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科技大唐

第三章

科技大唐 第79号 2293 2024-01-31 01:14

  第三章

  第二日一早,當刺史發現長孫澹離開的時候,長孫澹一行早已上了前往嶽州的船了。

  不論是王梓欣還是蕭芷晴都是第一次乘船趕路。
以前王梓欣倒還在洛陽前往太原的時候坐過渡船,可是這蕭芷晴可以說基本上連船是什麼樣子都還是第一次見,這漢江渡口上的渡船其實基本上是不能稱之為船的。

  盡管出了三峽的長江水勢還算是平穩,可是這彎折的河道還是讓第一次坐船的二女吃盡了苦頭,長孫澹勉強算是适應了,雖然臉色有些發白,總歸是沒有當場出醜。

  這裡兩岸均是平原地帶,長江到了這裡就像是調皮的孩子進入了沙堆上一樣,随意而又肆意的流淌着,河道也是草原上那般的九曲十八彎。

  船隻大體上沿着東南方向時停時走的行走了幾日,就折入了洞庭湖,刹那間原本還覺得寬闊的江面立時就覺得有些窄了。

  八百裡洞庭不是随便說說而已的,這氣蒸雲夢澤的氣勢确實可以讓人覺得自己是渺小而又微不足道的。

  嶽陽城近了,作為一座湖邊的大城,嶽陽确實有着無比的潛力。
嶽陽這幾年來作為新的造船中心和重要的物資聚散地,這裡的變化可以說是天翻地覆的。

  還沒有進嶽陽城,就已經可以看見這洞庭湖邊上一排大大小小的造船廠,其中一個有着龍門吊的無疑就是武元慶經營的了。

  快到碼頭的時候,長孫澹就已經發現了武元慶的身影。

  “見過武兄。
”長孫澹爽快的說到。

  武元慶倒是沒有什麼感覺,隻是說道:“你說好的三年,這都幾年了?

  長孫澹認真端詳了武元慶的樣子,和六年前剛剛在利州見面時有些不一樣了,原本白淨的面龐已經被曬成了古銅色,身體也明顯的結實了許多,臉上的線條也比以前要堅硬許多了。
歲月留給武元慶的變化實在是有些大了。

  “恕罪恕罪啊,這實在是有事脫不開身,就這次出來還是我費盡了力氣才逃難似的逃出來的。
”長孫澹隻好打着哈哈,說着一早就準備好的理由。

  看來這犯了錯還是不要臨時找理由,最好是犯錯的同時就把借口和理由一并想好的好。

  其實這長孫澹說的倒也是真的,原本長孫澹還是處于禁足期,更何況這還剛剛去了一個郡主,這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出來混日子的。

  不過這事在人為,凡事都有例外嘛。

  這個關鍵就在于小胖子李泰了,就在長孫澹成婚後不久,按照長孫澹提供的思路和方法,這小胖子居然在基本上當甩手掌櫃的情況下将這《括地志》給編撰了出來。
不過和曆史上李泰要再過幾年才開始編撰的《括地志》有些不同,這版的《括地志》按照長孫澹的意思,并沒有添加太多過于機密的東西。

  當小胖子把這東西先給李二陛下的時候,李二陛下就随口問道:你想要什麼獎賞。

  小胖子沒有絲毫猶豫的說:長孫澹那小子一天到晚的窩在家裡,都快要浪費了,聽說他很想去南方……

  小胖子巴拉巴拉一大堆的理由,整的李二陛下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禁足的原因不是長孫澹犯了事沒事情,而是為了維護他的安全以及讓長孫澹逐漸離開因為這造紙術和印刷術興起而導緻的一些列變故的漩渦之中,這到南方和這并不矛盾。

  同時,處于對自己強大的自信,李二陛下也不認為長孫澹真能整出什麼幺蛾子來。
看似長孫澹的勢力已經很是龐大了,通過酒樓、茶莊建立起來的情報網絡已經吸金的能力自然不可小觑,可是這些東西在李二陛下的眼裡隻不過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一般不可一擊。

  長孫澹知道李二陛下肯定會摻沙子,但是他遠遠不知道李二陛下到底摻雜了多少的沙子。
這也算是李二陛下的無心插柳的傑作吧,目前百騎司所掌握的情報中,有大約四成都是通過長孫澹那裡獲得的,甚至有些連長孫澹都不知道。

  這算是長孫澹的悲哀,或許也是長孫澹的幸運。

  “行了,不說了,嶽陽樓,今兒個不談國事,先給你接風洗塵。
”武元慶倒也不在意這些事情,他也知道很多事情是不由人的。
經曆了這麼多,也成長了很多,說話的方式都有些變了。

  “好好。
”長孫澹隻是說了兩個“好”字。
轉身吩咐了一下王鐵膽和張忠,就和武元慶走了。

  此時的嶽陽還叫做巴陵,“嶽陽”兩字也是出自于南朝的詩句。
所以這嶽陽樓自然也就是長孫澹的主意了。

  沿着碼頭不遠就是城門,由于這城池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臨湖的一面早已被開發了出來,這嶽陽樓自然是靠着湖邊的。

  本來的嶽陽樓是木結構的,特别是這四根楠木的柱子和獨特的盔頂結構獨具特色。
不過這些在長孫澹的眼裡自然是不會再次出現了。

  作為一家酒店,而且是注定生意會很火爆的酒店來說,明顯這磚混結構的會更加的結實一些,施工難度和周期也會小上很多。
至于後世會不會有人罵他,這個在長孫澹看來根本就不是問題。

  進的酒樓,這裡自然已經等候了一批此地重要的官紳,刺史也是要來的,不過很明顯雖然長孫澹的名聲很響亮,可是這位刺史卻是不打算給長孫澹太多的臉面,這自然是要最後一個到場的。

  這既然酒樓都搞了出來,為了方便公款吃喝的包廂自然也是标準配置了。
這嶽陽樓最大的包間裡算得上是人聲鼎沸。
作為一個重要的運輸節點,這裡的士紳們最重要的财路就是造船和物流。

  自從武元慶來到了這裡,對于新來的競争對手原本還有些抵制的本地士紳們漸漸的發現,這裡的盤子居然越來越大,能掙到的錢是越來越多,這自然而然的也就成為了本地最受歡迎的人物之一。

  這些士紳很明顯都是沖着長孫澹來的,他們實在是有些好奇,這一個不滿二十歲的人到底是如何創造這個奇迹的。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