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馬管事轉頭就将這件事告訴了祝明卿:“夫人如果不想暴露身份,還是少去十裡山為妙!”
祝明卿不禁笑了,别說,被人牽挂的感覺,越來是這樣,暖暖的,又有些不知所措。
她直接轉移話題:“十裡山建造得如何了?”
“房子已經建完了,一共一百間房屋,雖然簡陋,但足夠三百餘人居住。”馬管事彙報着這些日子的進展,“三十畝荒地也都種上了紅薯,而且官府免了他們頭三年的稅收,日子也算能過得去了。”
如今三百餘人中光壯勞力就有二百餘人,這二百人分成兩撥,一批繼續開墾荒地,另一批則開始按照祝明卿的計劃清理十裡山。
人手肯定夠用,畢竟現在還有源源不斷的難民在關城門口守着。
明家人每日都會派人在大門口施粥,但什麼時候放他們進來,還要看這邊進度。
否則人一下子太多,根本不好管!
“再等三日,如果沒有異動,就和王欽說,放人吧!”
“诶!”馬管事臉帶激動。
畢竟以往他隻是一個莊子上的管事,平時做事還被晁管事怼,而且頭上還有陳農夫人壓着,做事實在不便。
現在主子将他調來管事這些難民,雖然有個知府公子哥在一旁,但人家可有自知之明了,有時候還會請教他。
這種心理上的滿足感,讓馬管事仿佛散發了第二春,每天都神采熠熠,精神抖擻。
這天,晁管事從城内回到莊子,正好看到馬管事取了紅薯種子準備離開。
兩人撞了個正着。
“咦,這不是老馬嗎,這怎麼越來越黑了!”晁管事下馬,走到他面前,挑眉道:“是不是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那些難民不好管吧,要不要我替你在主子面前說說情,放你回來?”
馬管事看他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直接呸了對方一口。
唾沫濺在臉上,讓晁管事氣了個仰倒。
“老馬,我可是好心幫你,你不領情就算了,怎麼還埋汰人呢!”
其實晁管事也沒什麼壞事,但每次見到馬管事,就總忍不住刺兩句。
馬管事呢,也懶得搭理他,這也導緻晁管事以為他怕了,每次見t面不諷刺一番,心裡都難受!
要馬管事說,老晁就是心裡有病!
“滾一邊去,耽誤了主子的計劃,可别怪我沒提醒你啊!”馬管事哼道!
晁管事心裡也是嫉妒最近主子越來越器重對方,心裡不得勁兒,“我可不是被吓大的,怎麼樣,替你說說情?”
馬管事撇他一眼,突然歎口氣,上前拍了拍他肩膀:“老晁啊,你根本不懂我的志向!”
晁管事被他說蒙了,等看人走遠,還一頭霧水。
志向?
你一個五十多歲的管事,還能成為皇帝的管事不成?!
等多年後再想起這次見面,晁管事不禁心生後悔,當初怎麼就不死皮賴臉跟上去呢?
之後的日子,祝明卿建造的房子越來越多,在王知府的控制下,一批又一批難民湧入十裡山。
因為前期工作做得好,每當有人鬧事,就會被守在一旁的王欽命人關起來。
而有些矛盾還沒鬧起來呢,就被難民們内部消化了。
總結就是,一切都在有序進行中。
因為關城近來舉動,好名聲不斷擴散,其他城鎮都懷疑關城知府背後有人,否則怎麼這種境地,就你顯眼?
“哎!”
王知府再一次歎氣,王夫人聽到後頭都快炸了。
她轉頭喊道:“能不能消停會兒?”
王知府狀似苦惱:“夫人有所不知,再這麼下去,你夫君我可就招人嫉恨了!”
王夫人不禁翻了個白眼,瞅瞅這人,無人問津時發愁,現在有人幫忙了還發愁。
“你就嘚瑟吧,嘚瑟過頭了,小心真有人暗中算計!”
一聽這話,王知府立即坐直了,昂首挺兇:“盡管來,本官可不怕,什麼陰謀陽謀,難不成我這安撫難民的功勞,還是假的不成!”
“懶得說你!”王夫人撇他一眼,“剛才不還說有事嗎,怎麼還不出門?”
王知府頓時又懶洋洋躺在了搖椅上,拿着折扇給自己扇風:“夫人你就放過我吧,我可都三天沒好好睡一覺了,好不容易有點空閑,還催我出門!”
“嘿!”說你胖還喘上了!
王夫人直接拿起桌上的一個蘋果扔了過去,“剛才是誰說要讓我提醒他的?”
王知府忙求饒:“那不是不急嘛,緩緩的!”
王夫人哼道:“那你就大白日裡浪費時間睡覺吧,本夫人還有事!”
王知府納悶:“你有什麼事?”
王夫人自豪道:“隻允許你有自己的事業,還不允許本夫人起帶頭作用了?祝妹妹可是邀請我去學堂探望那些孩子了!”
說是起到什麼帶頭作用,一來能促進那些百姓将孩子送入學堂,二來還可以給官府和自己帶來正面影響。
王夫人自知懂得不多,但她聽勸呀。
而且那可是祝妹妹,自打來了關城,就建立自己事業的奇女子!
本來她就十分敬佩羨慕對方,現在邀請自己加入進去,若是做得好,說不定還能得一個榮譽夫子的稱号。
王夫人可從沒想過,有生之年還能完成這種成就。
王知府還真不知道這事,學堂也不過聽祝明卿念叨過幾句,後面就派底下人和對方對接了。
現在的學堂雖然名義上叫官學,但實際負責人,還真就是祝明卿請來的老夫子。
女娃娃在學堂出現,而且還是和男娃娃們共處一世,這種情況在其他城鎮幾乎難以見到,但在關城卻很常見。
自從駱家學堂開起來後,每月都會根據學習成績進行排名,随着時間的推移,前十名女孩子的比例已高達百分之八十。
祝明卿出手也大方,除了每人都有五百文錢的獎勵外,前三名還能獲得額外獎勵。
如華飨樓的免費餐券、烤鴨若幹隻、大米十斤、華服美飾等等……
這大大激勵了孩子們學習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