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時逝春秋

第44章 丨共議大計

時逝春秋 夢亦謙 2702 2024-01-31 01:14

  “玲兒平安無事如此甚好,有勞壯士多費心了,她也是所有王妹中最讓我擔憂的一個,其他王妹都好書文琴瑟,唯獨她偏愛舞劍練武,性格又是那般桀骜不馴,完全不像一個女流之輩。

  勾踐此時故作坦然之色,其是他心裡很清楚玲兒是怎樣的一位女子。

  “我本想讓她呆在師父洞中好生修養,可她偏不聽話獨自一人前來尋我。
但若非她來得及時,恐怕我也命喪黃泉。
當日她幫我解圍脫困救了我一命,而此前她也差點丢了性命。
我倆也算是共同經曆生死磨難之人了。

  “什麼?
玲兒因為何事差點丢了性命?
王妹劍法超群非常人所能比,怎會遭遇此劫?

  勾踐聽到蔣義所提之事,未等他說完便露局促不安之色将其打斷。

  “越王擔心的是,這也是我失職之處,如今生死場景曆曆在目,常人更是難以想象。
當日玲兒身患重病,而我二人卻又遇蛟龍之禍差點成為了蛟龍腹中之餐。

  幸得一位神秘高人相救,我二人才得以脫身。
如今我深深感覺玲兒是我心中無法抹滅的一種責任。
越王,蔣義在此先謝罪。

  話落,蔣義向勾踐失禮道歉後又道:“在下對玲兒可能心生愛意,又知道玲兒乃是越國貴胄,金枝玉葉尊貴之軀令在下難以企及,在下才疏學淺隻敢妄自菲薄,還請越王原諒在下對其傾慕之意,在下并未對玲兒做任何越軌之事。

  勾踐聽後并未責罵蔣義反倒是心中暗笑,這簡直就是出乎意料,沒想到自己的計策進展如此順利。

  他輕聲安慰又關懷備至道:“這完全不能怪你,玲兒天生麗質又綽約多姿,換作任何一男子都會對其産生愛慕之情,隻是她那性格可非尋常男人能夠駕馭。

  玲兒少時便立下誓言曰:不嫁他國王室,非博古通今之略,經天緯地之才而不嫁。
明成你可知她所述之人是誰?

  “在下愚鈍不知,還請越王解釋。

  “此人不正是你蔣明成哉!

我當日早就看出你有此番才能,如今你又深得無名氏高人兵法真傳,将來必定能夠立下不世之功!
玲兒終于是女流之輩,還是要擇一人而嫁,而今你若對她真情真意,你二人便私定終身去吧,我想留也留不住她啊!
哈哈哈!

  勾踐話語剛落便開懷大笑,隻為将自己心中陰謀所蓋,長笑間更細觀蔣義神色。

  蔣義聽後心中矛盾不已,即是忻悅不已卻又盡顯尴尬,他不知自己怎會對那刁蠻任性的公主産生情愫,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兩人談到玲兒這個話題,蔣義卻把此行目的一時給忘卻了。

  一旁的範蠡見二人相談甚歡好似身在越宮之中,卻忘了亡國的痛楚,又見蔣義如此輕易愛上一個心不可測的越國公主。
此時此刻隻有他無法高興起來,随後又故意發出“咳咳”兩聲才止住二人的談話。

  然後範蠡又說道:“明成,夷光已來到吳都城你可知曉?

  “此話當真?
賢兄為何得知此事!

”蔣義忽然聽聞有西施的消息,一時間又緊張萬分。

  “夷光與一位叫‘鄭旦’的女子被吳國士兵帶到了吳都城,夫差見二人國色天香風華絕代,欲将她們納為王妃。
就在這幾日便會舉行大婚,明成,你切不要忘了夷光對你的情意!

