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回到明朝我做主

第八十八章 九城外分兵

回到明朝我做主 正芷和頤 3105 2024-01-31 01:14

  郭笑天之所以想跟着于謙在BJ城撈一筆,并不是郭笑天不愛國,也不是郭笑天不想為大明出力,否則郭笑天也不至于會帶來六千勇士,幾乎是自己的一半家當,來BJ城參加保衛戰了。

  隻是郭笑天知道曆史,所以也知道最終的結果,那就是于謙領導的BJ城保衛戰,最終以大勝而告終。

  再根據曆史所言,以後那英宗皇帝回來就被關禁閉了,但是居然讓他最終又複辟成功,可是卻把于謙給殺了。

  郭笑天替于謙不值,所以更加清楚,倘若想真正擁有話語權,那就是掌握兵權,而且還擁有大量的财富和糧草。

  BJ城保衛戰,郭笑天已經是不可避免的将會參與了,而且郭笑天還知道,這于謙最後嚴令三軍出城作戰,甚至還把城門給關閉,不讓兵士進城。
也就是說,将來郭笑天也難免要親自上戰場跟瓦刺大軍對戰,那樣一來,風險肯定是有,而且還不小。

  為了以後更有保障,特别是為了隐世村的将來,郭笑天此時隻能暗存私心,借機斂财,借機囤積糧食,借機購買火器彈藥等裝備。

  說到火器彈藥,于謙命令從南京府武器庫運送而來的火器彈藥已經是陸續抵達,郭笑天已經銀子開路,暗中購買了一批。

  話說這明朝的官員,俸祿都是極低的,因此撈外快也就是變成了一種自然的現象,甚至是十個官員九個貪,還剩下一個就是于謙。

  銀子開道,再加上郭笑天跟王行儉大人以及于謙大人的關系,辦起事情來倒是非常順利,而且郭笑天手下還有陳叙這樣的謀士,自然是将郭笑天交代的事情,辦理的妥妥當當。

  不過有件事情讓郭笑天也感到有些糊塗,那就是于謙居然在一次閑聊中,問過郭笑天一件事情,那就是讓郭笑天來分析預測一下這BJ城保衛的戰的結果。

  郭笑天當然是一口咬定,于謙于大人肯定會帶領BJ城軍民,打赢這場仗,而且還把瓦刺大軍擊潰,甚至是把大明前皇帝,也就是現在已經變成太上皇的朱祁鎮給迎接了回來。

  于謙還想細問,郭笑天卻不敢細說。
郭笑天生怕自己這麼繼續胡言亂語,遲早會惹出大禍,因此隻是點到為止。

  不過郭笑天還是一不小心,說出來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就是石亨。

  因為郭笑天記得的人名不多,倒是對于這個石亨卻很熟悉,因為此人在BJ保衛戰被于謙提拔,甚至以後做了将軍,卻最終參與了奪門之變,更是害死于謙的罪魁禍首之一。

  郭笑天卻沒有想到,自己無意中的一句話,卻把石亨推向曆史的舞台。

  其實于謙跟石亨不熟,甚至壓根兒就沒有聽過此人的名号。
不過既然郭笑天說到這個人之後,于謙倒是還真的留意了一下。
一打聽不打緊,原來這石亨果然已經在京城,而且還因為之前的敗仗,獲罪被關押了起來。

  正統十四年(1449年),石亨與都督佥事馬麟巡守塞外至箭豁山,打敗了兀良哈的軍隊,進升為都督同知。
當時,智勇雙全的邊關守将除楊洪外,就數石亨。

  石亨雖為偏将,朝廷視其為大帥。
是年秋,也先大舉進攻大同,石亨和西甯侯宋瑛、武進伯朱冕等大戰于陽和口,宋、朱二人陣亡。
石亨單騎一人跑回,意圖降官募兵,立功贖罪,可是卻未曾想到朝廷直接把他給關押了起來。

  于謙詳細了解了石亨的過往事迹之後,決定推舉石亨參與京城防務,掌管五軍大營,晉升為右都督。

  當初于謙調來了HNSD和南京的備操軍和備倭軍,以及江北所有的運糧軍,還有戰鬥力較強的陳懋所部浙軍。
并下了一道命令:“接到命令立刻出發,按時趕到京城布防,違令者,斬!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同時避免在運糧途中遭到敵軍搶奪,于謙出了一個高招,讓所有來BJ布防的軍隊,自己去通州取糧食後再進京。

