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姝謀

姝謀 第416章 勝算全在我們這邊

姝謀 瀟騰 4905 2024-05-19 09:29

  說到大皇子,眾位幕僚一下都變了臉色。

  這幾年,大皇子被關在府中,幾乎已經淡出了大家的視線。

  五年前,巫蠱之事,死了一位五皇子,皇帝頭痛頻發,人心惶惶,一件事鬧得沸沸揚揚。

  皇帝雷霆手段處置了大皇子,收回封王,軟禁府中。
幾乎一夜之間,大皇子倒台。
也幾乎一夜之間,隨著皇帝的頭痛消失,所有的恐慌歸於平靜。

  但是,巫蠱之事人人談之色變,這個時候把大皇子拉出來,怕是費時費力。

  不過,當初大皇子的事,確實有皇後恆王的手筆,如果是大皇子出手,他們確實可以最大限度的置身事外。

  大皇子,在這件事情裡來說,確實是最好用的刀。

  彭幕僚一臉不贊同,站了出來:

  “大皇子?
不行。

  如果讓大皇子出手,我們首先就要讓大皇子出府,回到朝廷,隻有他有希望有能力,才有動機。
若不然,皇後季家一樣會懷疑我們。

  但是,大皇子若回到朝廷,那我們豈不是前頭解決了狼,後頭又放出了虎?
白忙活一場?

  大皇子是嫡子,也是長子。
當初有多得聖心,在坐的老人都知道。
而大皇子本身不僅有能力,在老百姓中的口碑也好。

  這樣的人作為對手,也不是好事。
走了一個君恆,來了一個君晟,對他們來說好處並不大。

  李幕僚瑤頭,“不不不,大皇子可和恆王不一樣。

  恆王有皇後,有季家。

  而大皇子什麼都沒有,消失五年,當初支持他的人早已經不見了蹤影,當初他的那些政績,也沒有幾個人會記得,相當於和外界脫離了五年,更別說他身上還有巫蠱之事。
哪怕他出世,無論如何都需要一點時間,這段時間,就是我們的機會。

  隻要籌謀得當,我們先讓大皇子起勢,再讓大皇子對付恆王,恆王倒台,皇後肯定對付大皇子,屆時我們從中周旋一二,就能讓他們兩敗俱傷,而坐收漁利。

  這樣一來,勝算便全在我們這邊。

  李幕僚越說越起勁,心中暗道真是天助我也,他今日下午無意中看到的那本書,和眼前的情況不說一模一樣,但是其中的三分相似,已經足夠他做出這些推斷。

  仿佛醍醐灌頂,撥雲見霧。

  眾人聽著,都默不作聲,但是表情裡傳遞出來的意思,都覺得這件事或許可行。

  大家齊齊看向首位上的君策。

  李幕僚拱手,“王爺以為呢?

  君策擡頭,看了李幕僚一眼。
這位李幕僚,是他在學院裡發現的苗子,一直跟在他身邊,家人都在策王府。

  從收集消息開始做起,慢慢的到了他身邊幕僚的位置。
和彭幕僚一左一右為他分憂解難。
這些年的確為他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彭幕僚比較保守,有些事情,大家沒有看到的問題,他卻能夠心細如發的指出來。
但是,卻沒有太多開拓性的想法,是比較老成,比較穩重的性格。

  而李幕僚卻恰恰相反,他年輕有朝氣,想法多點子多,比起彭幕僚來,算是大膽,常常能另辟蹊徑,提出好的建議。
眼下這一番話,確實是李幕僚能說出來的。

  這一左一右,兩人完全不同,想法互補。

  雖然他們的話,他不一定聽,但是確實開拓了他的思維,打開了解決事情的其他思路,這是二人對他來說,最大的用處。

  在眼下這件事情上,也是。

  大皇兄嗎……

  若不是李幕僚提起,他一時半會怕是還不會想到要利用他。

  剛剛聽完李幕僚的那些話,他內心卻是有了一個行動雛形。

  沒準這個辦法真的可以完美解決擺在他面前的所有問題。

  大皇子當初事情的真相如何,別人不清楚,他卻是心知肚明。

  若是大皇子真能出手,對於他來說,確實是一把很好用的刀。
在這件事裡,簡直就是他最好的替死鬼。

  但是,大皇子的能力和影響,他也心知肚明。

  若不然,當初皇後也不會處心積慮的廢了他,而他這邊也看準風向使了一把力。

  這件事,他和君恆是利益共同體,哪怕後面鬥得如火如荼,也心照不宣,沒有把這件事拿出來說道。

  若是現在自己要這麼做,那就是打破這件事背後的默契。

  默契……呵呵。

  想到君恆,君策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當初陷害君晟的那件事情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哪怕爆出來,那也是皇後和君恆首當其衝。
他在這件事情裡面有恃無恐,沒什麼好怕的。

