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都市言情 姝謀

第453章 試探楚錦年

姝謀 瀟騰 4825 2024-05-18 22:37

  楓林湖。

  遠處山霧迷蒙,雖是冬日,樹木依然蒼翠,顯出清新的寒意。

  湖在棲霞山腳下,越往湖邊走,寒意越重,比在京城中冷了好幾分。

  楚錦年沒有騎馬,坐在華麗的馬車上,向著楓林湖打望過來。

  拉開馬車的簾子,一股寒風吹來,往外一湊,說話時呵出的氣形成白霧。

  “到了嗎?

  如花:“公子,前面就是,還有一會就到了。

  楚錦年向對面看去,剛剛遠遠的就看到湖邊熱鬧,畫舫在湖邊停了一排,其中有兩艘更大的畫舫停在其間,一眼看過去,便讓人有鶴立雞群之感。

  兩艘畫舫,一邊招待男賓,一邊招待女賓。
兩邊大約隔著小舟,既保持了距離,又能讓兩邊畫舫上的賓客看到對面的人。

  一般這樣的聚會,都兼具著讓各家未婚的小姐公子相看的意思,這一點是京城貴人心照不宣的規矩,也算是為大家謀福。

  此時在一側已經停了許多馬車,已經陸陸續續到了一些客人。

  另外一側,則是熱熱鬧鬧如街市一般,有小販賣一些吃食和小玩意兒,還有雨傘魚鉤之類的湖邊好賣的東西。

  如花領著馬車在前頭停下,立馬有馬夫過來牽馬,如花打起車簾,楚錦年從馬車上下來。

  周圍頓時傳來一陣女子輕呼,接著大家的目光都往這邊看過來。

  隻見楚錦年一身矜貴,寶藍色錦衣外罩白色的大氅,墨發束起戴玉冠,頭微微揚著,下巴微擡,目光微斂,整個人說不出的風流清貴。

  對於四周那些火熱的視線,楚錦年不以為意,任她們打量。

  心道:不枉費今日出門前的衣飾挑了又挑,一會綰寧見著他,反應應該也和這些人一樣。

  一想到綰寧,楚錦年心裡便開始琢磨著:若見著綰寧,他要擺出什麼樣的姿態,才能讓她眼前一亮。

  楚錦年心情大好,一旁的如花心領神會,誇贊道:“公子今日,風流倜儻,俊朗無邊。

  “哈哈哈,小夥子,很有眼力見。

  楚錦年顯然被取悅到,哈哈大笑,邁著大步子,向湖中的畫坊走去。

  楓林湖旁,平日裡就有畫舫停著,供人休閑娛樂。
今日由於彭家的宴會,更是熱鬧,這份熱鬧在寒風來時也沒有消減幾分。
一眼看去,兩邊小販錯落有緻,竟像是郊外的鬧市,倒是別有一番意趣。

  楚錦年一路走過來,收獲了一大片路人的目光。
還未走到畫舫入口,就見著耶律荊從一側走來,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隻不過,大家看耶律荊的目光都是好奇打量,而看楚錦年的目光都是女子的愛慕欣賞。

  耶律荊身穿虎皮大氅,更顯得人粗獷壯實。

  他也看到了楚錦年,往楚錦年瞟了一眼,沒有說話。

  他向來看不上這些白面公子哥,看起來弱的跟個小雞仔似的,哪怕楚錦年是東晉最受寵的皇子,他也並看不上眼。

  整個大周,能讓他另眼相待的也隻有一個逸王。

  今日他原本不想來,不過一想到君逸會來,想到從前在北境,大周和北燕兩軍對壘的畫面,他就很想來看看君逸現在路都不能走的笑話。

  耶律荊看不上楚錦年,楚錦年也看不上耶律荊五大三粗的漢子粗魯。

  二人相互看不慣,連招呼都沒打,便各自走向畫舫。
卻不知,他們想見的人今兒都沒有來。

  女賓那邊,幾乎都已經到齊了,大家三三兩兩坐在一處,跟自己相熟的姐妹一起說著話,不時往男賓這邊看一眼,臉上露出嬌羞的神色。

  男賓們這邊,也一反常態,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交談著什麼?
楚錦年路過時,趁人不注意,還沒有見禮之時聽了一耳朵。

