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回到明朝我做主

回到明朝我做主 第八十七章 守城先備戰

回到明朝我做主 正芷和頤 2988 2024-03-03 01:06

  抄了王振的家,也表面上滿門抄斬,因此全部将其屍首示衆,警示後人。

  接下來就是再抄那錦衣衛都指揮使王山的家,總之如出一轍,郭笑天留下少女婦孺,然後把金銀珠寶截留一半,其餘上報給朝廷。
王山是宦官王振的侄兒,居然做到了錦衣衛都指揮使一職,簡直是太明目張膽無法無天了。

  光是抄王振和王山兩家,郭笑天就一下子弄了這麼多的财富,不過郭笑天也當然有辦法處置。

  早在郭笑天當初殺了兩名大富豪商賈的時候,就暗中把他們的府院給接管了下來,所以那裡就成了郭笑天的倉庫,隻不過郭笑天還名正言順地派親兵把手,閑雜人等肯定是無法出入了。

  再說那陳叙已經完成通州運糧的任務,按照郭笑天的計劃,賞賜就不需要,隻是領取同等價值的糧食,當然是讓于謙毫無疑義。

  不僅協助運糧,陳叙在張聰老爹的介紹之下,聯絡了一名商賈,并用此人的名義在京城暗地購買糧食,借機囤積。
原本京城的糧庫都充足,通州的糧倉更是提前變成了官兵的俸祿,所以有些人就把糧食低價賣出,郭笑天趁機全部收了下來。

  再說那于謙派人從南京府兵庫運送武器進京,如今第一批火器已經抵達BJ城。

  于謙更是派人出城,前往土木堡清理戰場,收獲了大量的頭盔衣甲,甚至還撿回來了一萬多隻火铳和數百門火炮,以及火藥彈藥若幹。

  郭笑天一直奇怪,為何當初那瓦刺大軍在土木堡擊潰明軍主力,俘獲大明的皇帝,卻連打掃戰場的時間都沒有,那麼多的武器裝備居然一直都留在那裡,簡直是白白浪費。
不過後來郭笑天才總算是明白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就說是這大明皇帝朱祁鎮,帶領數十萬的明軍禦駕親征,真實的情況卻是大軍二十萬多萬,随行的民衆十數萬,光是攜帶的宮女丫鬟随行女眷等人都有兩萬多人,更是金銀珠寶無數箱。

  瓦刺大軍在土木堡假借議和,趁亂擊潰明軍,導緻大批的金銀珠寶被明軍丢棄,更是被瓦刺大軍俘獲了一萬多女人,還有三萬多降軍。

  光是處理這些俘虜還有珠寶,瓦刺大軍的頭領也先就很頭疼,而且還不小心把大明皇帝朱祁鎮也給抓住了。

  這樣一來,瓦刺大軍是收獲無數,居然沒有心思一鼓作氣繼續趁勢攻打BJ城,而是擔心到手的金銀珠寶還有這麼多的美女加上數萬日後的奴隸,萬一被明軍奪了回去怎麼辦?

  再說了,當時也先隻是想進犯明地,也就是為了掠奪财寶和女人,順便再搶點兒人回去

  做奴隸。
就算是跟明軍交戰,也隻是想趁亂取勝,可從沒有想到會收獲如此一場大戰的勝利,甚至搶到這麼多的金銀珠寶和美女過萬。

  享受勝利果實,是當時瓦刺大軍上下一緻的心聲,也先因為把大明皇帝都給抓了,所以也就沒有多想,隻是覺得以後隻要大明皇帝在手,還不是要什麼就有什麼?

  于是趕緊帶着瓦刺大軍,押解這萬餘美女和數萬降兵,還有那不計其數的金銀珠寶,甚至連戰場都來不及打掃,更是也無暇顧及那些什麼火器和盔甲,一鼓作氣地回老營去了。

  可以想象,瓦刺大軍不過三萬有餘,大了勝仗之後,繳獲了那麼多金銀珠寶和美女,還有那麼多的降軍,所以根本就沒有能力再繳獲什麼火器盔甲等裝備,甚至連作戰的心思都已經沒有了。

  要說這麼一來,倒是真給了大明一個寶貴的喘息機會,至少瓦刺大軍這麼一來一回,起碼也要一個多月,而這一個多月時間,就完全足夠令到大明準備充分了。

  又過幾日,太監郭敬、彭德清皆自大同逃歸,朝廷一并籍其家,下獄長系。
郭笑天又添新功。

  如今大明皇帝朱祁鎮被瓦刺軍俘獲已經坐實,郭登已經派人将此事呈報給孫太後。

  原來,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二十一日,也先挾持英宗至大同城下索賂,守将都督佥事郭登閉門不納。

  英宗遣人對郭登說:“朕與郭登有姻親,何至于如此拒我?

