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科技大唐

第二十三章 裝神弄鬼與草船借箭

科技大唐 第79号 2956 2024-01-31 01:14

  太陽不知不覺的又來回的好幾次,蔚藍的天空藍的已經有些讨厭了。

  太陽懶洋洋的挂在天空,照在人身上沒有一絲的熱度。
前幾天的那場雪基本上已經化完了,就是山坡的陰面還可以隐隐約約的看見一些積雪。

  人馬和車轍走過,黑泥已經可以沒過腳背了。

  大軍慢慢悠悠的終是到了這伏俟城上。

  沒有人會想到在這大湖的岸邊,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會建立起這樣的一座城池。

  就長孫澹所觀察的情形,這伏俟城的城牆一面的長度肯定是超過了一公裡之多,有可能是一點五公裡左右。
這樣的城市不能和長安、晉陽等通都大邑相比,可是和府城卻也相距不遠了。

  城牆的高度絕對超過了十米,可能是四丈左右,也就是十二米的高度。
看着這城牆上上居然還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城樓,這城牆的寬度也絕對不會低。

  這幾天一直跟着長孫澹混的段瓒倒抽了一口涼氣:“這裡居然會出現這樣的城牆!

  長孫澹聳了聳肩,說道:“城就在那裡,不大不小;城牆就在那裡,不高不低。

  本來還打算繼續挖苦幾句的長孫澹卻發現這段瓒居然頭也不回的打馬就去了他老爹所在的中軍大帳。

  營地裡一片亂糟糟的樣子。

  不過這城裡卻更是一副亂糟糟的樣子。

  吐谷渾可以說是承平已久,這王城被圍倒是第一次。

  盡管吐谷渾的高層一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可是除了部分貴族一早就逃了出去而外,這惡劣的氣候倒是沒有多少人願意趕遠路。

  普通人總是對于即将到來的危險保持适當的僥幸心态,直到真的發生,才會去後悔為什麼不早點完成。

  伏俟城的城門早就關上了,城牆上也豎滿了各式的旗幟,站滿了兵丁。

  長孫澹真的很想問一句,你們站在城牆上幫我們擋風冷不。
想了想這樣拉仇恨有些過于嚣張,于是也就作罷了。

  為了早日攻下這座城,長孫澹有了一個新的職務:神棍。

  三天後,長孫澹站在這用木料搭起來的大約有二十多米高的一座高台上,身穿一套黑色的道袍,嘴裡振振有詞的念叨:“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其實長孫澹很想換點更拉風的詞語,可是這讓别人聽清就露餡了,不讓别人聽清我費那麼多的力氣去想台詞幹什麼。

  嗯,注意,這真的是台詞,在二十多米高的台子上念的不是台詞是什麼。

  唐軍開始進攻了,毫無例外首先開始的是床弩,接下來是強弓,盾牌兵護送着弩兵前進到距離城牆不遠的地方,也開始了擊發。

  他們的目的不是火力準備,而是壓制城牆上為數不多的吐谷渾人的弓箭手。

  從高台的旁邊緩緩的走出了一輛攻城車,這也是段志玄大軍唯一的一輛攻城車。

  走到城牆根部的時候,裡面裝出來四個人,不停的搬運着一包包的東西――火藥。

  這事情要從三天前大軍剛剛到達伏俟城的時候說起。

  段瓒去的很快,不多時就又回來了。

  神色匆忙的段瓒老遠就沖着長孫澹大聲吼道:“大将軍有令,請新豐縣侯長孫澹前往中軍大營。
”這距離長孫澹大約還有好幾十米,就撥轉了馬頭,向着來路奔去。

  立在長孫澹一側的蕭女俠不樂意了:“臭屁什麼,這麼遠就下命令了,他以為他是誰啊。

  長孫澹苦笑了一下:“他就是命令,現在我還必須去,要不然砍了我腦袋都可以,就連我那個皇姑父都不會多說什麼。

  蕭女俠的雙眼當中滿含這不解,可是長孫澹的馬兒卻已經啟動了。

  長孫澹掀開大帳,發現自己是最晚的一個,先跟着幾位打了個招呼:“拜見大将軍,見過各位将軍。

  段志玄又開始了那張标準的撲克臉,整個人隻有嘴皮上下開合,說道:“長孫侯爺來了,請坐。

  長孫澹明知故問的說:“不知衆位将軍今日集會卻是為何?