  隱約聽到了“巫蠱”兩個字,精神微微一震。

  也不知道是他們誰動手了,看來大周很快就要亂起來。

  一想到自己親眼見證了這一幕,楚錦年心中便莫名有些激動。

  畫舫很大,分上中下三層,最底下一層是廚房,但卻留了一個親水夾闆,用簾子和屏風隔開,客人們可以下夾闆上來看風景,臨水而照,和畫舫上層意趣不同。

  二層是休息的房間,三層是宴會主要活動的地方。

  楚錦年被侍女領著徑直走向三層會客廳,裡頭君恆已經到了,似乎在等著他,一見他過來,便迎了上來。

  對著楚錦年和後頭落下兩步的耶律荊打招呼:

  “九皇子,太子,別來無恙。

  “恆王多禮。

  “恆王客氣。

  各自行過禮,君恆請人坐下。

  楚錦年不願意和耶律荊坐在一塊兒,隔了幾個位置,坐到了臨窗的另外一邊,這個位置可以很好的看到對面的小姐們。

  君恆見狀心中一喜,剛才見楚錦年和耶律荊一起進來,他還不好說話,現在看楚錦年坐那麼遠,正中下懷。

  他對著耶律荊拱拱手,說了幾句客氣話,禮數周全了之後,才往楚錦年走去,在楚錦年一旁坐下,攀談起來。

  楚錦年態度不鹹不淡,隻應了兩聲卻沒有多話。

  寒暄幾句過後,君恆忍不住開口問話了:

  “聽聞昨日九皇子去了大皇兄府上,可有何收獲?

  楚錦年斜睨了他一眼,“本皇子去看了看十三皇妹,收獲嘛,不知十三皇妹身體好些了算不算?

  君恆一聽,楚錦年這話算是很不配合。

  對方這麼問,隻得笑答道,“十三公主身體好轉自然是好消息。

  說完,見楚錦年自顧自喝茶並不說話,想到自己來的目的,隻得硬著頭皮又開口:

  “還請九皇子別怪罪,本王心急,又聽說昨兒九皇子去了大皇兄府上,是去和大皇兄討論和親事宜,所以才有此一問。

  君恆說這話的時候,目光一直聚焦在楚錦年身上,企圖捕捉到對方的所有反應。

  他是昨兒夜裡得到消息的。

  是手下一幕僚,在一酒肆吃酒,酒過三巡,有人提起這件事。
那幕僚一聽一個激靈醒了酒,趕忙來稟報了他。

  若不是怕被皇帝發現,又怕被楚錦年厭惡,他昨兒得到消息的時候就該上門了。
因著這件事,昨兒一夜沒睡好,今日一早,知道楚錦年會來,早早的便來了畫舫,巴巴的等著。

  在這個過程裡,越來越多的消息傳入他耳中,都是從各處打聽到的。

  到處都在說楚錦年想讓十三公主和大皇子和親,為此還特意見了一面。

  這樣的說法,雖然還沒有鬧到朝中,但是私底下卻已經傳得有模有樣。

  沒有前因後果,沒有事件細節,隻有對一個看起來是既定事實的傳播。
似乎毫無殺傷力,但是君恆半點不敢掉以輕心。

  楚錦年不是大周的人,他也沒什麼顧忌,現在有求於人,什麼面子不面子的,君恆就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他這個時候來問楚錦年,就是想知道這件事是真的,還是楚錦年不知道,隻是君策做了什麼。

  若真的楚錦年和大皇子商討了和親一事,說明他選擇了和君策合作。
那麼對於自己今日的低姿態,楚錦年肯定也不好意思。
有了這一回來往,以後若再打交道,也好說話。

  若楚錦年沒有做這種事,但外面卻傳出了這樣的消息,那他正好來楚錦年面前上眼藥,最好是讓對方厭惡君策,畢竟君策是背著楚錦年做的,而且大小坑了楚錦年,若楚錦年真的上心,沒準他渾水摸魚,還能扳回一局。

  這件事按照他如今的動作,怎麼算都是眼下他能得到最大利益的做法。

  所以,他早早的就在這兒等著見楚錦年。

  楚錦年聽著君恆的話,微微一愣。
臉上露出些詫異的神色,很明顯,他對這件事一無所知。

  他是皇子,但是人在大周獲得消息相對沒那麼便利。

  雖然他也有自己的消息網,但是平時都隱秘不會太招搖,若不然被大周發現,他以後的動作怕是就沒有那麼順利了。

  而且像這種大周內部的事情,對於東晉來說無關緊要,底下人的稟報,便也沒有那麼積極。
楚錦年知道消息,自然就要落後君恆這樣的當事人。

  事情昨日才開始,他這裡是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君恆把楚錦年的神情收入眼底,已經明白了大半。
心中暗暗罵了君策好幾聲老狐狸。