  郭登回答:“臣奉命守城,不敢擅自開啟城門。

  也先索金甚急,袁彬以頭撞門大呼,郭登令軍卒以飛橋缒之入城。
郭登與廣甯伯劉安、給事中孫祥、知府霍瑄等出城拜谒英宗,伏地恸哭,以二萬餘兩黃金及宋瑛、朱冕、太監郭敬之家資進獻英宗,英宗悉給也先。

  瓦刺大軍又擁英宗而去。

  如今皇帝被抓,皇太子朱見深年幼,皇太後孫氏隻能找來于謙,跟于謙商量之後,決定讓郕王朱祁钰為監國,暫理朝政。

  此後發生的午門皿案,王振黨羽被趁機一并鏟除,于謙更是升為兵部尚書,總理京城防務。

  于謙跟王行儉大人商議,原來于謙此時已經有了擁立監國郕王朱祁钰當皇帝的想法。

  王行儉大人也支持這種做法,而且說道:“正所謂國不能一日無君,大明皇帝被瓦刺軍俘虜,倘若不另立新帝,恐怕日後畏首畏尾。

  于謙又跟數位文臣商議之後,親自去見孫皇太後,說明了這個想法。

  孫皇太後也知道事出有因,而且如今朝廷上下是人心惶惶,BJ城内更是軍心渙散,民心不齊,因此權衡利弊之後,同意了于謙的提議。

  正統十四年九月初六,監國郕王朱祁钰,在于謙及衆位大臣的擁立之下,正式登基,成為了大明的又一代皇帝,并且更改年号為景泰。

  不過郭笑天還聽說,當初于謙代表群臣上奏,讓這監國郕王朱祁钰當皇帝,可是這位仁兄可能是親眼見過了午門皿案,而且加上現在瓦刺大軍随時可能攻打BJ城,這皇帝的位子可不是這麼容易坐,所以他還一口給拒絕了。

  好在是于謙早就是想好了應對之策,一口答應親自負責BJ城的防務工作,甚至是表明忠心,總算是說服了郕王朱祁钰,勉強同意登基。

  郭笑天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的反應就是,如此說來,這郕王朱祁钰也算是臨危受命,确實冒着一定的風險,也難怪後來坐穩了皇位之後,也就不想讓位了。

  郕王朱祁钰登基之後,做了皇帝,而且從此之後,于謙因為擁立之功,也徹底成為了這位朱祁钰皇帝的心腹重臣,以至于他凡事都要請教于謙的意見。

  一日上朝,朱祁钰這個新皇帝就想問問諸位大臣的意見,也就是瓦刺大軍恐怕快要打過來了,衆位卿家有何高見?

  侍講徐珵卻說道:“微臣夜觀天象,驗之星象,稽之曆數,天命已去,惟南遷可以纾難。

  頓時,附和者衆多,朱祁钰卻隻看着于謙。

  于謙站出來說道:“言南遷者,可殺之也。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
獨不見宋南渡之事乎!

  郭笑天也随口附和道:“于大人言之有理,再有敢言南遷者,郭某人必誅之!

  王行儉大人也表明立場,堅決反對南遷。

  内閣學士陳循,禮部尚書胡濙,皆表明心迹,反對南遷。

  新皇帝朱祁钰馬上拍闆:“于尚書所言極是,再有膽敢言南遷者,必殺之!

  決定留守BJ城之後,朱祁钰馬上又問諸位大臣,這BJ城防務的責任,誰能夠擔當?

  衆人皆不語,唯有于謙站出來,自動請纓,表示願意負責到底,而且決心同BJ城共存亡。

  朱祁钰大喜,馬上将全部重任交付于于謙,而且更是親自發話,給予于謙先斬後奏的特權,全權負責BJ城的防務,不必向自己彙報。

  聽了皇帝朱祁钰這麼一說,郭笑天心中大喜,如此一來,于謙于大人就是這BJ城權利最大的人了,那郭笑天追随于謙,自然也就有了機會大撈特撈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