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謝池春

第114章

謝池春 九斛珠 6682 2024-01-31 01:14

  謝璇隻覺得身旁像是有狂風刮過,待回過神的時候,高誠已然無影無蹤。

  溫百草擱下銀剪紗布,上前屈膝道:“不知王妃駕到,怠慢了,屋裡請。
”便引着謝璇入内,擺好方椅請她入座。

  這樣的水波不驚倒顯得謝璇有點大驚小怪了,謝璇隻好強裝鎮定,“高大人是受傷了?

  溫百草點了點頭,眼觀鼻鼻觀心,“他身上傷得不輕,我看皿都滲了出來,才幫着處理罷了。
”也不叫老媽媽進來,自己過去斟了茶水放在桌上,便稍稍有些拘謹的站在旁邊。

  謝璇讓她坐下,目光來回打量着溫百草,暗暗納罕。

  她上輩子跟溫百草朝夕相處,走得極近,即便是那樣的關系下,溫百草也不曾吐露過她跟高誠的過去。
此生她雖然将溫百草招攬到了身邊,到底相處的時間有限,彼此有信任而無親近,也不能貿然打探人家的私事,隻好強壓好奇——上回她跟韓玠過來的時候,溫百草對高誠還是愛答不理的,結果如今就肯幫着高誠包紮了?

  更匪夷所思的是高誠。

  他可是青衣衛裡出了名的兇神惡煞、能忍耐打。
據韓玠所言,平常受傷了連太醫都不叫,自己胡亂撒點藥粉了事,所以傷口愈合得不好,渾身上下全是傷疤。
而今日,他竟然就那麼乖乖坐在椅上,被溫百草一句呵斥就沒敢動彈?

  以高誠青衣衛指揮使的機敏,怎麼可能不知道她已入院!
必然是礙于溫百草的強令,才坐着不動,直到包紮完了才逃走。

  最好笑的是,他一個三十多歲的大男人,臉紅什麼啊!
是窘迫于被窺頗溫柔的尴尬,還是他當時腦子裡在想别的事情?

  謝璇記得當初她去找高誠的時候,他可是上來就把劍挑向她的脖頸,暗沉的夜色裡,那一身冷厲兇悍甚至不近人情的氣息叫人敬懼。
而今日……那張漲紅的兇惡面孔在眼前晃來晃去,謝璇努力憋了半天,到底是沒忍住笑出聲來,險些被茶水嗆到。

  溫百草默默的遞上帕子,臉頰竟也有些發熱,“王妃就當沒看見吧。

  “嗯,沒看見。
是我忘了敲門,突兀打擾了。
”謝璇嘴角抽動,盡力往正事上想,“眼看就要入夏,姐姐這邊都準備好了麼?

  “已經備好了,王妃難得過來,不如掌個眼?

  謝璇便不耽誤,跟溫百草去廂房裡細看。

  *

  回到信王府,謝璇便迫不及待的跟韓玠說了今日在紅螺巷的見聞,韓玠也覺得有趣,“高誠就那麼坐着,等包紮好了才走?

  “是啊,而且還紅着一張臉。
其實溫姐姐都沒害臊呢,他居然……”謝璇搖頭笑了兩聲,“不過我瞧溫姐姐那神情,倒不像從前那樣對高大人冷淡了。
我真好奇他們的故事,可惜不敢問。

  韓玠但笑不語,将一粒軟軟的丸子夾到謝璇碗裡。

  用完了晚飯後散完步,韓玠并未陪着謝璇回屋,隻囑咐謝璇早點休息,不要等他。

  自成婚以後,韓玠這陣子頗為清閑,尋常都是帶着謝璇在王府裡散步一圈,夫妻倆便各自看書練字或者是下棋取樂。
才成婚蜜裡調油的小夫妻,做什麼都是高興的。
今兒他忽然忙起來,謝璇頗為詫異,猜得是有要事,便未多問。

