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科技大唐

第十四章 應國公

科技大唐 第79号 2244 2024-01-31 01:14

  第十四章應國公

  二人閑談許久,這日頭也是快要西斜了。

  又是一陣爽朗的笑聲傳進了客廳,正如古龍在《長生劍》中寫的那樣,笑是一種武器,可殺人于無形,瞬間将你的防禦大幅削減。

  可對于長孫澹來說,一聽見這樣的笑聲就知道這又有麻煩了。

  武元慶對着長孫澹說:“家父回來了,兄台稍作,我去迎接。

  長孫澹跟着起身,準備迎接着鼎鼎大名的武士彟。
來到這個時代,認識的在史書上留名的人确實不多。
今天一見就是兩,這個可不容易。
盡管史書對武元慶的描述多有不堪,通過剛才的交談才知道這能做曆史上留名的出了晉惠帝而外,似乎沒有一個好相與的。
作為大唐的開國功臣,即使什麼都不談,他的眼光一定是不錯的。

  “六子都長這麼大了,你記得嗎,你曉得時候老夫還摸過你的頭說你小子長大一定是個有出息的。
老夫可就托大叫你一聲賢侄了。
”這小子真是自來熟,也是個人精,長大腹诽着,武士彟大約五十來歲年紀,頭發卻是有些花白了,略胖的臉上流露出一縷仿佛背景伴奏一般的憂慮。

  “小侄拜見伯父。
此次來的匆忙,略帶了些薄禮給伯父,還望伯父不要見笑。
”長孫澹隻得将給自己準備的茶葉拿出來送人,不過這倒也是一個活廣告。

  “唉,賢侄客氣了。
不知此次前來有什麼打算?
”其實今天的這一出全是父子三人商量的。
武士彟出面接待長孫澹這已經算是破天荒了,所以他自然要晚些出面,讓武元慶先探探口風。

  “就是一位同窗相邀,前來遊玩一番,增長些見識,這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嘛!

  “哦,這倒是有趣的緊,不像我家這兩個不成器的東西,就知道一天到晚的胡混。
”武士彟本是商賈,因為太上皇起兵時資助了大批的錢物,這一筆生意确實賺了個盆滿缽滿,對于長孫澹的這句話倒是沒什麼反應。

  武士彟在李淵當皇帝時期混的的确是風生水起,加封工部尚書,盡管是個虛職,可是畢竟也算是一個大佬級别的人物。
随着李世民的登基,武士彟基本就與中央朝廷無關了,盡管這利州都督也是一方封疆大吏,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武士彟卻是開始不得志了,甚至李淵死後不久也病亡,這也許是用一人的性命換取全家的平安,來的一出以退為進。

  現在李淵還健在,武士彟雖然混的比較背,可是畢竟有功于國到還混的不錯,可李淵漸漸的也就照顧不了這些老人手了,這武士彟就尋思着找個能說的上話的,換個山頭,可這山頭卻也不是說換就換的,長孫澹的到來可謂是瞌睡碰上了枕頭,一個庶子來傳話正是恰好。

  “伯父過謙了,慶兄長可謂是滿腹經綸,剛剛和慶兄長的談話就讓小侄受益匪淺。

  “哈哈哈哈,這兩個混球倒也還算争氣,沒給我捅什麼簍子。
”話有些粗俗了,可是卻頭着親切。

  “不知賢侄什麼時候回轉長安啊?
”武士彟沒有必要和長孫澹彎彎繞繞。

  “小侄還不能确定,可能會比較長吧!

  “無妨,這裡有一封信倒是托賢侄轉交給令堂。

  “這個,我可能兩三年都回不去。

  “不妨事的,早晚都一樣,隻是有些日子沒有和你父親見面了,你來了我給稍封問候信過去,免得那老小子說我不地道啊。
”說完,就掏出了一封信,筆迹的墨卻是早幹了,看來寫好已經有幾天了。

  也許,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會有那麼一群人默默的等候着我們的到來。
長孫澹推脫不得,隻好心裡吐槽一下。

  這次會議的議程已經基本完成,與會雙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則,始終在親切友好的氛圍裡完成了會談。
會談過程主要分為上下半場舉行,上半場雙方已扯淡為主題,下半場主隊換人,客隊長孫澹接到了新手任務——送信和任務物品——信一封,任務獎勵未知,任務完成時間盡快。

  就這樣長孫澹在應國公府混了一頓飯,混了個新手任務和物品出了國公府。

  本來武元慶是打算留長孫澹在府上盤桓幾日的,可是自從長孫澹到了唐朝發現不是自己的智商壓制别人,而是被别人經常壓制的時候,就沮喪的決定碰見聽說過名字的人就盡量遠點,起碼他把我賣了需要多跑點路不是。

  出的國公府,長孫澹就準備出利州了。

  這利州本來倒也有很多可以一遊的地方,如已經走過明月峽棧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蒹葭城,還有就是三國時期形成的三百裡古柏長廊等等。

  可是長孫澹這時卻是多一刻都不想留在這裡了,不論好壞這地方都不是什麼久留之地。
俗話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多待一刻就有可能惹上麻煩,更糟糕的是自己沒有那麼好的冤大頭來給自己頂缸,自己一個庶子背負不起這麼些亂七八糟的。

  出的利州城的長孫澹不知道,國公府裡有人在嗎他。

  “什麼,這個混蛋就這麼跑了!
”綠裙姑娘也就是武柔有些出離的憤怒了,不過今天穿的卻是粉色的裙子。

  “哎,估計是被咱爹給吓跑的。
”武元慶說到。
這一幕的出現卻是與曆史有些不吻合了。
據傳因為武士彟死後,武元慶與武元爽虐待武氏母女三人,從目前來看更可能的原因是武士彟死後,武家缺了頂梁柱,加上大靠山李淵也去世了,這武家兄弟為了保住武家的爵位和而采取的自污之策。

  “哎,自從新皇登基以來,爹就惶惶不可終日,現在居然連一個庶子都不搭理我們了。
”藏在史書中的真實卻是這樣的赤裸裸,即使李世民有氣度可以讓他們榮華幾世,可是見慣了飛鳥盡走狗烹的大臣會怎麼認為嗎?

  “哎!
”三人不約而同的歎了一口氣,歎氣的内容卻似乎有些不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