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調教貞觀

第一百八十二章 如春風拂面般愚蠢

調教貞觀 獨居者 2511 2024-01-31 01:15

  聰明的人,要是沒有屬于自己自己的消息網,就等于閉門造車罷了,在怎麼天才的人,也有耳目失聰的時候。

  這也為何會有結黨營私之事出現。

  耳聰目明才是王道,才能在這個世道上安然無恙的生存下來。

  無論有多麼的聰明,喪失了消息的來源,就會對于眼前的事情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一步錯步步錯,終究是慢慢的向着深淵踏進。

  不過,趙統也深刻的明白,這種事情急不來,應當徐徐圖之,最終就會發展成一棵蒼天大樹,就如同當年張成兄弟二人在暗中養着曾雄一行數千人的賊匪。

  悄無聲息的!

  根本就查不到根底的。

  趙統所想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朝堂之上,權乃是立身之本,同樣的也是取禍之道。

  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一般,能殺人,同時也能殺己。

  雖未深刻的觸及到這個圈子,但其中潛藏的危險,趙統心中了然。

  他與朝堂上的諸公,關系看似不錯,但這是在沒有觸及到他們的利益之下,二者才能相處的那麼融洽,畢竟一個少年英傑,沒有誰會覺得結交是一個愚蠢的決定。

  況且,這樣的一位少年英傑還是當今的太子陪讀,一旦太子坐上九五之位後,趙統今後的仕途将意味着一帆風順。

  “玉娘,這些時日,府邸中可安靜。

  這數月來,趙統的府邸中可是安靜的有點可怕了,似乎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當然了,趙統也不希望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可武元爽與武元慶兄弟二人可不是這般的好脾氣,就連他們的父親武士護這數月也就這樣沉溺了下來,不在有任何的消息。

  這可不像是武士護的性格!

  甚至可以說,這不符合天下士族的性格,凡是有點身份有點地位的,受到這樣的屈辱,都應該奮起反抗的,不然今後算是在圈子中不好混了。

  尤其是武士護這樣乃是一個國公,更看重的就是面子了。

  現在倒好了,面子裡子都丢的一幹二淨,還沒有把場子給找回來,到底是武士護認命了,自個都覺得自己今後在長安城的貴族圈中不用混下去。

  甚至可以考慮更危險的一點...

  打個比方說...

  武士護暗地裡面準備,準備着給他趙統緻命一擊。

  又或者說,現在武士護的心思并不在這上面,有什麼更誘人的東西,吸引他的注意力,讓他一時間忘記了與他的仇怨...

  “囡兒倒是越發的精神了,不過這孩子....”

  聞言,玉娘倒是如實回答了,她倒是沒有想到就在那短短的時間内,趙統會考慮到那麼多的東西出來。

  見玉娘面露猶豫之色,趙統便有點好奇看着玉娘。

  難不成,這武媚娘小小的年紀就展露妖孽的資質不成。

  趙統心中起了疑...

  千古一帝!

  其實這四個字用在武則天身上完全也不過分,自三皇五帝之後,大禹立了夏朝後,又有那個女子稱帝,除了一個武則天之外!

  無論是心智還是手段都堪稱是妖孽級别的人物。

  搞出一些幺蛾子的事情來,趙統一點都不懷疑。

  “夫君,囡兒不像是一個三四歲的女娃娃,反倒是...反倒是....”

  “反倒是像一個小大人?

  見玉娘支支吾吾的沒有把一句話給說完整,趙統直接給其補上。

  “嗯。

  玉娘重重的點頭,一個隻有三四歲的女娃娃按理來說應該是那種天真無邪,不谙世事的樣子,但武媚娘給她的感覺卻是完全的不同,就如同趙統所言的那樣,就像是一個小大人來。

  雖然說不出來什麼驚人之語,但做事小心翼翼,甚至可以說是小心過頭了。

  童心?

  就變成了一個笑話。

  玉娘有點擔心這樣下去,武媚娘會不得了...

  “無憂,玉娘這裡隻是她的一個庇身之所,什麼時候她想要走了,随時都可以離去,操那麼多心作甚。

  趙統搖頭一笑,眼睛的餘角悄悄的向着門外瞥了一眼,當即又收了回來。

  “隻是夫君,這樣放着不管,真的好嗎?

  一抹憂色從玉娘的臉上一閃而過。

  “這就看你了。

  其實這件事情的選擇權完全在玉娘的手上,趙統并不會去阻止,也不會去讓玉娘與武媚娘打好關系之類的...

  所有的一切,其實順其自然就好,他當下就隻是要讓武媚娘安心的在趙府渡過一些時日即可,等什麼時候武士護想起來自己還有這個女兒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找上門,屆時就是要看武媚娘個人的意願。

  倘若她願意走,趙統并不會去挽留,倘若她不願意,說不得趙統就要争上一争。

  “家主,外面有人送了一封信。

  趙沖倏然出現在書房門口,恭敬道。

  “拿上來。

  “諾。

  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來,趙沖交遞到趙統的手上,立即拆開信件,趙統逐字逐行的把全部的内容看完,随之掀開還在點着火的燈籠的燈罩,把信往裡面一扔,直接化成了一堆灰燼,随之風一吹,帶着零星的火光飄蕩在書房中。

  “果不其然啊...到底該說是魄力大,還是說愚不可及..愚不可及....”

  趙統搖頭晃腦的,臉上的笑意絲毫掩藏不住。

  這封信乃是曾雄送來,其中寫着的内容,無非就是關乎于書齋的事情,其中把朝中有哪些權貴曾與他麾下的人接觸過,一五一十的記錄了下來。

  滿朝的新貴!

  能算上國公一流的,竟然隻有應國公武士護出手了!

  其餘的,皆冷眼旁觀,似乎一點都不放在心上。

  至于五姓七望,導緻清河崔家最初的時候勢頭最大,到現在卻是啥聲音都都沒有,這一點倒是在趙統的意料之中。

  畢竟皿脈關系就算是死也斷不了...

  人之常情的事情,又何必感到意外...

  “滿朝的衮衮諸公,都是聰明人,反倒是....”

  趙統搖頭一笑,嘴角微微的一揚,露出嘲諷的意味。

  都自诩是聰明人,但在最關鍵的時候,真正的聰明人又有幾個?

  利令智昏者,焉敢稱智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