  暮春深夜,整個信王府都靜悄悄的,此處遠離鬧市,除了前廳還有燈火之外,整個後院都是黑漆漆的——今夜天色陰沉,烏雲遮月,若沒了燈籠取亮,幾乎到了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步。

  韓玠是走慣了夜路的,無需提燈映照,出了書房後屏退随從,獨自到後院散心。
至無人處時,才步履迅捷的穿梭過王府後院裡的山石花木,沒發出半點動靜。

  到得蓮池邊賞景用的水榭,他緩了緩腳步,拂平衣袍,進入其中。

  “拜見信王。
”高誠已經在黑漆漆的水榭裡等着了。
他身上是純黑色的夜行衣,高壯的身子隐藏在門扇背後,呼吸時也沒什麼動靜,要不是他自己出聲,韓玠都未必能發現他。

  韓玠随手關上屋門,淡聲道:“高大人回來得好快。

  “廊西之勢危急,不敢不晝夜趕路快馬加鞭。

  韓玠便笑道:“坐着說吧。
已經見過父皇了?

  “奉皇命行事,回京後自然要先去複命。
”高誠聲音一頓,徐徐道:“果然如信王所料,皇上得知此事後惱怒異常,隻是并未發作,吩咐我回家待命。
之後宮中并無沒有點動靜,唯有首輔大人被召入宮中議事,出來時面色如常。

  “事涉庸郡王,父皇會比對誰都用心。
那邊果真有寶藏?

  “在廊西最西邊的雲麓山裡,外面防備得極嚴,輕易難以進入。
沒想到那種窮山惡水,竟會藏有寶藏,恐怕跟從前那些失散的軍隊有關。
庸郡王偷偷取了多年,可真能隐忍。

  “他在廊西如同軟禁,數十年磨一劍,也是常情。
看到裡面的情形了麼?

  高誠搖頭道:“進不去。

  “以高大人的武功,也難進入其中?
”這一點倒是叫韓玠意外。

  高誠便道:“雲麓山那一帶山勢非常險峻,且庸郡王做事周密,防範極嚴,能走的幾條路都設了崗哨,我怕打草驚蛇,未敢擅動。
隻是回來的路上碰見了熟人——”他在暗夜裡扯了扯唇角,“從前馮英在的時候,他收過一個徒弟叫夏明,在馮英犯事後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一回,竟叫我在雲麓山外碰見了他。

  “夏明?
”韓玠雖不認識此人,對這個名字卻有印象。
當時馮英倒台,牽連出了一大批跟他有瓜葛的太監,全都處死,其中就有人提到這個叫夏明的人。
隻是那時夏明早已逃逸無蹤,宮城内外查不到他的蹤迹,就連出宮的記檔上也沒什麼痕迹,叫韓玠疑惑了很久。

  高誠續道:“他運了一車金銀,繞廊西邊緣無人的地方,走雁門關南面的巍城,交給那裡的知府後便回了雲麓山中。
那知府不聲不響的,在朝裡也沒什麼建樹,卻原來還藏着這樣的事情。

  “如果我沒記錯,那知府應該叫賀赢,年紀應有五六十?
”兩人坐得近,韓玠見高誠點頭,便恍然道:“三十年前他也算是京中才俊,後來因奪嫡的事被先帝貶谪,皇上登基之後,便也沒重用過他,熬了幾十年,才到知府的位子。

  “如今看來,他這藏而不露,怕是另有用處。

  韓玠沉默了半晌,才道:“這些事自有皇上定奪,他這官位怕是不長久了。
有勞高大人漏夜前來,我還有些細節不明白。
”便将疑惑一一道出,高誠慢慢解答。

  在明面上,高誠跟韓玠幾乎沒什麼往來,這回也是事關重大高誠才偷偷的趕來信王府,自是多留不宜。
說完了正事,他便想起身告辭,卻聽韓玠慢悠悠的道:“這一趟廊西去得兇險,我聽說高大人受傷了?
”語氣裡,卻陡然添了調侃的意味。

  兩人在青衣衛相識相交并互相賞識、結為同盟,哪怕韓玠成了王爺,當初作為朋友的交情還是在的。

  高誠一聽這個,便知是謝璇說的,難得的表露歉意,“今日唐突了王妃,是我做事不周。
殿下要計較麼?