  李君羨不等段志玄開口,大大咧咧的說到:“還不是你這伏俟城的事情嘛。
誰想到這裡居然又這麼大的一座城……”梁洛仁瞪了一眼,李君羨立馬不說了。

  恰在此時,段志玄開口了:“今日招大家前來就是來商議一下這攻城的事宜。

  沒有人想到,這軍務會議第一個開口的居然是黃長史:“這《孫子兵法》《謀攻篇》,說: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諸葛亮南伐也有:用兵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說法。
現在我大軍面對堅城,當攻心為佳。

  沒有人接這個話茬,接好了是别人的功勞,接不好出醜的是自己;更何況這黃長史提出正是那種最正确的廢話。

  一般來說,最正确的話都是廢話,比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也想,可是我實在是做不到啊。

  沉默了一陣,隻好開口道:“這攻城是大事,不可馬虎,大家有什麼想法不妨都說說。

  長孫澹等的就是這個機會,說到:“我倒是覺得黃長史這個說法不錯,不過這攻心還是需要些手段的,你們去将長孫旭都尉請來就知道了。

  衆人再等長孫旭過來的時候開了些無傷大雅的玩笑話,這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最近金屋藏嬌的長孫侯爺了。

  長孫旭進來了,長孫澹懷疑這長孫旭的精神多多少少的出了些問題。

  闆着一張臉的長孫旭大聲道:“這次攻擊伏俟城的首功就給我吧。
”還沒有做事情就先說功勞,這樣的情形有兩種,一種是吹牛,一種是兇有成竹;二者的區别在于最後的結果。

  “不知長孫都尉有何意見。
”段志玄問道。
今天老段也算是倒黴,這都幾次下不來台了,關鍵是這還是應該他主導的軍務會議,更要命的是他還不能當場把這火給發洩出來。

  長孫旭的出現意味着火藥第一次投入實戰,這事關重大,能留下來聽并且完善的就隻有三個人:段志玄、長孫澹以及長孫旭。

  所以就出現了剛剛的那一幕。

  這些士卒将火藥放到城牆根下就有慢騰騰的撤了回來,臨走的時候在導火索的頭部撒上了一大灘油。

  剩下的就該長孫澹表演了。

  長孫澹在台上年年有詞一番,直到實在是連他自己都有些煩的時候,而且這根據約定,箭支消耗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将火箭射出去。

  其實想到這個主意完全還是因為這黃長史關于諸葛亮的那番言論。

  長孫澹在等候長孫旭的過程中給大家把這個段子講了出來:瑜嫉亮,欲害之,督亮十日造箭十萬,立軍令,亮允周瑜三日,借子敬船20士30草把千餘,青布避之。
三日,至操營前,大霧垂江,操疑,箭擊之;肅曰:卧龍大事不好,火箭來襲。
是年,亮與肅具卒于江中。

  這個段子一說,李君羨居然哈哈大笑到:“這諸葛亮可真夠笨的,居然這樣就死了。
”這憨憨的模樣讓大家笑的更加的歡實了。

  也就是這個後世的段子,讓長孫澹想起了點燃火藥的方法。

  原本段志玄是怎麼樣都不同意的。
每次大軍攻伐他國,都會将部分死囚充作敢死隊使用,這大軍中當然不乏這樣的存在,可是長孫澹還是不忍心,于是就采用了這麼一個頗有些神神道道的主意來完成火藥的引發任務。

  長孫澹的火箭一出,後方跟着數百隻火箭奔向了城牆根。

  這個的原因不是為了壯大聲勢,而是長孫澹的箭術實在是太難了。
(未完待續。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