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科技大唐

第三章 大發展

科技大唐 第79号 2400 2024-01-31 01:14

  第三章大發展

  等着旨意的長孫澹過了快一年才算是等來了旨意,卻是兩封。

  第一封是關于封地的事情。
長孫澹的封号不變,依然為新豐侯,侯府依然是長孫澹的産業,而且這實驗室和圖書館也算是名義上長孫澹的産業,隻是封地被全部取消了。
封地按照一比二百的比例置換大島以及附近島嶼上的土地。

  這樣一換算的話,長孫澹理論上是擁有這裡的土地的面積大概有二十萬畝左右。
折合下來估計有個一百多平方公裡。
要是長孫澹願意的話,弄個小島是完全夠了。

  不過長孫澹肯定不會這樣使用的。

  在離着金山不遠的地方,長孫澹圈了大約有一千畝的土地就算完事。
在這裡打算種些糧食作物,說白了也就是水稻。
金山要想發展,第一步就需要養活自己。
茫茫大海上目前來看運送糧食是一件很劃不來的事情。
這種子和農夫都一起帶過來了。

  另一封其實嚴格上說來是皇帝給他的信,而不是旨意。
甚至這封信還是以李泰的名義寫的。
信中的内容就涉及到了長孫皇後的死訊。

  對于長孫皇後,長孫澹的心情是極其複雜的。
能夠在曆代賢後中占有一席之地,這長孫皇後的本事自然是有的,加上算是長孫澹的姑母,這些事情使得長孫澹五味雜陳。

  不過鑒于後世那些離别的事情,長孫澹卻是沒有将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對故去的人最好的懷念,就是在他生前盡量不要留下遺憾,而不是等到故去了才嚎啕大哭。
這既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活着的人的尊重。

  随着船隊過來的還有王梓欣和蕭芷晴。
福伯和張嬸卻是說什麼也不願意到海上來,俗話說故土難離。
張忠回家的時候結了婚,是張嬸給張羅的一戶小戶人家的閨女。
張忠卻是沒有帶過來,她需要留在長安照顧福伯。
這讓長孫澹有些過意不去。

  一般來說,有過意不去的地方,大把錢撒出去也就是了,可是從名義上來說,給張忠再多的錢也是長孫澹的,而且這一家三口基本上是不花什麼錢的。

  感歎完了,自然還是該幹什麼繼續幹什麼。

  兩年的時光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在大島這個生機勃勃的地方,一群生機勃勃的人同樣的開始了艱難的創業工作。

  盡管有過一次類似的經曆,可是長孫澹卻覺得這次築城要困難的多,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手不足。
在古代的任何時候,任何國家,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的第一要素就是人口,而且是不管質量隻論數量的那種。

  沒有人這個當然是什麼都幹不了的。
至于說移民的話更是提都不要提。

  大唐初期,人口遠遠沒有飽和,隻要有口吃的,沒有什麼過不下去的,就怕是人離鄉賤。
而且加上傳宗接代的思想,這各家各戶的長房幾乎是不可能出來的。

  所以,盡管長孫澹通過官府發布了好幾次移民的告示,給出的條件也是相當的優厚,可是主動前來也是寥寥無幾。

  于是長孫澹隻好通過姚廉上了一道書。
凡是犯了罪的,如果願意前往大島,就當是坐牢了。
當然凡有嚴重刑事案件的卻不在考慮範圍内。

  就這樣三年來能到這裡來的人口滿打滿算也剛剛達到一萬之數。

  所以,長孫澹下發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多生孩子多砍樹。
隻是這也是一道非常尴尬的命令,因為這裡的性别比例嚴重失調,甚至到了有些水手下了船看到母狗都有想法的地步。

  所以王梓欣帶過來的幾個丫鬟也是早早的都嫁了出去。

  經過三年的努力,成效也是非常顯著的。

  在大島的西南反向發現了一系列的火山島,這島上的火山灰是燒制水泥最為良好的材料,同時肥沃的火山灰也為這裡的人們提供了足夠的食物。

  這個島上已經基本上能夠實現自給自足了。

  這隻是邁出去的第一步。

  城牆的第一部分算是勉強的建設了起來,磚石以及水泥都是就地取材。
給排水也算是做好了。
城市的雛形已經基本上建立了起來。
這已經相當于中原地區比較大一些的州城所在地了。

  香料貿易也逐漸的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采摘、晾曬和運送也都有了一定的章法,這也是金山目前最為重要的經濟來源。

  遠航的船隻已經派出去了,但還沒有回來,滿載着香料、絲綢和瓷器去往中東探路。

  一切的一切都已經走上了正軌。

  “夫君,你說我們的孩子是個男孩好還是女孩好?
”王梓欣托着下巴問道。

  長孫羽已經睡着了,蕭芷晴不斷的壓着蒲扇,不停的趕着蚊子。

  長孫澹躺在搖椅上,眼睛一睜開就能開見整條銀河橫亘于無邊無際的天際。
說道:“女孩好,生個和你一樣漂亮的女孩就更好了。

  “可我卻希望是個男孩,你說我們生個男孩怎麼樣?
”王梓欣問道。

  “好啊,要是個男孩的話我就把武元慶的閨女搶過來做咱的兒媳婦,你看怎麼樣?
”長孫澹笑道。

  “不好,武元慶就不是個好東西,他閨女咱兒子可不敢娶,而且他閨女比咱兒子要大好些了。
”王梓欣卻是不願意了。

  “好好,不娶,不娶……”

  三人絮絮叨叨的說話聲越來越小,漸漸的,長孫澹的鼾聲漸起,卻沒有一個人醒來。

  此時,王梓欣口中“不是好東西”的武元慶正在披星戴月的想着大島金山趕過來。

  白天遇上了大雨,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各船都落了帆,也就無了些時辰,隻好在晚上趕路。
好在這南海的雨來得快去的也快。

  此時的天空中挂滿了繁星,根據李淳風和長孫澹共同發明的指南針、六分儀等航海一起,晚上行船也不是什麼大事。
這些船的船長們對于晚上行船也是駕輕就熟。

  “阿嚏。
”準是長孫澹這小子在我的背後說我的壞話了,我這一天到晚的奔波還不是為了他,可是這小子卻一天到晚的損我,也太不夠意思了,等我到了,我非得好好說他一頓不可,長孫澹如是想着……

  黃帝号在微微起伏的波浪裡穿行着,北風将船速提高到了一個更快的速度。
(未完tt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