  “當然不是計較這個,隻是我有些好奇——”韓玠轉頭看着高誠,暗沉的夜色裡隻能看清他的輪廓,根本無法想象高誠窘迫紅了臉是什麼樣子,就有些遺憾,歎道:“高大人一向不近女色,對這位溫姑娘,倒似乎很特别?

  高誠笑了一聲,“這似乎無關朝政大事。

  “也未必。
璇璇很欽佩她這個溫姐姐,不肯輕易召命,有事大多會找上門。
若高大人跟溫姑娘有舊,往後我就提醒着她,不再如此莽撞。
況且我跟高大人背後都有許多人盯着,也該少去玄武南街,免得被有心人注意,反倒令她麻煩。

  這樣一說,高誠就明白過來了,“殿下是怕有人盯上百草?

  “高大人消失了這麼久,回來面聖完了就去玄武南街,可見溫姑娘有多重要。
京城裡對高大人虎視眈眈的不少,你覺得他們會如何?

  “有些人做事不擇手段,若是不能奈何我,怕會把主意打到百草頭上,用作要挾。
”高誠瞬間明白,“多謝殿下提點!

  韓玠便就勢道:“璇璇的那兩個成衣坊能做到今天,大部分都是溫姑娘出力。
她打算給溫姑娘單獨買個宅子,就在我王府附近。
隻是不知道,高大人會否介意?

  他最後挑起的笑問裡藏着揶揄,顯然還是不肯放過。

  高誠跟韓玠說話,向來一點就通,知道他想問什麼,便有些沉默,許久才道:“以前的事說來話長,另尋時機吧。
隻是溫百草對我很重要,若她能得殿下照拂,高誠感激不盡!

  “高大人為朝政奔忙,溫姑娘對衣坊出力,應該的。

  “謝殿下!
”高誠也不多逗留,起身朝韓玠一揖,踏夜色而去。

  待他走遠,韓玠也出了水榭,往黑漆漆的夜空瞧了一眼,便飛身掠過蓮池,悄無聲息的出了王府。

  *

  靖甯公府。

  韓遂是慣于征戰之人,駐守雁鳴關許多年,早已習慣了每日練兵和厮殺征戰。
如今一旦賦閑在家,且養了二十年的兒子被人奪去,心情郁郁是難免的,晚飯後到兵器房裡取了一把七八十斤重的大刀,一整套刀法練下來,氣喘籲籲。

  韓夫人知道丈夫的不甘心,一直在旁邊看着,等他練完了,才同丫鬟捧着毛巾上前,給他擦汗。

  夜空漆黑,隻有周圍挑着的燈籠散出昏暗的光芒。
遠處,忽然有個人影疾奔而來,到了韓遂跟前的時候貼着耳朵禀報,“父親,玉玠來了。

  韓玠?

  聽到這個名字,韓遂手上的姿勢便是一頓,随即道:“走!

  “去哪裡?
”韓夫人沒明白,追着問。

  韓遂腳步稍停,想了想便道,“你也一起走。

  一家三口直奔韓瑜的書房而去。
夜已經深了,書房外除了一個值夜的小厮,旁人都已被韓瑜遣走,裡頭黑漆漆的沒有燈火,韓瑜也不要人伺候,推門進去,摸黑走到内室,關嚴了門窗之後,才敢點起蠟燭。

  燈火燃起,漸漸的照亮内室,韓玠原本安安靜靜的站在漆黑裡,此時才單膝跪地道:“父親,母親。
”多年的養育之情銘刻在心,他躬身抱拳,為這麼久的刻意避嫌疏遠而歉疚。

  韓遂是有心理準備的,忙将韓玠扶起來,也不分什麼皇家臣子,将韓玠按在椅中。
後頭韓夫人全然沒料到會是韓玠,愣怔着在那兒站了片刻,就有眼淚滾了下來,“玉玠,是你?