  他就不相信,君晟若出來,君恆敢拿當年的事情做文章。

  君策越想越覺得事情可行,仔細回想了剛剛李幕僚說的那些話,臉色逐漸放松下來。

  他復而在椅子上坐下,看了一眼底下的幕僚,目光落在林老身上,開口問道:

  “林老對這件事,怎麼看?

  自從六月大雨事件,林老在君策面前露了臉,之後有什麼事情,君策都會下意識的問一問,到現在幾乎已經成了習慣。

  林老和彭幕僚李幕僚都不一樣。
林老說的話,要更有深度一些,每每都讓他感覺,林老說的和他想的居然差不多。
有時候他幾乎都要以為林老能看穿他的心思。

  還有好幾次,他故意反駁林老的話,林老也沒有改變原來的建議,而後來的結果:林老說的都是對的,這讓他對林老更為信任。

  眾人見狀,都看向林老,心中卻是明白:君策既然這麼問了,肯定是心中也贊同的。

  林老站出來,對著君策拱了拱手:

  “回王爺的話,屬下以為,李幕僚說的辦法,可行。
釜底抽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君策目光直直的看向他,面露疑惑:“哦?

  其實他心裡從做了決定,就大約已經知道事情應該怎麼動作,事情會向哪個方面發展,但是他還是想聽聽林老的意思。

  林老開口,回答的話幾乎都是順著李幕僚的話說的,由此延伸:

  “當初大皇子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屬下也知道一些。

  我們想要讓大皇子出手對付恆王,首先必須要讓大皇子知道當年事情的真相,就是皇後和恆王的手筆。

  大皇子心中肯定知道自己是被別人冤枉的,隻是奈何苦於沒有證據,而且自己現在被關在府中孤立無援。
若是有能力,他一定會報仇。

  這時候,我們可以給大皇子提供幫助,但是這忙不是白幫,我們得提條件,具體提什麼,王爺心中自有定論,這樣一來就能把大皇子收入我們的陣營。

  就像李幕僚說的:大皇子知道自己被誰陷害,一朝得勢,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反撲,我們再從中悄悄的幫助一二,必定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讓恆王倒台。

  無論大皇子用何種方法,恆王都難逃一死。

  李幕僚說得對,到那時候皇後心虛,大皇子出手,哪怕懷疑到我們身上也無可奈何,因為前面有個大皇子擋著。

  而大皇子被困府中那麼多年,早已跟朝廷分裂,要站穩腳跟必定需要時間,我們可以暗中用這件事在皇後跟前燒一把火,讓這火焰燃得更旺些,趁著皇後反撲大皇子,我們再將他們一網打盡……”

  林老說完,大家都陷入了沉思,腦中都在想這件事情,如此這般的可行性有多高。

  林老依舊站於下首,沒有再多話也沒有再補充。

  從君策問他這個問題,他並沒有說太多別的,而是直接給出了解決方案,直接把大家帶入那個場景,直接給出行動路線,這比什麼苦口婆心的勸慰都有用。

  這是在無形當中,帶節奏。

  其他的人不會發現,前頭的兩個這會在事裡一時半會也不會察覺到他這種做法有些許冒進。

  等他們發現,事情已成定局,策王府已經踏上了這艘船,他們更不會說那種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話,最多隻會覺得自己膽子大。

  隻是,到那時,這件事,便已經闆上釘釘。

  還有他剛才話裡話外都提到了李幕僚,每提一次,便看李幕僚一眼,一是為了提醒大家,這件事最初是李幕僚提出來的,跟他沒有關系,他現在是順帶著提。

  二是給李幕僚賣個好,年輕人總想著出頭想著在主子面前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特別是像自己這樣被主子認可的長輩,對他表示贊同,他一定會覺得沾沾自喜,這是被認同的意思。

