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帶着工廠到大明

第八十章 應諾

帶着工廠到大明 侯門女婿 2512 2024-01-31 01:14

  張震的簡短話語,就敲定了日後全球第一大學的最初班底,此時遠在北美的哈佛大學成立不過五年,前世的第一名牌大學,還在模仿牛津劍橋,在為教育經費和生員苦苦掙紮。

  這建校時間對一所大學來說,不過是曆史是名聲,最終衡量的,還是學術的氛圍,以及師生在校内校外對全世界的貢獻。

  此時的大明還是當世第一強國,論富饒,遠不是美洲大陸那殖民地可比的,就是全歐洲綁在一起都比不上,所欠缺的,是一顆近代教育的種子,以及一位堅決扶植和推行的王者。

  待到這種子生根發芽,就像後世的名牌大學一樣,總會有人慕名而來,甚至不遠萬裡的打破腦袋往裡面擠,一旦有了該大學的文憑,那就是魚躍龍門,麻雀變鳳凰。

  雖然比較有功利性,對一所大學來說,卻是一個良性循環裡最重要的一環。

  就像儒家,想要當官,必須通過科舉,這才有了儒家超然的地位,若是張震真個定下自己治下的地盤的官員必須有個文憑,這華夏帝國學院,想不火都難。

  劉氏雖不是出身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卻也是知書達禮,若是張震不說這學院之事,她每日洗衣做飯,收拾家業,管管莊戶,倒也甘之如饴。

  聞聽這學院之事,頓時心動。

  誰讓她最知張震底細呢,主公手下除了疍族就是佃戶,這些漢子會寫自己大名的都少,大戰迫在眉睫,除去應對大明的必要人手,主公就沒幾個可用之人,難得主公用到自己,劉氏哪會猶豫。

  更重要的是,自家兩口子對主公的幫助越大,相信主公會對女兒越好,将心比心不是?

  至于出名,劉氏倒是不怎麼在意,隻要自家男人和這寶貝女婿安好,女人圖的不就是這個?

  張震還未吃飯呢,待劉氏應下,點點頭去隔壁老楊家,将那小丫頭抱來,與周晴和劉氏湊了一桌,十來個随行的親衛一桌,衆人将張黃河動筷有限的那一桌子飯菜分吃了。

  席間張震也簡單的問過周晴以往所學,算是考校,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在于,這花魁雖善書好幾種字體,卻不會破體字。

  反正老楊所會的破體字與後世的簡體字有些出入,看來隻能一并教了。

  簡單吃過午飯,将那蘭兒丫頭的小腳丫細心看過,拿捏幾下,見小丫頭咬緊牙關,汗珠都下來了也不叫疼,張震更覺心疼。

  可惜這個已經是傷筋動骨了,最是急不得,張震吩咐劉氏和周晴多準備熱水,給這小丫頭先泡腳活皿。

  走在村中大街上,家家戶戶炊煙升騰,多是在為投降來的義軍準備吃食,饅頭的清香在各處彌漫。

  看着一路上人們臉上的喜色,張震心中欣慰,含笑回應那見禮磕頭的莊戶,出了村子,冷不丁的向身後人問道:“那義軍使者還好吧?

  馬上就有知情的回道:“主公,那人還在村頭關着呢。

  “嗯。
”張震點點頭随口道:“再關他一天磨磨性子也好。

  一路無話,到了鎮上,早有等待的手下報上,老夏在巡檢司候着了。

  行走在鎮上,人們的眼神裡多了幾分懼意,僅這午前午後,簡直就是天差地别,再無人敢與張震對視。

  張震心中苦笑,卻也不以為意,看來老夏此去是見皿了,暫時害怕也好,害怕了才能更安分,有利于局面的穩定,對自己是利大于弊,恩威并施總要一步步來不是?
并且還要分清施行的對象。

  聽到老夏在巡檢司等着,張震想了下,還是決定先去集市上轉轉,為的,是去年那一句承諾。

  本來麼,這集市就是午前熱鬧,到了晌午基本上就散集了,加上适逢造反這事,除非是等着銀錢度用和等着米面下鍋的,今個趕集的也少。

  偏偏就有這麼一群人,忍着炎熱忍着饑餓,就這麼眼巴巴的等着,哪怕已過了午時,哪怕聽知了文聖米面店的事,依舊守在集頭草市上。

  一見張震現身,等待的衆人是喜憂參半。

  喜得是苦熬了大半年,這張爺果然守信,今個還真來了。

  憂的是,人家都造反了,最需要的肯定是兵将,還能需要佃戶?

  畢竟未到絕境,想投奔張震跟着當兵造反的不多,還是抱了種地養家,能有個九石十石收成就燒高香的念頭。

  見張震過來,在路正中站定,人們自覺聚攏。

  看着眼前三百多漢子,能來這麼多,張震還是相當滿意的。

  “很高興大家夥今個能來!
假以時日,衆位自會慶幸今日舉動。
”張震含笑點頭肯定,接着又道:“很明顯,我張震造反了,想必大夥也知道了。

  這正是衆人糾結的一點,若是沒有造反,有張震這等糧食未收,先給用度的東家,真是人生一大幸事,這是多麼讓人安心啊!
更不要說那莊稼玩命的長,更是産出了十一石糧食這驚世駭俗的産量。

  可惜這準東家造反了,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說及造反,畢竟是窮苦百姓,無人敢接話,場面為之一靜。

  張震不以為意,笑道:“你我是為去年那話而來,如今情勢與年前大有出入,有幾般事要說與大家夥聽。

  這是醜話說在前頭嗎?
聽到那情勢大有出入,衆人大多神色一緊。

  “咱們先說好事!
”張震欣慰的說道:“其一,牛逢春地裡的收成大家聽說了,那方石頭大家應該還熟吧?
雖然石頭的麥子要排到明後天才收,不過照我估計,是有望上十二石的!

  “其二,我張震不缺銀錢,八十戶佃戶的收成怎也有兩千石,這都是良種,若是沒有外人兌換,我肯定要兌一些作為種子,再加上抽成八成也有三四千斤,今年的良種是不缺的,但有田地,定會廣加種植!

  張震先說牛逢春和方石頭,有了榜樣好讓人們有個盼頭。

  事實上衆人今個能在這裡,牛逢春地裡的麥子産量起了決定性的影響力。

  而張震對方玉的信心也不是白來的,要知道牛逢春的地裡還有雜麥,方玉和遊二毛的地裡可都是純種,産量想不高點都難。

  再說種子,一句幾千石,還是良種,有了榜樣在前,誰能不信?

  衆人認定張震說這是良種還是東家謙虛,這逆天的産量,就算說是絕世良種,這世上還有人敢說半個不字?
就是皇帝老兒也不敢吧!

  見衆人眼神熱切,張震話鋒一轉,歎道:“說了好事,咱們再說說壞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