  “母親。
”韓玠拖過一張椅子,“請坐。

  他這樣深夜趕來,自然是有要緊的事情,韓遂不敢耽擱,往韓夫人手背拍了拍示意她鎮定,這才開口道:“這樣急着趕過來,難道是為了廊西的事?

  “皇上派高誠去廊西查探,高誠已經回來了,那些事,全都查實。
”韓玠的目光掃過韓遂和韓瑜,父子三人心意相通,他也無需贅述,隻是道:“高誠還發現,那些銀錢自廊西送出來,由越王調度的時候,是經了巍城知府賀赢的手。

  對于賀赢這個名字,韓遂父子并不陌生。

  雁鳴關外的将士駐守邊塞,關乎糧草的事上京城會跟賀赢打交道,韓遂父子對他十分熟悉。
未料那個不得志的半百老頭竟會是越王和庸郡王之間的線,兩人各自詫異。

  韓玠不能多耽擱,便将今夜高誠所述揀要緊的說了,父子三人共議對策。

  旁邊韓夫人對這些知之甚少,今夜能夠前來,還是韓遂憐她許久未見韓玠才特意帶來的。
即便知道眼前這尊貴挺拔的青年并非親生兒子,然而多年養育,那份感情又如何磨滅?

  她沉默着聽父子三人議事,情緒由喜而轉悲、轉憂,肚子裡攢了許多的話想說,卻不能盡吐。
直到他們說完了正事,韓夫人才有機會插話,道出最擔心的事情,“我聽說你為了納側妃的事情,跟皇上鬧得很不好?

  “皇上逼我納側妃,我不願意,他自然生氣。
”韓玠輕描淡寫。

  韓夫人卻着急,“怎麼還是這樣拗!
你跟他本來就沒感情,再這麼鬧下去,不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
不過是個側妃而已,他要你娶,你從了就是,何必在這等無關緊要的事上為難?

  “我不打算娶側妃。
”韓玠答得爽利。

  “尋常人家都是三妻四妾,你見哪個王爺沒有側妃滕妾了?
是,我知道你心疼謝家那孩子,可心疼也該有個限度,也不在這些小事上。
你娶了那個胡家姑娘當擺設也罷,直接丢開也罷,對她并沒多少壞處,執拗個什麼。
”畢竟不是正經的母親了,韓夫人即便心焦,卻也隻能勸解,而非如從前般命令。

  韓玠搖了搖頭,“我承諾過隻娶她一人,說到做到。

  這股執拗的勁兒簡直就是說不通,韓夫人心急,“怎麼就不知變通呢!
她能有多好,值得你為她跟皇上做對?

  韓玠原本對于韓夫人是有感激與愧疚的,然而提到這個,想起前一世的支離破碎來,心裡到底不能平靜無波。

  上輩子的對錯固然已不必深究,然而他卻一直疑惑,不知道韓夫人為何不喜歡謝璇。
正好此時提到,韓玠便問道:“我知道母親是關心我的處境,這些事我會有分寸。
隻是聽母親的意思,似乎不大看得上璇璇?

  韓夫人一愣,下意識的看了韓遂一眼,随即道:“不是看不上,隻是覺得不值得。

  “我認為值得。
”韓玠笃定。

  韓夫人被噎了一下,話頭卡在嗓子裡,卻吐不出來。

  韓玠便道:“當日咱們府上被圍,多少舊日故交束手無策,甚至袖手旁觀怕受牽連。
是璇璇不顧謝老太爺的威壓,去求告于人,來诏獄中看我,又去南平長公主處求情,為我求得轉圜之機。
整個京城乃至天下,幾個姑娘有這樣的膽色,敢抛下一切不顧,隻為救人?
别說是姑娘,就是男子,誰能像她般到诏獄探視身負附逆大罪的人?
母親哪怕不感念這份恩情,也當明白,這京城上下,能比得上她這份膽色與仗義的,沒有任何人。

  他甚少這樣維護過誰,更不曾用過這樣的言辭。

  韓夫人被最後一句說得有些臉紅,隻是她自發現當年偷龍換鳳的事情後就有些偏激,一年多壓抑至今,性情也有些乖戾。

  于是羞而成惱,“你就隻看得到她的好?

