。

  “陛下和太子最近對秦王府防備防得極緊,我們一旦有半點異動,就會引起陛下的太子的注意。

  “一旦我們的意圖提前暴露,這件事就不再是小範圍内的奪權了,最終會演變成大規模的兵變,這與我們的初衷不符。

  “為此,依微臣之見,我們應該想辦法将太子和齊王引出來,在他們沒有防範、同時身邊又沒有大批侍衛的時候動手。
”房玄齡接口道。

  “不錯,并且這個地點最好是在宮牆之内。
”房玄齡話時一落,杜如晦的聲音就跟着響了起來。

  “好,房謀杜斷,既然你們都如此說了,這事就這樣定了,關于引太子和齊王的事就交給我來辦,地點,就暫定于玄武門吧。

  “這玄武門的守将常何曾與本王有過袍澤之誼,待我先去探探他的口風,看有沒有機會把他争取過來。
”李世民聽完之後,略一沉吟,就拍闆認可了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建議。

  “卻不知王爺準備如何引太子和齊王?
”長孫無忌問。

  “這事你們就别管了,我自有章程,先這麼定了,等我先去探探常何的底,再與你們商議具體的行動時間和方案,時辰不早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李世民擺了擺手。

  李世民告别了衆人,回到錦笙園的時候,時間已到了子時。

  長孫王妃知道丈夫去幹什麼了,她哄着小閨女睡去之後,就一直靜靜的坐在房内等丈夫。

  “觀音婢,你還沒睡?
”李世民進來的時候,看着卧房内燈光如豆,妻子靜靜的坐在搖拽的燈影下,剛硬的心房頓時軟成一片,他走到妻子身邊,伸出手掌,輕輕撫住她的面頰。

  “嗯,在等你,是否已經做了決定?
”長孫王妃擡目看向李世民。

  “是,觀音婢,我此意一決,當無再回頭的可能,若不能成功,我們一家都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即便成功,你我夫妻二人,這後半生隻怕也要活在愧疚和世人、乃至春秋史筆的指責之中,你,可怨我?
”李世民緊挨着妻子坐了下來,悶聲開口道。

  “二郎,我早說過,你我夫妻一體,不管是榮光萬丈,還是九幽黃泉,自我嫁與你那一刻起,便已決定與你一同承擔,又何來怨字一說?”長孫王妃伸出纖手,輕輕覆在丈夫的手掌之上,柔聲接口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