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回到明朝我做主

回到明朝我做主 第七十八章 義軍被圍剿

回到明朝我做主 正芷和頤 2833 2024-03-03 01:06

  根據泰平國的細作探子回報,又經過陳叙之口,郭笑天才了解到發生的一些事情。

  正統十四年二月,明英宗聞報,FJ鄧茂七在礦工的支援和配合下,繼續圍攻延平,派部将黃琴、劉宗、羅海扼控建陽、邵武等要塞,以防明軍南下。

  同時鄧茂七分兵出擊。
一路由陳敬德、吳都總帶領,連克德化、永春、安溪,直抵閩中沿海重鎮泉州府,于城南五陵坡(一作古陵坡)活捉率兵來戰的知府熊尚初。
一路指向閩西,由将樂、連城,攻達上杭。

  此外,還以二千義兵北攻建甯府,遭到建甯知府張瑛的襲擊,敗績退回。
農民義軍出擊時,沿途焚燒衙門,破牢釋囚,開倉濟貧,深得受苦民衆的擁護,數月之間連克二十餘州縣,隊伍發展到十餘萬人,建立了十九寨三十六營,已經成為大明南方的心腹大患了。

  明英宗下诏嚴斥劉聚、張楷“進軍日久,全無實效”,“再不用心,必殺不宥”。
同時,又命甯陽候陳懋為征南将軍,保定伯梁瑤、平江伯陳豫為副将軍,都督同知範雄、都督佥事董興為左右參将,刑部尚書金濂參贊軍務,太監曹吉祥、王瑾、陳梧監軍,統率京營和江浙兵四萬,配備神機铳、炮火器,入閩征剿。

  此前滞留廣信的張楷,因劉德新已破杉關,入光澤,占邵武,才從間道入閩北,與劉會攻建陽。
此時,農民軍由于黃琴叛變投敵,并為官軍誘殺了劉宗、羅海等義軍将領,明軍終于打通了南下的通道。

  南部的農民軍在楊福的帶領下,接連攻陷了漳浦、南靖、長泰、龍岩等地,于進攻漳州時被明軍守将衛指揮顧斌擊退。

  鄧茂七久攻延平不下,遂移兵北攻建甯。
當時,張楷已率兵抵建甯,金濂的大軍也将入閩,形勢對農民起義軍相當不利。

  鄧茂七主動撤兵退守陳山寨一帶。

  正統十四年二月下旬,由于農民軍内部的張由孫、羅汝先已經接受招安,于是在他們的引誘之下,鄧茂七再次率兵進攻延平。

  當農民起義軍從溪南渡河時,明軍埋伏在溪北的铳、炮突然齊發。
農民軍傷亡數百,潰退下來。
明軍指揮劉福又率埋伏在附近的官兵掩擊,在混戰中鄧茂七不幸中流矢陣亡。

  鄧茂七犧牲後,形勢急轉直下。
駐守S縣的農民軍推舉鄧茂七的侄子鄧伯孫為領袖,率農民軍餘部據守陳山寨、後洋、貢川、九龍山等地。
繼續抗擊明兵。

  張楷、金濂一面分兵進剿,一面派叛徒招降,并施展離間計使鄧伯孫殺了農民軍骁将張留孫,使鄧伯孫陷于孤立。
三月,九龍山等據點相繼失守,就連陳山寨都岌岌可危。

  鄧茂七義軍的潰敗,引發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之前葉希八跟鄧茂七義軍互為呼應,率師回浦城,攻占龍泉,屯于雲和﹑麗水。
不久,直搗處州。
處州守将頻頻告急,明廷命都指揮徐恭為總兵官,率兵兩千馳往救援,也為起義軍聲勢所吓,守城不敢出。
葉希八一面攻打處州,一面聲言奪取金華,又分兵廣信,殺永豐知縣鄧容。

