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科技大唐

第十三章 氏族

科技大唐 第79号 2357 2024-01-31 01:14

  第十三章氏族

  由于古時低下的生産力,這修路的進度卻是遠遠低于長孫澹的影響,攏共大概三裡的路,一千多人花了四天的功夫才基本上将路基築好,而且隻是寬度大約為四米的路。

  在長孫澹的謀劃中,這江陵城可以作為早期的重要中轉點存在的,所以這一丈多寬的路卻是不夠,長孫澹打算将路拓寬到八米,也就是兩丈六尺的寬度,這樣足可以分成左右兩個車道,順便可以探索一些交通規則。

  也許印證了那句俗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這長孫澹正在為工地被襲擊的事情煩惱的時候,又接到了一個壞消息。

  按照原來的路面寬度重新翻修新路的話本來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可是這一加寬就出了問題。
經過當地大族陸家的祠堂的時候,這陸家卻是死活不肯将祠堂前的一座牌樓拆掉,這另一面又是連片的民宅,這負責監督的府兵們和陸氏族人對峙了起來,原本修路的部分陸氏族人也紛紛不幹了。

  長孫澹聽到這個消息頭更大了一圈,此時雖然科舉制已經開始實行了,甚至房玄齡都是隋朝進士出身,可是這畢竟隻是一個替補,不像宋明清三代是做官的必由之路。

  此時要考進士先得取的舉薦信,這舉薦的資格都在各級官員手中,和以前的察舉制相比是有些進步,可隻是一小步,并且舉薦人和被舉薦人就是天然的政治盟友。

  此時的政治制度可以說是世家門閥制度,世家門閥把持着舉薦的資格,壟斷了書籍等資源,所以有家學淵源一詞,寒門子弟要想出人頭地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這世家的主體就是各地大大小小的氏族,族長的地位和威望是很高的,甚至可以一言絕生死,這地方官員都是會合當地的個大氏族搞好關系的,朝廷的統治力基本就隻能到縣一級。

  正是基于這些原因,這有氏族出來反對這以工代赈的事情的話,不管是誰處理起來都很是棘手。

  長孫澹隻得先命人停了這裡的工程,到現在為止,他才知道,為什麼王珪連這點事情都不願承擔,原來這根本就是個燙手的山芋。

  長孫澹回了城,出了這種和當地沖突的“大事件”,作為都督府的屬官,自己應該先向上級彙報才是正事。

  去找武士彟的路上,先碰上了王珪,王珪硬是拉着長孫澹去了他的臨時書房。

  “賢侄,這幾日發生的事我都知道了,你這是打算找武士彟那個沒腰的人幹什麼?
”因這武士彟沒了靠山,不顧自己國公的身份胡亂攀附,這長安城裡的人都管武士彟叫做沒腰的人,當然也有叫的更難聽的。

  “是這樣的,我作為屬官,這卻不是我的職責所在,是以由都督和侍中大人裁決。
”長孫澹隻是說了來意,卻是不願攪進他們的這些爛泥坑裡。

  “現在知道為什麼當時那麼多人準備看你的笑話了吧。

  “都是屬下無能。
”長孫澹隻能将過錯攬了過來。

  “你可明白這裡面的關竅?

  “屬下愚昧,确實看不清這裡的問題。
”長孫澹也有些茫然,他不明白,這好好的一件事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困難,這潑皮還能理解,可是這氏族又為了什麼?

  “你可知這天下是誰的天下?
”王珪問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長孫澹不太明白王珪的意思,也就中規中矩的說出了這麼一個答案,當然他是不會講什麼人民群衆的。

  “你再想想。

  長孫澹無言,他實在是不明白這話的意思,難道說此時王珪已經有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水平了嗎?
問題是,即使有了這樣的認識,也不代表就會照着去做啊。

  “我給你講講這大唐幾位高官的故事吧,先從我開始,我祖父是這南平國的大臣,我也出生在這江陵城;房相曾祖乃是後魏鎮遠将軍;就連混不吝的陳咬金,其祖父和父親都是北齊的州府官員;就連李密都是四世三公的家庭出身。
”王珪能說出這些話足見對長孫澹是沒有什麼戒心的,可即使這樣也不可能直接告訴長孫澹答案。

  “侍中大人的意思是左右天下大勢的除了皇帝外就是這些氏族了嗎?
而且這……”長孫澹差點脫口而出皇帝可以換但是這氏族卻不會換的話來。

  “現在還叫我侍中大人嗎?
”王珪沒有正面回答,有些事,有些答案是不能公諸于口的。

  “謝過伯父大人,小侄明白了。
這裡面看來是牽涉甚廣啊,倒是小侄有些魯莽了。
”這沒辦法,頂着衣服十五六歲的小身闆就要有見人就點頭哈腰的好習慣才行。

  “這事,賢侄還是謹慎為好,得罪了這些氏族卻是不劃算的。

  “可是,這關這些氏族有什麼關系?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王珪一句就道破了這裡的關鍵。

  這興修水利和修路氏族是不會反對的,可是這不讓他們插手問題就大了,之前安排人手蓋各家的房子,這氏族是不會阻擋的,這是會招惹民怨的。
現在在修水利和路因為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阻擋卻是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也就是找個由頭振臂一呼的事。

  這裡邊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這工錢是直接發到個人手裡,這各氏族不能上下其手,沒有利益的事他們是不會做的。
其二,這由官府出面做好事,這會大幅增加官府的威信,是不利于各氏族的威信的。
要知道即使民國時期氏族的族長甚至可以一言決定家族某個成員的生死,所憑借的就是這份威望,這是加持在他們身上的護身符。

  當然對于王珪來說,他點醒長孫澹的目的也不是那麼單純的,這眼看着長孫家憑着皇後、長孫無忌和長孫順德三人尊崇的地位,已基本出現了世家大族的氣象,這要是再加上這屢出奇招的長孫澹,這長孫家的勢力會龐大到無可附加的地步,作為朝廷的高層官員,火藥的事情王珪是知道的,這長孫澹的名字自然不會陌生,此時拉攏長孫澹不僅可以分化長孫家的勢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雪中送炭,這份恩情長孫澹想不領都不行啊,這老狐狸的道行沒有一個低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