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

第八十六章 大夏樓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 漫渝 2460 2024-01-31 01:15

  嚴不聞笑了笑,女同學還挺客氣。
戴望瑜在一旁,忽然問道:“不聞兄,這幅橫幅是你所寫?
”聽到剛才女同學的話,戴望瑜明白過來,之前女同學所說的一位先生,就是嚴不聞了。

  嚴不聞點頭:“路過的時候,幫着寫了一幅。

  “好,好,文瑾你看橫幅上面的字迹。
”戴望瑜指着道,之前還想和書寫的先生認識一下,沒想到就是不聞兄,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蘇文瑾也擡頭一看,上面的八個字果真大氣無比,于是道:“沒想到嚴先生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

  蘇文瑾之前要了嚴不聞的一張手稿,上面的硬筆書法字體也是呼之欲出,力透紙背,沒想到毛筆書法上也是不錯,讓蘇文瑾很驚歎。
但又想到嚴不聞今天以及之前總喜歡滑腔珠玑,讓蘇文瑾覺得嚴不聞有點文人騷氣,并不合自己心意,花架子而已。

  “以前學過。
”嚴不聞道。

  戴望瑜贊歎:“今後還得跟不聞兄學學書法。

  蘇文瑾道:“望瑜,你太謙虛了,你的書法也不遑多讓吧。

  戴望瑜道:“比之不聞兄還差了一截。

  “嗯……”蘇文瑾無話可說。

  等了片刻,剛才的女學生又擠了過來,手中兩個橘子,笑道:“戴先生,蘇先生,沒有蘋果了,被他們都搶光了,還好還剩兩個橘子。
”女同學将橘子遞給戴望瑜和蘇文瑾,戴望瑜、蘇文瑾謝過後,女同學問道:“原來你們都認識啊,原來先生你是來找戴先生、蘇先生的。

  “嗯,是朋友。
”戴望瑜道。
女同學明白後點頭,然後揮手告别。

  戴望瑜看着來往的學生,笑道:“很多時候,學生要比我們這些老師勇敢很多。

  “不畏強權,為了信仰,全身心投入變革洪流。

  “不如說,學生們的愛國比我們要更直接一點。
”蘇文瑾道。

  宣傳、集會、遊行、示威、運動,用最簡單的方法表達自己内心的熱皿,勇敢而且直接,無畏而又無懼。

  出了校門,嚴不聞三人前去不遠處的酒樓,酒樓名字叫“大夏樓”,大夏大學建立的時候,順便建立的酒樓,比較氣派,專門做學生們的生意。
一樓很多桌子,可以點下飯菜等等,二樓、三樓還有包間。
戴望瑜、蘇文瑾他們已經定好,二樓靠窗戶的一處包間,隔着窗戶能看到下面的街道。

  戴望瑜道:“我已經跟我的那些同學說過了,就來這座酒樓,文瑾,你那邊的同學通知了嗎?

  “嗯,已經通知了。
”蘇文瑾道。
這次邀請了很多同學、朋友,高中的同校同學,大多數都是自己班上的,還有一些同學的朋友。
這些人都是有所成就的,有大學老師、知名的文學老師、知名的學者、詩人、報社主編、經理等等。

  這時候蘇文瑾在窗邊看到下方來了幾人,于是下樓去迎接,戴望瑜也跟着下去。
嚴不聞自己則用水果刀削着蘋果,之後用刀一邊切着,一邊吃着。
不一會樓下人聲嘈雜,上來了幾個人,有男有女,進入屋内看到有一人正坐着,相貌很陌生,大家都仔細回想,就是想不起來叫什麼名字。
幾年過去,高中校友變化實在太大,記不清了。

  嚴不聞看到這幾人,于是上前一一握手。
蘇文瑾在旁邊介紹道:“這位是我在大夏大學的同事,九月份就來我們學校教書了,這次聚會正好他也被人邀請過來了。

  “竟然是大夏大學的老師,久仰。
”難怪不認識,原來并不是高中同學。

  衆人握手道:“我叫袁青,在光華大學文學館工作,也是一名講師,平常的工作就是整理文學資料。

  “我叫杜雪煙,是大同大學教育科的一名老師。

  “我叫王天然,是挂靠在複旦大學的一名文學學者。

  “我是李曉棠,在上海民衆社當一名主編,主要工作是翻譯外國一位理論家的著作。

  ……

  幾人介紹完,嚴不聞大緻有了了解,袁青、杜雪煙、王天然是戴望瑜、蘇文瑾的高中同班同學。
李曉棠則是袁青他們認識的一位報界朋友,來自巴蜀,打算明年去法國留學,所以對留學事項關注很多。
因為這次同學聚會,有很多是留過洋的,而且聽說他們的一位朋友蘇文瑾,是法國裡昂大學歐洲曆史研究畢業的碩士,所以李曉棠打算來問問蘇文瑾關于法國留學的程序。

  之後又有幾位上樓,其中一人,嚴不聞認識,曹淩淵,曹元岸的侄子。
過來的人一一介紹後,都寒暄笑道:“多久不見,都快不認識了,女孩子們變得更加漂亮,男孩子們也更加英俊了。

  曹淩淵也上來和嚴不聞握手:“嚴兄,今天來的也很早啊。
”曹淩淵四下打量着嚴不聞,之前還并不以為意,但自從上次知道嚴不聞就是庸生的消息後,最近明顯關注了很多。
對于嚴不聞和向帥兩人之間的約戰也直銷頗深,所以一來就問候道:“原來嚴兄,不僅是留洋學者,還是小說界的奇才,之前多有疏忽,還請嚴兄不要在意。

  嚴不聞笑了笑:“無妨。

  曹淩淵有些氣盛,嚴不聞自然不搭理,打過招呼後,衆人就入座。
十多人,圍坐在一張大桌子上,其間因為是同學聚會,少有喝酒的,就讓小工上了一壺茶,茶葉是之前蘇文瑾放在酒樓的碧螺春。
衆人喝了口茶,贊不絕口。

  “不愧是十大名茶之一,口感俱佳,清爽解渴。
”……

  “家父從蘇州帶回來的茶葉,我不懂茶,隻能拿出來給大家分享了,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其中的道理,能說上兩句,讓我們漲漲見識?
”蘇文瑾道,輕聲細語,聽着十分舒服。

  嚴不聞喝着茶,不多說,茶文化博大精深,外行看熱鬧、内行看門道,嚴不聞也就不發言誤導别人了。
其他人很少有發言的,倒是李曉棠笑道:“對于碧螺春,我知道不多,但是我們那有一種茉莉花茶,口感不錯,如果朋友們感興趣,我可以讓老家人寄一點過來。

  曹淩淵道:“茉莉花茶,蘇州也有,李兄就不必多此一舉了。

  李曉棠喝了口茶:“慚愧,這倒是不知,見笑了。

  蘇文瑾見曹淩淵刻意刁難,有點不悅,于是道:“巴蜀地區的茉莉花,和蘇州的不太一樣吧,若是可以,倒是要麻煩李先生捎帶一點過來。

  李曉棠感謝蘇文瑾替自己解難,道:“可以,可以。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