  韓玠體念她的心情,然而該說的話還是要說清楚,“我今日前來,原不是為說這個,不過既然母親提及,我也說得透徹。
璇璇是我請禮部鄭重安排迎娶的王妃,也是采衣自幼相交的好友。
個人自有緣法,母親若不喜歡她,我也不能怎樣。
隻是别再阻攔采衣了——她難得有幾個性格投契的朋友。

  韓夫人的臉霎時就有些紅了。

  靖甯侯府最初解圍,韓夫人得知是謝家姐弟出力的時候,确實感念過,然而随之而來的就是那個天翻地覆的消息——韓玠是甯妃的兒子,他的兒子早已在将近二十年前被人掐死後丢在亂葬崗。
她明明知道着一些,卻不能說,不能反抗,甚至還要跪謝元靖帝所給的榮寵,打落牙齒和皿吞。

  仇恨與壓抑積攢,卻難以發洩,日漸乖戾的性情中,便将恩仇無限放大。

  從前不喜歡的,如今更加不喜歡。
從前能忍耐隐藏的,此時卻在不經意間流露,要求韓采衣遠離她不喜歡的人。

  沒想到韓玠慧眼如炬,竟連這些都知道。

  内室裡片刻沉默,韓遂是個公私分明的人,知道韓玠素來有主見,也知道妻子心裡的疙瘩,便未插嘴,甚至在韓瑜想要勸解的時候,攔住了他。

  ——該說的話總要說的,就像該面對的敵人總要面對,拖延得久了,反而會潰爛,越來越難清理。

  燭火燃燒得明亮,噼啪聲裡爆出一個燈花,韓玠再度單膝跪地,“母親的養育之恩,玉玠一直銘刻于心,将來必當報答。
隻是今日的話,還望母親三思。
璇璇是我的妻子,她對我來說很重要。

  *

  踏着濃重的夜色離開靖甯公府,半路上卻開始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

  韓玠出門前未帶防雨之物,隻能冒雨而行,等回到王府的時候,渾身都濕透了。
輕易躲開外圍的一雙眼睛,進了信王府,才徹底安心——當了一年半的信王,這座起初如同牢籠的府邸漸漸也歸到了他的麾下,除了王府長史是元靖帝專門指派,他不敢籠絡得太明顯之外,大半的護衛已然成了真正的信王府侍衛。

  漆黑的雨夜,甬道兩側的昏黃燭光像是奄奄一息,随時能滅了似的。

  他踏着雨水走進和謝璇居住的明光院,值夜的婆子在靠着廊柱打盹兒,并未聽到任何動靜。
韓玠有意放輕腳步,旁人更是難以察覺,直到屋門輕聲作響再掩上,那婆子才後知後覺的睜開一個眼皮,沒發現任何異常,便對着雨幕歎了口氣。

  屋子裡也是黑漆漆的,韓玠脫掉濕透了的外衫,換上寝衣進了内室,謝璇大概是為了等她,并未熄掉床帳外的火燭,此時幾乎燃燒到了盡頭。

  那一點微弱的光亮,卻如同熊熊篝火溫暖。

  韓玠掀開帏帳,就見謝璇睡在床榻裡側,微微蜷縮着,靠向他的位置。
一隻手搭在他的枕頭上,睡得安穩。

  随手揮滅外頭的火燭,韓玠鑽進被窩裡,謝璇仿佛察覺了似的,又軟有暖的身子便朝他懷裡鑽了進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