  泰平王陳鑒胡派出大将軍陶得二,率領一萬精兵趕赴處州助戰,卻未曾料到鄧茂七義軍已經呈現潰敗之勢,導緻大批明軍得以趕赴處州支援。

  現如今鄧茂七戰死,鄧伯孫獨守陳山寨,餘部不足千人,隻能冒死派出信使向葉希八和陳鑒胡救援。

  可是遠水救不了近渴,況且當初葉宗留提議跟鄧茂七合兵之事,卻屢遭鄧茂七拒絕,如今葉宗留和鄧茂七又已經先後戰死,他們手下的将領也都開始為了各自的利益,分兵各自為戰。

  葉希八見到形勢不對,已經退入麗水,準備上山躲避明軍主力的追擊圍剿。

  此時大将軍陶得二卻繼續帶領一萬義軍攻打處州,卻遭遇明軍後援,腹背受敵,已經被困在處州城外。

  此時形勢已經是急轉直下,義軍早期接受招安的,現在都已經投靠明軍,反過來參與圍剿其他農民起義軍。
而鄧茂七義軍幾乎被全殲的情況之下,不久之後,明軍必定由閩入浙,徹底清剿原葉宗留餘部,更不會放過泰平王陳鑒胡的這個泰平小國。

  到了這個時候,泰平王陳鑒胡開始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郭笑天。

  其實泰平王陳鑒胡也隻是想做好兩手準備,畢竟這大王當得好好的,就這麼輕易放棄,肯定是心有不舍。

  可是一旦明軍主力集結,全力圍剿泰平國的時候,恐怕陳鑒胡也知道是死路一條。

  大将軍陶得二現在還被困處州城外,生死未明。
葉希八早就已經轉戰麗水,逃進山中。
一旦明軍攻打龍泉,陳鑒胡手中可用之兵不足三萬,久耗下去,必當亡國。

  陳叙轉述了泰平王陳鑒胡的意思,希望郭笑天可以把議和之事跟朝廷再提提。

  其實郭笑天心中最明白,哪兒是什麼議和啊?
最多不過是招降而已。
更何況現如今是這等形勢,這陳鑒胡哪兒有什麼議和的資本呢?
倒是主動投降的話,說不定還能有一條活路。

  可是郭笑天又知道,自古以來,統治階級對于那些反抗者都是無一例外地皿腥鎮壓,即便是投降者,也大部分都沒有好下場。

  但是郭笑天可不能這麼對陳叙說,因此不僅是滿口答應了陳叙的要求,更是希望陳叙盡快說服那泰平王陳鑒胡放自己回去,盡快跟朝廷傳達陳鑒胡的歸順之心。

  泰平王陳鑒胡讓國師陳叙做說客,拉攏郭笑天盡快跟朝廷聯系,因為就連泰平王陳鑒胡都知道這次明軍集合重兵清剿義軍,已經做好了徹底絞殺的準備,而且此次那大明皇上英宗更是派出那麼大的陣仗入閩征剿,肯定是勢在必得。

  看看這明英宗派出的隊伍:甯陽候陳懋為征南将軍,保定伯梁瑤、平江伯陳豫為副将軍,都督同知範雄、都督佥事董興為左右參将,刑部尚書金濂參贊軍務,太監曹吉祥、王瑾、陳梧監軍,統率京營和江浙兵四萬,配備神機铳、炮火器,入閩征剿。

  連之前的大理寺禦史張楷都被英宗皇帝斥責其辦事不利。
要說這張楷倒是當初被委派前往招降的禦史,現如今英宗派出了征南将軍,自然把招降放在了後面。

  郭笑天苦等之下,倒是等到了這個機會,終于可以脫身了。

  不過郭笑天卻哭笑不得,因為泰平王陳鑒胡親自讓國師陳叙,修書一封交予郭笑天,下令數十人随從親兵,送郭笑天返回京城複命。

  郭笑天原本想借機逃脫,回去隐世村,這下可好,居然被直接打發送回京城去了。
張猛幾個還成了人質,被扣押在龍泉,郭笑天臨行之際倒是得以跟張猛告别,總算是好言好語安撫了張猛的情緒,并且向張猛保證,一定會回來接張猛離開。

  當時的形勢已經刻不容緩,明軍已經攻打準備清剿鄧茂七的餘部,而且葉希八已經被追擊圍剿而被迫上山。

  陶得二死戰,得以逃脫,終于帶着百餘人殘部逃回龍泉。

  這種情況之下,郭笑天被送回京城,帶着陳叙的囑托還有平王陳靈芝的期望,更帶着泰平王陳鑒胡的最後活命的夙願。

  二十多日之後,郭笑天回到了BJ城,卻并沒有第一時間去見皇上,因為郭笑天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是見不到皇上的。
所以郭笑天去拜見了吏部尚書王行儉大人,并且從王大人那裡獲悉,現在于謙已經進京,而且更是身居兵部侍郎的要職。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