  範蠡以為蔣義對玲兒産生感情而忘卻了西施,他卻不知西施在蔣義心中的地位比玲兒更為重要。

  蔣義聽範蠡說完此話,切膚之痛難以忍受。
先前自己坊間聽到傳聞後而猜測是否為西施,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為何如此之快!
不是說要幾年之後才會發生此事嗎!

難道曆史真的為此改變了?
”蔣義此刻頹喪至極,除了自責之外更多的卻是恐懼。
他根本完全不會想到自己算好的曆史進程卻變化如此之大。

  “明成,你如今需要更冷靜,夷光并非徒有其表之人。
昔日我救她之時見她貌若天仙傾國傾城,将來必定能為我越國所用,便飾以羅榖,教以容步,學有一年其有所成,真是巾帼不讓須眉。

  範蠡贊歎一番後又道:“後來我發現你對夷光心生情愫,便打消了将其派去吳國的念頭!
而今她卻還是來到了吳國,你現在若想救她難如登天,甚至等于就是去送死!
相信夷光自有打算。
為今之計就是要讓越國複國!
明成,越王有很重要的事要交代你!

  說完,範蠡又向外面四周仔細觀察了下,見沒有人在那又對勾踐作了一個暗示。

  而蔣義此刻由于西施之事在那獨自一人絕望與悲傷,一時間無法緩過來。

  勾踐此時鄭重其事地對蔣義說道:“壯士,我知道因為夷光的事讓你痛苦萬分,但一切以大局為重,我相信你是一個以重任為己任之人,從我當日托付玲兒給你那件事情便已看出。
此次任務繁重,你可以選擇不接受,因為我也知道你也甚是為難,要不寡人還是交予别人吧....”

  蔣義見勾踐對自己能力有所懷疑,争強好勝的他一下子回過神來說道:“越王有何事盡管吩咐吧!
若是傾盡在下全力能做到的,在下定當竭盡全力去完成!

  “其實我本次想叫你與玲兒一同回到越國,當日投降之時我讓宮中之人将公子與夷藏于密室之中,此次我是想讓你幫與夷打理越國政務,具體如何行事範大夫會告知于你。

  此次任重道遠,壯士若能接受便是我越國之福,将來越國複國之日,我定當封你為大将軍!

  當然壯士也可以不接受我這不情之請,畢竟越國如今已亡,我也淪為階下囚,是否能複國亦是未知定數,唉~!

  勾踐話畢,落下憂國憂民的淚水,掩面擦拭之時卻又用餘光觀察蔣義一舉一動。

  蔣義聽後沉思良久,此事讓他感到猶如千斤重擔壓在肩上,這事關乎曆史發展以及越國所有蒼生。

  若蔣義有能力去做好,那就是順應天命回歸曆史發展軌迹。
若他沒做好甚至将越國敗光,那真可謂是逆天而行。

  勾踐卻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雖然與蔣義認識不久,但他卻能無條件信任蔣義

  讓他去輔佐公子與夷,他沒有任何理由去拒絕。

  蔣義思索之後終于答應了勾踐之請,勾踐又讓範蠡交予一些治國之道以及複仇之計。

  待所有事情都交代完後,勾踐又讓其餘囚奴将蔣義身上枷鎖去除,為了躲避獄卒的察覺,所有人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行事。

  終于他脫去枷鎖不再受束縛,勾踐又告知其吳國獄卒換崗交接的時間與可逃亡的小路。
蔣義聽後心領神會與衆人施禮道别,随後逃亡消逝于這漆黑之夜。

  原來勾踐範蠡早就找出逃亡的小道,但這根本就于事無補,即使二人逃出吳國又能如何?
如今越國處處都是吳國的駐軍,越國一切青銅之物皆被吳國收去,連反擊的餘地都沒有。
反倒是徒增夫差殺死勾踐的借口而已。

  蔣義天真的以為勾踐真心撮合他與玲兒,又信任自己能力去治理越國,或許一切都言之過早。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