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回到明朝我做主

第八十三章 組織志願軍

回到明朝我做主 正芷和頤 3021 2024-01-31 01:14

  郭笑天把幾名核心人物召集起來開會商議。

  當郭笑天把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告訴給大家聽之後,幾乎所有人的反應都是瓦刺乃是異族,居然膽敢侵犯大明疆土,自然是要好好教訓他們一頓。

  可是郭笑天講述了土木堡之變,卻幾乎沒有人相信這件事情。

  曆史上土木堡之變,一直都描述瓦刺五萬大軍,在土木堡擊潰明軍主力五十萬之衆,可是根據這段時間郭笑天的分析,恐怕明軍應該不足五十萬,至多在三十萬左右。

  而且瓦刺大軍在土木堡是擊潰明軍,大概估計打死打傷明軍應該在十五萬至二十萬之間,俘虜了大約三萬明軍,也就是說,明軍還有起碼七八萬人是逃掉了。

  即便是郭笑天說瓦刺五萬大軍擊敗明軍三十萬,仍然沒有人相信。

  郭笑天無奈之下,隻能繼續往下說。

  也就是瓦刺大軍土木堡打敗明軍主力之後,俘虜了大明的英宗皇帝,然後繼續向BJ城進發,意圖攻占BJ城。

  現在郭笑天說到了正題,那就是BJ城有難,到底應該不應該派兵前往救援,郭笑天雖然已經有了決定,但是還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可是如此重大的決定,很多人都很難輕易表态。

  畢竟隐世村現在也就是一萬多一點兒的兵力,不要說遠水解不了近渴,就算是帶領一萬兵力進京,還不知道沿途會不會遭遇阻截。
畢竟沒有朝廷的命令,就随便帶兵進京,這可是謀反的大罪。

  就算是可以順利帶領一萬兵将進京,那瓦刺大軍殺到,這一萬兵将是否能夠抵擋瓦刺大軍且先不提,倒是那朝廷又将如何安排分配兵力,且又将如何補給,這些都是很大的問題。

  萬一朝廷借機将這一萬兵将據為己用,又或者不能給予充分的武器裝備還有糧食,那豈不是由着這一萬大軍自生自滅?

  衆人擔心的問題,郭笑天當然也擔心,而且郭笑天甚至比其他人更緊張這一萬軍隊,這些可是郭笑天目前手中的法寶,也是唯一能夠讓郭笑天安心的定心丸。

  說自私直接一點兒,要讓郭笑天帶領這一萬人進京打仗,就好像是讓郭笑天掏空老本去賭場搏命一般。
一旦輸了,那就是再也沒有翻本的機會。

  可是總不能知道瓦刺攻打BJ城,而自己卻按兵不動吧?

  要是郭笑天不知道曆史,或許此刻還好處理,因為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
但是現在郭笑天是知道曆史發展的,雖然可能即便這一萬人不去,于謙也一樣打赢BJ城保衛戰,可是這樣對于郭笑天來說,完全是意義不同。

  換句話說,既然郭笑天已經知道接下來瓦刺進攻BJ城,而且于謙在極為被動的情況之下,率領衆将士浴皿奮戰,最終擊退了瓦刺大軍,赢得了BJ城保衛戰的勝利。
那又為何不幹脆參與其中,也總算是能夠領取大功一件吧!

  想到這裡,郭笑天便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那就是派出志願軍參戰。

  志願軍這個點子可是郭笑天根據TC在抗美援朝的時候,執行的一套計劃方案。
雖然那個時候的志願軍并非完全自願,而現在郭笑天的志願軍,可是真的都是自願參加的。

  反正跟隐世村的全體人員說明情況,并且申明,隻要是男丁和兵将,自己願意參與此次BJ城保衛戰,就可報名參加,時限三日。

  令郭笑天感到意外的是,三日報名結束之後,居然有多達六千餘人報名自願參戰。

  用了兩日時間,郭笑天才完成這六千餘人的新編制,而且考慮良久之後,選擇了張猛和常貴同行。
畢竟胡全最令郭笑天放心,因此由胡全留守,郭笑天才會沒有後顧之憂。

  黃冠正繼續和胡全一起完成新的兵營和村屋的建築,陳叙主動請纓參戰,郭笑天當然沒有理由拒絕。

  至于另外一名請求參戰的陳靈芝,郭笑天卻婉拒了,而且安排給陳靈芝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肩負起保護永同郡主和錢婉兒的重任。

