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帶着工廠到大明

帶着工廠到大明 第八十四章 蝴蝶效應

帶着工廠到大明 侯門女婿 2444 2024-02-19 01:51

  就明末這局勢,均田免賦就是一把雙刃劍,更是一句忽悠老百姓的空話,就憑他李自成,就算是他奪得了天下,也不過是下一個崇祯,根本不可能完成。

  這也不是張震妄自揣測,想他李自成拿下京城後,在與清兵首戰,山海關附近的一片石戰役中,一邊倒的潰敗,敗了不說,七天之後就退回京城,次日稱帝,再次日就退出京師西行,還不是想要偏安一隅做個土皇帝。

  不思整兵堅守,又是稱帝又是退避,所為的,還不是保住既得利益?

  如此作為,要是能将均田免賦推行到底,那就見鬼了。

  這就如同儒家興盛上千年,全在朝廷這既得利益者需要一個手段奴役百姓。

  孔家一面向大明老朱家表忠心,一面在李自成遠在河南道的時候就派人獻表歌功頌德,然後清軍入關之後再次卑躬屈膝,為的就是那衍聖公的利益。

  而事實上,李自成欣然接受,清廷也大加封賞,就是那袁大總統也受過一樣的吹捧,就算是号稱三民的民國,孔家也是地位超然。

  必須要承認,儒道是全球曆史上維護既得利益者最有效的手段,是經過上千年的考驗的,沒有之一。

  如果沒有西方列強和小鬼子一次次的入侵,這華夏大地哪怕再過一千年甚至幾千年,不過是儒家的一次又一次的輪回,是掌權者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更替。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世界,窮苦百姓根本沒有上升渠道,隻能是豬羊一般,受剝削壓榨的存在。

  後世那句‘最終我們都活成自己最讨厭的樣子’,也許有些人能活成那樣,也許很多人還做不到,但是在這樣的儒家世界,根本不存在。

  結黨營私可不是鬧着玩的,東林黨閹黨之勢大,連皇帝都無可奈何,根本就殺之不盡。

  而張震,更像是蝴蝶效應裡的那隻蝴蝶,造反之前的影響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昨日造反,這才是真正的煽動了翅膀。

  隻等日後掀起一場席卷天下的風暴,将一切吸皿鬼寄生蟲般的既得利益者掀翻,讓他們萬劫不複。

  穿越過來不久,張震就清楚的知道,李自成還沒打出均田免賦的旗号。

  張震之所以沒搶先用了,一來是自己沒有可信的班底,用了這均田免賦有太多的不可控的未知數。

  二來麼,他确實将這均田免賦看做一把雙刃劍,還是弊大于利的。

  就像後世那歌詞裡唱的:

  有多少人為了眼前放棄自己的明天?

  有多少人為了明天又在扼殺今天?

  有多少人為了今天寄生給了欺騙?

  又有多少人欺騙隻為換取一絲尊嚴?

  有多少人為了尊嚴卻活在别人胯下?

  有多少人活在胯下隻為養活一家?

  有多少人為了一家老小四海為家?

  又有多少人漂泊日夜思念朋友和爸媽?

  有多少人指手畫腳的給别人講着道理?

  有多少人講完道理自己卻不講道義?

  有多少人紋着道義卻出賣自己的兄弟?

  有多少人從你的兄弟變成了你的兇器?

  有多少人付出總是很難得到回報?

  有多少人面對鏡子流着眼淚微笑?

  有多少人笑着在暴雨中瘋狂的奔跑?

  有多少人為了名利戴上了冰涼的手铐?

  有多少人為了苟活背叛了最初的理想?
但堅持了理想的卻又混不到車房?

  有多少人為了車房要還一輩子外賬?
他還了外賬也是拆了東牆補上了西牆。

  有多少人的婚姻沒有出現過裂縫?
嘴上罵着小三自己卻破壞别人的家庭。

  有多少的親朋好友被錢給逼瘋?
他卻無動于衷的在夜總會裡搖晃着篩盅。

  有多少的通訊設備安裝了無數的功能,但總是和最親最近的人無法溝通。

  有多少人多少事兒其實我們都懂?
但懂得太多最後智商變成了狗熊。

  (PS:歌詞摘錄自《機器靈砍菜刀》挺有感觸的一首歌,有興趣的聽一耳朵吧。

  莫名其妙的穿越到這明末,坐擁後世科技和政權交替幾百年的見識,加上工業園這個逆天後盾,成為全球最有權勢的男人不難,張震完全有能力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也有能力取長補短,将華夏打造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想想那墨西哥邊境幾千人集體渡河也要偷渡到老美那邊,向往着綠卡,全球人都向往着西歐北歐的生活,一個國家的公正,甚至接近公正,上升渠道的公平性,努力和收獲能不能成正比,個人權益有沒有保障,是不是老有所依,群衆的眼光是雪亮的,是任何抹黑的言語不能抹殺的了的。

  哪怕是死!
張震也不想成為儒家的下一個輪回。

  看着眼前的衆商人地主,張震坦然道:“這均田免賦有利有弊,張震也知諸位大多是辛苦積攢下的家業,自然不能像他李自成一般,不分青紅皂白的将富戶一棍子全打倒,殺絕的!

  沉吟一下張震笑道:“暫時先這樣,五十畝以内的隻要不涉及巧取豪奪,沒有靠饑荒發國難财借機購置的,還歸各家所有,五十畝以上的,在甄别之後,多少要收回一些,這個比例老夏來斟酌拿捏,總之,不讓諸位良善人家那世代的努力白費,也不能讓地就這麼荒着,把窮人都給餓死了吧?

  張震說着,大多數商家地主都松了口氣。

  受限于南陽這特殊的運河商家争競之地,田地的買賣少有巧取豪奪的,在田地方面想發國難财也難,衆人田地的來曆大多清白,又兼五十畝以下的居多,張震這話一出,在他們看來就是金口玉言,不但沒有殺身之危,家業也保住了,能不松口氣麼?
大多數在心裡都謝天謝地了。

  衆人喜形于色,張震也不以為意。

  想想後世華夏用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養活了全球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那可是十幾億人啊!
單單農民就近十億,每人還能有一兩畝地。

  而當世呢,現在估計連四千萬都不到了,等到自己擊敗大明,八旗,闖王,張獻忠等勢力,能剩下三千萬人就不錯了。

  就算耕地少于後世,平均一下二三十畝還是有的,在農機大興之前,幾十畝地也夠各家各戶忙活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