  如今上述布防軍隊悉數到來,京城的兵力達到了22萬,且糧食充足,人心也逐漸穩定下來。

  兵将有了,軍心和民心安定下來,于謙就召集幾位大将商議如何布防。

  石亨建議:“實行堅壁清野,固守城池迎敵。

  包括陳懋,範廣,劉安和顧興祖都表示贊同,郭笑天卻不說話,因為郭笑天是知道于謙最終否決了這個提議。

  果然,于謙卻否定了這種戰法。
不過于謙提出來的出城作戰,倒是讓在座的幾位将軍有些不知所措起來。
可是這于謙是BJ城防務的總指揮,而且這石亨和範廣都是剛被于謙提拔起來的,其他幾位也都不想得罪于謙,所以基本上就不說話,氣氛有些尴尬。

  郭笑天此刻就說道:“于大人出城作戰甚好!
背城一戰,勢必決心堅定,意志不屈。
戰者,氣勢也。
倘若退入城中,反倒是先輸一陣。

  于謙點頭含笑說道:“正是如此。

  石亨卻有些疑問:“瓦刺大軍攻城,這京城九門,不知于大人又準備如何分兵據敵呢?

  于謙說道:“分兵九門,出城迎戰,互相呼應。

  石亨又說道:“守将人數雖達22萬之衆,奈何皆為久疏戰場之兵,如今再分兵據敵,而且還要出城作戰,豈不更加分散兵力,形勢危急?

  郭笑天馬上回應道:“昔日皇上寵幸權臣,禦駕親征,數十萬明軍皆為精銳,結果又如何?
土木堡之變,瓦刺大軍三萬餘騎兵,竟然擊潰明軍精銳數十萬之衆,可見兵将數目和素質并非決定性因素。
将令不一,軍心不齊,臨陣退縮,導緻潰敗。

  于謙接着說道:“郭參将說的不錯,京城備軍22萬,十之八九從未上過戰場,倘若不能挫敗瓦刺大軍銳氣,恐怕氣勢很快衰竭。
兵者,勢也。
兩軍交戰,勇者勝。
此番出城作戰,各位将軍隻需做好本分即可。

  商議完之後,在翌日朝堂,于謙啟奏景帝朱祁钰,拟定了京城防務策略,并且公布了據守九門的将領。

  “九門為京城門戶,現分派諸将守護,如有丢失者,立斬!

  “安定門,陶瑾!

  “東直門,劉安!

  “朝陽門,朱瑛!

  “西直門,劉聚!

  “鎮陽門,李端!

  “崇文門,劉得新!

  “宣武門,湯節!

  “阜成門,顧興祖!

  說到這裡之後,于謙卻聽了下來,等了一會兒。

  其實諸位大臣們都已經知道,還有一個德勝門,也是BJ城正北的城門,倘若不出意外,德勝門一定是瓦刺大軍率先攻擊的目标。

  德勝門是最為重要的門戶,一旦開戰,這裡必然是最為激烈的戰場。
這裡是個送死的好去處。

  衆人并沒有等待多久,因為于謙很快就說出了鎮守者:“德勝門,于謙!
”他用堅定的眼光看着每一個人,這種眼光也告訴了衆人,他沒有開玩笑。

  文武大臣們又一次吃驚了,可讓他們更吃驚的還在後面,因為于謙馬上要頒布的是一道他們聞所未聞的軍令。

  “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即為死戰之時!

  “臨陣,将不顧軍先退者,立斬!

  “臨陣,軍不顧将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錦衣衛巡查城内,但凡查到有盔甲軍士不出城作戰者,格殺勿論!

  于謙把手指向了兵部侍郎吳甯,下達了他的最後一道命令:“大軍開戰之日,衆将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
”聽到這道命令,連石亨這些殺人不眨眼的武将也被震驚了,這就意味着但凡出城者,隻能死戰退敵,方有生路,如果不能取勝,必死無疑!

  于謙這是玩命了!
不但玩他自己的命,還有大家的命。

  于謙不得不這麼做,這場戰争,于謙輸不起,大明也輸不起。
所以于謙為守護城池的人和他自己留下了唯一的選擇:不勝,就死!
在于謙看來,這是他應盡的責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