  雖然他一時不能把這件事前前後後都串聯起來摸透君策的計劃,但是也知道,君策不會做無用功,這些事情一定都對他不利。

  “看來九皇子是並不知道此事了。

  楚錦年看向他,“確實不知,這件事剛剛恆王說起才知道,恆王不若詳細說說。

  君恆哪有不答應的理,當即便把自己了解到的都告訴了楚錦年。

  楚錦年聽著眉頭微微皺起,目光望向窗外的湖岸,君策還沒有來。

  看君策的動作,想來是知道了昨日發生的事情,而且還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替他做了決定。

  他原本也是決定和君策合作的,所以對這件事的結果並沒有異議,隻不過這般被人擺了一道,心中多少有點不舒服,除此之外,倒對君策高看了一眼。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有這般魄力做出這樣的決定,抓住這個時機,常人做不到。

  這段時間,他和幾位皇子都有來往交流,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了些許了解。

  這件事若不是背後有個黃雀,眼前的君恆根本鬥不過君策。

  這樣一來也好,他便不用對君恆交代,而君恆也隻會把所有的賬都算在君策頭上,和他沒有關系。

  至於君策……,變相的逼迫他站了隊,他很期待,一會等君策來,會如何面對他這枚至關重要的棋。

  這樣的聰明人,一定會補償豐厚吧。
楚錦年腦子裡琢磨著:聽聞策王府三年前得了一塊稀有紫玉,給來送姑娘做首飾再好不過。

  “九皇子,恕本王直言,二皇兄如此,是半點沒有把九皇子放在眼裡,他純粹是想利用九皇子。

  九皇子是聰明人,這種情況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
連本王都要為九皇子打抱不平,九皇子可千萬別與虎謀皮。

  本王還是那句話,二皇兄能做到的,本王隻會比他做得更好,九皇子無論想要什麼,隻要本王能做到,本王絕不推辭。
本王和二皇兄不同,在本王這裡,九皇子是座上賓。

  君恆表情誠懇,努力的在楚錦年面前刷著好感和存在感。
楚錦年略微點頭,面色嚴肅,看起來有些生氣的樣子。
其實他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君恆見狀,以為自己上眼藥成功,心中竊喜。
若不是見楚錦年有些心不在焉,臉色不太好,他定要再說好些話。

  過猶不及的道理他還是懂的,又說了幾句便起身離開。

  君策放了這些消息出來,讓楚錦年被動的站到了君策那邊,但若是楚錦年堅決不同意和親,君策接下來也很難辦。

  眼下讓楚錦年厭惡君策,是君恆能想到的唯一機會。

  君恆離開,楚錦年沒有挽留,禮數也很是敷衍,君恆隻以為他惱怒君策,並未在意。
但是在場的其他公子可不這麼想。

  剛剛君恆和楚錦年二人說話的時候,君恆那陪著笑的模樣,都落在周邊那些世家公子的眼中。

  大家心底還納悶,什麼時候恆王和東晉九皇子關系這麼好,而且看態度,何止是笑容和善,倒有些討好的意味了。

  這種話大家不敢說出來,但是看到自家的皇子對著他國皇子諂媚,心中總有些不舒服,這會見君恆起身離開,也不約而同的收回目光,轉向別處。

  此時的君策,騎馬帶著側妃趕來。

  他穿了一身湛藍蟒袍,騎馬的姿勢有模有樣,背後跟著的侍衛隨從也多,架勢十足,從官道上一過來,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今日的畫舫遊湖是彭家舉辦的,底下的丫鬟小廝遠遠的看見策王府的標志,就迎上去迎接。

  君策下馬,側妃過來行了禮,而後向女眷的畫舫走去。

  君策往男賓這邊看了一眼,身邊有侍衛過來把畫舫上的情況大緻說了,君策點點頭,走向畫舫。

  隻是,還沒走幾步,後頭有幾個人便火急火燎的向著他而來,一身寒風也顧不得落一落,表情急切:

  “王爺,大事不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