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鐵血天驕

208舉薦樂凱

鐵血天驕 我的傷心誰做主 2401 2024-01-31 01:14

  王敦按照高飛的建議,先在武昌城裡建立了一座聚賢閣,顧名思義,就是廣聚天下賢才的意思。

  聚賢閣并非新建,而是對城中一處建築的改造,這座建築是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所建,是負責軍事瞭望的樓台,也是武昌城中最高的一處建築。
但随着晉朝一統天下,這座樓台便失去了軍事意義,逐漸成為了官商行旅到此觀賞武昌風景的樓台。

  其實,這座樓台,就是後世的黃鶴樓,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叫黃鶴樓,隻是被稱為瞭望台。
而且,這座樓台也并不是後世矗立在武漢的黃鶴樓,而是最原始的一座樓台,從外觀上看,這座樓台四四方方的,就像是一座烽火台。

  後世的黃鶴樓,是近代所建,與三國時期的原型相去甚遠,而且中間經過上千年的戰争洗禮,原始的樓台幾經風雨,多次被各個朝代翻修或者重建。

  高飛将聚賢閣的地址就選在了這座樓台上,依靠這座樓台進行改建,準備将這裡打造成為一座聚集天下名士的文化會館。

  王敦對于高飛的這一個提議非常贊同,帶着屬官,和高飛一起去商議建立聚賢閣的辦法。

  王敦和高飛站在瞭望台上,居高臨下,不僅可以俯瞰整個武昌城,還可以眺望長江兩岸,視野足夠開闊。

  “賢侄,你可知道,為什麼伯父會選擇武昌作為駐地嗎?
”王敦一邊眺望着景色,一邊問道。

  高飛搖了搖頭。

  王敦道:“武昌依山傍水,這裡地理位置十分的險要,武昌城是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所建,東吳的基業,也是從這座城池走出去的,當時的武昌,是東吳的政治、軍事中心……”

  高飛聽王敦這麼一說,好奇的問道:“伯父,東吳的政治、軍事中心不應該是在建康嘛?
建康才是東吳的都城吧?

  王敦笑道:“你說的沒錯,建康以前叫建邺,确實是東吳的都城,不過,東吳真正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卻在這裡,武昌城。

  高飛用一種十分迷茫的眼神望着王敦,不太明白。

  王敦于是解釋道:“孫權稱帝時,武昌就是東吳的都城,至于建邺嘛,那是後來遷過去的。
孫權遷都建邺之後,武昌的地位仍然沒有下降,而是繼續作為都城使用,每年孫權都會來武昌待上很長一段時間,可以說,孫權在建邺的時間,還不及在武昌的十分之一。
東吳的曆代皇帝,自孫權之後,才一直住在建邺的,而且東吳的曆代的大都督,也都駐在武昌,所以,武昌才是東吳真正的政治和軍事中心。

  高飛聽完王敦的話後,算是對東吳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就像是受到了許多教誨一樣,道:“原來如此。

  王敦接着說道:“春秋戰國的時候,武昌這個地方被稱為夏,是封君夏侯的駐地。
而夏,又是曆史上第一個王朝,所以,伯父覺得武昌是龍興之地……”

  高飛聽王敦這麼一說,似乎已經懂了,王敦一直有反叛自立之心,原來就是這樣來的。

  這時,一個文官打扮的人從瞭望台下面走了上來,直接走到王敦的身邊,畢恭畢敬的拜道:“下官樂凱,拜見大将軍!

  聽到樂凱的名字時,高飛下意識的擡起頭看了樂凱一眼,但見樂凱身高七尺有餘,面容清秀,下颌上挂着一部青須,大概隻有三十幾歲,看上去也十分的儒雅。

  王敦道:“樂太守無需多禮。

  樂凱道:“不知道大将軍傳喚下官,所為何事?

  王敦道:“我想修建一座聚賢閣,就以這座瞭望台為原型,将周圍三裡的地方全部納入聚賢閣的範圍,修建樓台亭榭。
你是武昌郡的太守,是本地的父母官,我準備把這件事交給你去做,不知道樂太守意下如何?

  樂凱道:“下官感謝大将軍對下官的信任,隻是這修建樓台亭榭一事,是大興土木之事,難免會費時費力費錢,府庫中錢銀有限,隻怕無法修建!

  王敦道:“樂太守大可放心,修建聚賢閣所有的一切花費,都不從你的府庫中出,而是本将軍出資,樂太守隻管替本将軍監管即可。

  樂凱聽王敦這麼一說,便放心了許多,當即說道:“大将軍,不是下官不願意出錢,實在是府庫中的錢銀不足,而且這些錢銀若要動用的話,需要上奏朝廷,下官隻是……”

  “樂太守!
本将軍都已經說過了,這些錢由本将軍出,你隻負責監管就行。
其他的你就不用解釋了,你的為人,難道本将軍還不知道嗎?
”王敦打斷了樂凱的話。

  樂凱于是道:“大将軍如此信任下官,下官實在感激不盡!

  “樂太守,你錯了,要感激的話,就感激我的這個好侄兒吧,是他在本将軍面前極力推薦的你。
”王敦指着高飛說道。

  樂凱一臉的詫異,看了高飛一眼,見高飛竟然隻是個五歲的孩子。
他今天是第一次和高飛見面,但高飛的名字他卻早有耳聞,那首《出塞》詩,早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神童王羽的名字也已經傳開了。

  但是,樂凱一直以為高飛能做出這樣的詩句,至少也是十歲以上,沒想到今日一見,卻隻有五歲。

  但不管怎麼樣,樂凱還是要感謝高飛的,于是便朝着高飛拜道:“多謝公子舉薦。

  高飛笑道:“樂太守不必謝我,若非樂太守有一身才華,就算我怎麼舉薦,伯父也不會重用的。

  “樂太守,下午的時候,我的屬官會去太守府和你具體商議如何建設聚賢閣一事,所有的花費,你們大概算出來,我讓人先送到你的府上,由你全權負責建設聚賢閣一事。
”王敦道。

  樂凱聽王敦這麼一說,心中甚是高興。
他當武昌太守已經差不多有三年了,三年來,因為大将軍王敦一直駐在武昌,加上王敦的勢力早已經在武昌根深蒂固,所以對于樂凱來說,在處理政務上,難免會有些棘手。

  他雖然有才幹,但是卻因為性格問題,不受王敦待見,三年之中,也隻和王敦見過幾次面,今日突然王敦召見他,又要委任他重要的事情,而且還不用花武昌府庫裡的錢,他自然樂意為王敦效勞了。

  樂凱“喏”了一聲,便離開了瞭望台,臨行前,還專門瞥了高飛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的感激之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