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

第二十八章 熱烈之城

民國之我不是文豪 漫渝 2151 2024-01-31 01:15

  十一月的上海猶如一座熱烈之城,高溫天氣才過去沒多久,又被一位伶界大王徹底引爆了。
這位在北方聲名鵲起,之前一段時間又卷入綴玉軒皿案的伶人梅蘭芳這次應上海總商會副主席嚴不聞邀請來為淞滬的督軍金桐金大帥來唱幾天戲祝賀他的五十歲生辰。
由副主席嚴不聞帶頭,聯合朵雲軒、福利公司、老鳳祥、泰興公司、新新公司、寶大祥、老介福、亨達利鐘表、張小泉等上海的諸多大公司聯合起來為金桐金大帥慶生,聲勢浩大,宴會當天已經将整個和平飯店給包了下來。

  在和平飯店上層的一處豪華住房,一位穿着白色西裝的男子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前方的長江,這處地處上海最繁華的地方,飯店旁邊就是南京路,号稱十裡洋場,繁華的不可一世,可稱遠東第一。
而他所在的這處住房,共計居住十天,總共消費一萬元,其中包含一切娛樂、休閑、吃飯設施。
這位白色西裝的男子,看着遠處平靜的江面,陷入沉思:果真有錢人過的是有錢人的生活,還好不要自己掏錢。

  這位白色西裝的男子就是之前陷入綴玉軒皿案的梅蘭芳,當時被吓得不輕,原本和冬皇孟小冬在綴玉軒如膠似漆,甜甜蜜蜜,不知道哪裡蹦出個孟小冬的粉絲,說自己搶了他未婚妻,要賠十萬,還好自己發現的早,早點報警,不然恐怕自己小命難保。
此事在北方影響巨大,諸多報社利用輿論大加炒作,一時間沸沸揚揚,各種绯聞撲面而來,梅蘭芳也不得不和孟小冬暫時分離。
正好有人邀請,于是來南方避避風頭。

  來了南方,梅蘭芳就發現一個奇怪的事實,無論北方如何炒作,如何暴動,将自己傳言的如何不堪,但到了南方一切都很風平浪靜,好像根本沒人知道這件事,按理來說北方發生此等大事,南方報社也應該競相報道,但卻沒有這回事,自己在好幾份大報紙下都沒有發現關于“綴玉軒”的一點點消息,就好像有一堵空氣牆堵在南北交界處,消息完全傳不過來。
這也讓梅蘭芳心下稍定,于是就将南方當成了避難的場所。

  此後梅蘭芳也關注過此事,但僅僅在一些小報紙上看到“綴玉軒”有命案,但僅僅幾個字,連當事人的姓名都沒有。
如此奇怪的事,梅蘭芳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為什麼?
其實事情的起源經過很簡單,是有一位報界的大人物花錢擺平了此事,南方諸多報社都賣他面子,也都不報道,所以才形成如此局面,這也讓南北方等着看梅蘭芳好戲的人恨的牙癢癢。

  梅蘭芳眼前浮現“冬皇”嬌小的面容,回憶起往事,哎噓不已。
此次孟小冬粉絲的槍擊案已經讓他心裡有了陰影,再見孟小冬就沒有那種恨不得黏在一塊的感覺了,想必感情也到了頭。
梅蘭芳正考慮如何處理自己和孟小冬的關系,是直接拍屁股走人,還是假模假樣的悲痛不舍一番,這時候門外有人敲門。

  梅蘭芳開門後,發現是酒店的女服務員,看她兇牌上面的名字叫“萊拉”,是位外國人,身材非常不錯,也有着西方人的白皮膚和碧綠色的瞳孔,金色的卷發。
萊拉道:“嚴老闆來了,邀請先生你去宴會廳一聚。

  梅蘭芳并沒有多注意萊拉說的話,而是仔細打量了一番萊拉,心中突然豁然開朗道:世間漂亮女子也很多,我何必單單戀住她?
此次事件已經給我敲響了警鐘,看來我和她必定是沒有結果的,也罷,反正也甜蜜了那麼長時間,就此分手,于我于她,未必不是好事。

  萊拉看梅蘭芳皺着眉頭,以為他沒注意聽,于是又說了一遍,梅蘭芳點點頭,讓萊拉帶路。
自己來上海已經半天,直接過來的和平飯店,從早上到中午吃了個飯,然後一直待到現在,還沒有見到那位“嚴老闆”的面貌,這次來上海所有的費用都是出自嚴老闆一人,于情于理都該一見。
梅蘭芳心中笑笑,自己見到的老闆也很多了,無非是肥頭大耳,咋呼行事。
這次若不是去廣州受到一位名叫方珏的校官所托,自己甯願待在廣州那地方,也不願意來上海(因為怕北方的輿論傳過來,自己在上海待不下去),但現在看來上海也不錯,和廣州一樣,風平浪靜的。

  作為伶人,也是明星,有時候當然希望自己方面的報道越多越好,但出了事還是希望越少越好,這也是一個矛盾點。
大多數人還是喜歡看明星的一些負面八卦的,所以這種扭曲自己的醜聞,梅蘭芳自然不想被人報道。

  而宴會廳一人坐在一邊正在用筆算着什麼,口中還在念念有詞:“啧啧,真當我是富豪了啊,光這次金桐五十大壽的開銷就将近30萬,還有一衆伶人、明星的邀請費也有個幾萬,雜七雜八的吃飯、設施等等加起來也都大幾萬,這麼算下來,沒有50萬拿不下來。

  這位穿着西裝,被這數據吓得汗如雨下的正是現在的上海總商會的副主席嚴不聞,此次商會改制,嚴不聞被金桐大力推薦為副主席,當然沒有人敢不服,不服的墳頭草都已經一丈高了。

  虞洽卿被推選為主席自然也很贊成嚴不聞升任副主席這事,虞洽卿和已經逝去的朱葆三一樣都是商界老資格。
辛亥革命前,朱葆三、虞洽卿等“甯波幫”頭面人物發起組織“甯商總會”,會址在上海公共租界雲南路。
甯商總會執有香港英國政府注冊的公共租界工部局第一号總部總會執照,當時上海人稱它為“特别照會”,非常“靠硬”,公共租界巡捕房末經會審公堂的允準,不得任意到甯商總會内搜查财物和拘捕任何人。
虞洽卿有時候也和朱葆三等人去甯商總會打牌,約人會談,同時也是掩護辛亥革命者們秘密集會、暫避風頭等最好的掩護所。
所以朱葆三死後,虞洽卿在總商會的資格已經無人能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