  更何況,李幕僚作為君策身邊第一幕僚梯隊的人,總是有些驕傲的。
話裡話外提到李幕僚,並表示贊賞,是在變相的跟李幕僚交好。

  不說別的,等下回他提出了什麼建議的時候,若是李幕僚也贊同,言語上肯定會相幫幾句,這就是同事間的相處智慧。

  所有的點,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看似無意,其實每一步都是籌謀。

  君策的目光從林老身上收回來,按照林老的提示去想,畫面逐漸清晰起來。

  再想到這些場景可能就會發生,結果對自己來說,隻指向有利,他長吸了一口氣,兇前一陣起伏。

  君策掩住自己的激動,沒有表態,而是看向幕僚們:“這件事你們怎麼想?

  “回王爺的話,屬下贊同李幕僚和林老的提議,這件事或許真的可行。
我們把真相告訴大皇子,大皇子一定會想報仇,但是他現在無權無勢無地位,人還被困在大皇子府,隻能借助外力。
若這個時候王爺幫了他,他一定會對王爺感激涕零。

  他解決了恆王,我們直接把矛頭對準他,如此,以後我們便再無後顧之憂。

  其他的幕僚紛紛上前回話,都是一樣的意思,表示贊同。

  隻彭幕僚還是持反對意見,覺得這件事的決定太隨意了些。

  君策垂眸,拍了拍桌子,屋子裡頓時安靜下來。

  夜色更深了,冬日的夜晚,外頭沒有一點聲音,越發顯得夜色寂靜。

  君策一副垂眸深思狀,他很認真的在考慮這件事情。
底下坐著的人,一個個屏聲靜氣,大氣都不敢出。

  不知道過了多久,君策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這才看向眾人:

  “這件事,容後再議,大家回去都好好的想一想,左右也不急於這一時,等使臣的事情過去,再來商討。

  他總覺得這件事情沒那麼簡單,好像自己忽略了什麼重要的東西,他不敢輕易做決定,也不想失去一個這麼好的契機,便想著先觀望觀望,過兩日再想一想,沒準會有新的發現,總之,小心駛得萬年船。

  彭幕僚一下松了一口氣,從椅子上站起來,對著君策行禮,率先開頭:“王爺英明,此事事關重大,確實大意不得。

  君策知道彭幕僚什麼性子,隻點了點頭並沒多話,看向李幕僚。

  李幕僚有些看不上彭幕僚的畏首畏尾,雖然彭幕僚向來如此,但這一回的事情,他還是很有把握。
彭幕僚還是如此,他便對彭幕僚有些不滿了。

  隻是不滿歸不滿,他也沒有在君策面前表現,隻言語間還是帶著堅持:

  “王爺,屬下以為,大皇子是最佳人選,若王爺覺得可行,還是趁早籌謀為好。
這件事做成了,北燕那邊的交易也就無所謂了,那時,朝中根本沒有可與王爺抗衡之人。

  其他幕僚一聽到北燕,都點了點頭,贊同李幕僚的話。
釜底抽薪,一勞永逸。
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多大的誘惑。

  而且還摒棄了北燕那邊那麼危險的事情。
哪怕是死,比起通敵叛國被諸九族,他們更願意是因為籌謀失敗,技不如人。

  通敵叛國那是愧對列祖列宗,到地下去了,他們都沒臉見自己的族人。

  君策嗯了一聲,也沒有多話,看向林老。

  林老出聲:“屬下以為,王爺想得確實周到。
屬下的態度和李幕僚一樣:這件事情可做。
但是倒也確實不急著這一時,等一等緩和些影響也不大,屬下贊同王爺的想法。

  “嗯。

  君策點點頭。

  這件事到這裡,後面沒有人再提起,除了李幕僚有些不甘心的看了眾人一眼,最後也隻能搖了搖頭。

  大家就明日的太後壽辰商討了一些事宜,才各自準備散去。

  隻是人還沒走,前頭便有人來傳話:

  “王爺,有新消息,我們的人發現東晉有人半夜去了恆王府。

  君策一聽,眉頭皺起:“東晉?
誰?

  “十三公主。

  “十三公主好好的去恆王府做什麼?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