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夫君登科及第,賜我一紙休書

第44章

  奴仆連忙應了,手腳麻利地開始放鞭炮。噼裡啪啦的聲響,頓時驚得熱鬧非凡的人群,霎時一靜。

  在響亮的鞭炮聲中,衆人隻見那沈府門前有一個穿着喜慶的老婦,咧着嘴大笑着沖着狀元郎激動地跑了過來。

  “哎呦,我的兒啊。你終于考上了狀元,也不負為娘含辛茹苦撫養你這麼多年。”

  原本圍繞在狀元郎的人群,不自覺地讓出了一條道給周氏。

  周氏心裡得意,下巴幾乎擡到了天上。她一邊笑着一邊望着端坐在高頭大馬上的狀元郎。

  “兒啊,我們苦盡甘來你中了狀元,娘心裡真高興!哈哈......我倒要看看,往後誰敢看不起我們,誰還敢欺辱我們。”

  她說着說着,還忍不住哭了起來。

  淚眼朦胧中她漸漸看清楚了狀元郎的五官輪廓......突然她的哭聲戛然而止。

  整個人猶如石化般,怔愣地看着端坐在駿馬上的狀元郎。

  陽光如碎金般灑落在繁華的街道上,映照着那匹矯健如龍的駿馬,馬背上端坐着氣宇軒昂的狀元郎。他身着一襲華貴的狀元袍,袍上繡着龍鳳呈祥的圖案,仿佛預示着這位新晉狀元的前程似錦。

  蘇青诏滿眼困惑地看着哭得不能自己的老婦,“你是......誰?我不認識你啊,我娘親早就因病而逝了,她死了好多年了。”

  秦詩柔聽到這個陌生的聲音,她的臉色泛白,不由得走近幾步。她慢慢地看清楚了狀元郎的模樣。

  不是阿郎?

  狀元郎不是沈聿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到底發生了什麼?

  落後幾步的探花周運,與榜眼宋泰對視一眼。

  他們紛紛驅馬上前,忍不住調侃蘇青诏:“哈哈,真是新鮮啊。我們隻聽說過,當街有人要抓狀元郎為婿的,可沒聽過會有認狀元郎為兒子的。”

  “對啊,這婦人從哪裡冒出來的,我們都知道狀元郎是孤兒,早就沒了雙親。這怎麼斜地裡,突然冒出來一個娘?”

  周氏整個人幾乎都傻了,她不理會他人嘲弄之言,她狠狠地揉了揉雙眼,死盯着蘇青诏不放。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狀元郎為何不是她兒子?

  待一遍遍看清楚,認清了現實。她腦袋一片空白,啊了一聲......身體僵硬往後仰倒而去。

  有好心的百姓立即扶住了周氏,“老夫人你沒事吧?莫不是癔症犯了?”

  周氏眼前一陣陣發黑,她再也忍不住嗚咽号哭起來。

  “嗚嗚......不,不可能啊。狀元郎為何不是我兒子?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完了,全完了啊。兒子,阿臣,你在哪裡?”

  她推開扶着她的百姓,在擁擠的人群裡尋找沈聿臣。

  蘇青诏捕捉到了關鍵的字眼,阿臣?

  他又擡眼看向不遠處,那懸挂在高處極為顯眼的沈府二字。

  刹那間,福靈心至。

  他恍然大悟:“哦......原來是沈聿臣——沈公子的娘親。”

  沈聿臣在一衆考生中,算是才華橫溢,特别出色的那種人。所以他恃才傲物,覺得其他人都是庸俗之人,他從一開始就看不起那些窮酸考生。

  他全然忘了自己也是寒門出身,也是從窮苦日子過來的。

  他以為自己攀上了相府高枝,就一飛沖天,成了那人上人。所以對于這些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考生,他實在沒精力去應付他們。很多時候他對待這些考生的示好,他都極為不屑。

  周運就曾經吃了沈聿臣的閉門羹。

  他聽到蘇青诏道出那個老婦的身份,他眉眼間不由得溢出幾分嘲弄的笑意。

  他不由得輕嗤一聲:“老夫人别找了,沈公子不在這裡。他今日雖然沒考取到什麼功名,可太子殿下說了,凡是參加殿試的貢士皆都不會落榜,最差的也是同進士。都可入翰林院任職......”

  “我等運氣比沈公子好了那麼一點點,不幸得了個頭三甲,還望老夫人與沈公子不要灰心,或許三年後,沈公子再接再厲,或許就能得中狀元了呢。”

  蘇青诏皺眉,扯了扯周運的衣袖低聲提醒:“周兄,慎言。沈聿臣乃是丞相的門生,我們輕易得罪不起。”

  周運自然知道沈聿臣的背後有誰,他道了聲謝便不再言語。

  宋泰拍了拍他的肩膀,低聲寬慰:“如今,你我三人得了頭名三甲,這才是真正的揚眉吐氣。往後我們為官,自要宰相肚裡能撐船......往日的那些不快,算得了什麼?”

  周運原本低沉的情緒,刹那間被撫慰。

  他揚眉笑了,是啊,如今是他們三個得了功名,那沈聿臣什麼都沒落着。他也沒必要,再争那一口氣。

  遊街隊伍繼續......再也沒人理會周氏。這一刻衆人的目光,像是一個個巴掌,狠狠的扇在周氏的臉上,她難堪極了。

  隊伍經過沈府,漸漸地走遠。周氏滿身狼狽,失魂落魄地站在大路上......她猶如魔怔了般,低聲呢喃。

  “為什麼,這是為什麼啊?”

  “明明狀元郎的位置,已經是阿臣的囊中之物了啊。狀元郎為何不是阿臣?”

  秦詩柔久久都未回神,直到她的胳膊被周氏抓住,直到刺痛傳來,她才醒過神來。

  周氏嘶啞着聲音,沖着秦詩柔吼問:“郡主,你不是說狀元郎非阿臣莫屬嗎?為什麼,狀元郎為何成了别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