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圖清

第256章 整合軍隊

圖清 天宇獨行者 2438 2024-01-31 01:15

  接下來,張無易開始整合軍隊,到目前為止,興幫軍已經有正規軍一百一十萬左右,民兵達兩百萬,而興夏軍治下的人口也就四千萬左右,正規軍加民兵共達三百萬,已經算是窮兵黩武了。
不過,民兵隻屬于半脫産戰士,平時就是百姓,隻在有空時才進行訓練,其戰鬥力較弱。

  因為有了南方糧食的供應,糧食壓力稍微減小,張無易決定把五十萬民兵轉為正規軍,這樣,興幫軍的正規軍達一百六十萬左百,民兵一百五十萬。
民兵不說,一百六十萬正規軍必須重新編制,畢竟,現在地盤大了,軍事編制也必須增大。

  興夏軍現在占領了江西、湖南、江蘇、淅江、廣東、廣西、安徽七省,面積達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張無易決定成立幾大軍區。

  現在當然不能學後世成立七大軍區,但卻必須把軍隊集中起來,軍政部不可能管到每一個軍,張無易決定成立軍區。
他知道後世分為七大軍區,但現在,興夏軍占領地的地盤隻能包括後世的廣州和南京軍區,而且還不全,但因為是戰時,他決定成立三個軍區,一為南京軍區,司令陳明略,副司令周自強,政委張務平,轄區為江蘇、安徽和淅江三省,如果以後占領福建,也會并入南京軍區。
二為長沙軍區,司令孫長進,副司令鄭德标,政委趙還勝,轄區江西、湖南、湖北三省。
三為廣州軍區,司令秦大關,副司令周長靈,政委張知沖,轄區廣東、廣西、海南島及附近島嶼。

  南京軍區包括第一至第六軍,及一隻近海艦隊,共計三十多萬人。
長沙軍區包括第七至第十二軍,共計三十多萬人。
廣州軍區包括第十三至第十八軍,及一支近海艦隊。
共計三十多萬人。

  張無易把近衛師和特種師升級為近衛軍和特戰軍,包括親衛隊,由他直接領導,此外,還多了一個憲兵總隊。
近衛軍的軍長為謝成高,特戰軍軍長魏克木,親衛隊總隊長還是曾林運,副總隊長楊令九。
憲兵總隊的總隊長的總隊長是蘇代洪。
近衛軍五萬多人,特戰軍五萬多人,親衛隊三千多人,憲兵總隊兩萬多人,共計十三萬人,不過,兩萬多憲兵已經下放到各支部隊,他們的職責就是維持各支軍隊的軍紀。

  另外,興夏軍還有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和内河艦隊三個艦隊。

  東海艦隊共計兩萬二千多人,司令為鄭關強,副司令萬宏天,政委申原并。

  南海艦隊共計兩萬三千多人,司令為謝貫營,副司令文光遠,政委鄭路海。

  長江艦隊改為内河艦隊,共計八千多人,司令歸辛營,副司令左安和,政委張令遷。

  張無易還成立了一隻空軍,飛行員加地勤共有一千三百多人,并入親衛隊序列,稱為空軍大隊,大隊長由楊令九兼任。

  空軍當然沒有飛機,他們使用的是熱氣球和滑翔機。

  熱氣球不說,以前已經使用過,在進攻杭州城和南京城時立下大功。
爾後,清庭為了刺殺他,也使用熱氣球降落到中軍大營進行斬首行動。
所以,現在興夏軍與清兵都有熱氣球,不過,由于材料和動力問題,現在的熱氣球還不成熟,載重量很低,現在興夏軍最大的熱氣球隻能載重四五百公斤,而其中煤和爐子及其他設置就要占三分之二的重量,剩下的載重量就隻能載上兩至三個人。

  當然,也能把熱氣球做得更大,但問題就更多,首先是材料沒有那些大,其中就是要增加熱量,這就要求把煤爐做得更大,載煤更多,熱氣球自身的重量就能增加,這樣一來,就進入一個死循環,總之,要沒有改變燃料之前,熱氣球要想增加載重量很難。

  不過,就算是隻能載兩三個人,也已經不錯了,在關鍵時刻他們就能起着巨大的作用。

  其次就是滑翔機,因為材料問題,也不能做大,但乘上兩人滑翔還是沒有問題,至于他們的作用,現在還看不出來,但張無易估計以後會有用處,

  此外,張無易把五十萬民兵轉化為守備部隊,主要用于防衛各地,需要時也能參戰。
守備部隊分兩種,一是以師為單位,分别為守備一師,守備二師至二十師,共計二十個師三十多萬人。
另外就是獨立旅,從獨立一旅編起,至獨立第二十旅,共二十個旅,有十多萬人。
這些軍隊的戰鬥力比野戰軍差一點,但一樣可以用于戰場。

  以上的人員加起來足有一百六十多萬大軍。

  張無易招回了正在福建指揮戰鬥的魏懷遠和廣西指揮戰鬥的周林啟,他們本是興夏會執委六人組的成員,應該進入中央高層,而不是去指揮打仗,魏懷遠被張無易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常委兼國防部部長,周啟林為軍事委員會常委兼總政治部總政委。
陳憐月則去掉總政治部部長的職務,隻任興夏會會務部部長兼互助社社長。
而代替魏懷遠在福建指揮軍隊的是第六軍軍長陳若幹,而之前的五萬興夏軍就列為第六軍。

  而與滿清對峙的四處地方的統師也有一定的改變,與山東傑書和河南索額圖部對峙的兩路興夏軍歸于南京軍區,由陳明略統領。
其中陳明略率領一、二、三軍及五個守備師和五個守備旅共計二十八萬多人對峙山東傑書部三十萬清軍。
由南京區軍副司令周自強率四、五軍、十個守備師和五個守備旅共計三十萬人對峙河南境内索額圖率領的二十八萬大軍。
由長沙軍區司令了孫長進令七、八、九、十、十一、十二軍及五個守備師共計三十八萬多人對峙湖北武昌一帶阿密達率領的四十五萬大軍。
由廣州軍區司令秦大關率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軍三十萬頓兵廣西與雲貴交界處,對峙雲貴總督範承勳率領的二十萬大軍。

  張無易經過一番商讨,最後決定,主攻範承勳部,其原因有幾點,一是傑書部、索額圖部和阿密達部的軍隊數量與興夏軍差不多,基本上都經過訓練,裝備的武器也較為先進,還有大量的騎兵,興夏軍一時間也不可能擊敗他們。
而範承勳部的人數比興夏軍少了近三分之一,雖然他們也得到朝庭的支援,但卻隻有一部分軍隊換了裝,其軍隊的武器相對落後,并且清軍的素質很低,至少,沒有經過多少熱武器方面的訓練。
之前能擋住興夏軍,主要原因就是那裡山高林密、地形複雜,興夏軍也不敢冒然進入裡面,但經過這幾個月的訓練,廣東軍區的幾個軍已經熟悉了山地戰,加上張無易準備正式立國,需要再打下幾個省,自然要向範承勳開刀。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