  又花費兩日時間,準備随行的糧食還有武器裝備。

  為了可以盡快順利同行,達到盡快進京的目的,郭笑天想到了一個比較好的計劃。

  兩千官兵外加四千餘流民,組成了一直浩浩蕩蕩的隊伍。
由郭笑天親自帶領大軍,在跟永同郡主和錢婉兒依依惜别之後,大軍正式向BJ城進發。

  沿路遭遇朝廷官兵,郭笑天便拿出皇上的谕旨,并向那些朝廷兵将解釋,奉命帶領清剿亂民的殘軍進京,并且順便将那些亂民治下的流民押解回京城聽候處置。

  四千餘流民沒有攜帶武器裝備,郭笑天的計劃是先進京城,然後再找于謙于大人要裝備要武器。

  郭笑天一行六千餘人,日夜不停向BJ城進發,等到抵達京城附近的時候,已經是八月十日了。

  郭笑天下令大軍在京城外面駐紮,早就有守将帶兵過來警戒,郭笑天與那守将說明情況之後,留下大軍,隻帶親兵十數人入城去了。

  郭笑天不敢怠慢,當夜就前往王行儉府中拜見王大人。

  王行儉大人見到郭笑天之後,驚訝激動交織一起,居然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郭笑天趕緊說明情況,這才從王大人口中獲取了最新情況。

  果然不出郭笑天所料,瓦刺大軍五月大舉侵犯大明邊地,大宦官王振唆使大明英宗皇帝禦駕親征。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六,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钰據守BJ然後和王振率官員一百多人,帶領數萬大軍從BJ出發。
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邝埜、戶部尚書王佐、内閣學士曹鼐、張益等護駕從征。

  七月十九日,大軍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

  八月一日,明軍進到大同。
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大宦官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

  如今大軍情況如何,卻不得而知。

  郭笑天知道今日是八月十日,隻是不知道那土木堡之變具體發生的日子,因此也隻能猜測。

  郭笑天隐隐約約記得,當時明軍主力撤退應該是從蔚州走,曆史書上描述是那大宦官王振為了顯示威風,專程讓明軍改道走蔚州,而後面那王振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導緻士兵疲憊不堪。

  而且郭笑天還記得,明軍行至宣府,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三萬騎兵被殺掠殆盡。

  後來,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瓦剌軍已緊逼明軍。

  王大人意思是探子細作一直在傳遞消息,現在卻沒有新的消息傳來,因此并不知道明軍真實動向。

  當晚,郭笑天一夜未眠。
因為郭笑天心中暗想,倘若土木堡之變此刻并沒有發生,那是不是還有機會改變曆史呢?

  想着想着,郭笑天突然覺得有些沉重,之前一直都沒有這種感受,可是當郭笑天趕往BJ城,跟王大人談話之後,這才意識到,土木堡之變,不提大明英宗皇帝,隻是光說那大明兵将都是數十萬,也就是數十萬條鮮活的生命啊!

  郭笑天有些自責,于是連夜就又叫醒王行儉大人商議,表示願意率領自己的那六千勇士,前往土木堡通知大明将領,以解土木堡之困。

  翌日淩晨,王行儉就帶着郭笑天前往于謙府上跟于謙商議。

  因為之前郭笑天已經提前預知了英宗皇帝禦駕親征的事情,而且也講述了土木堡之變的可怕事件,因此于謙于大人自然是甯願信其有,而不敢有絲毫懈怠。

  當日于謙和王行儉兩位大人,向郕王朱祁钰奏請,準許委任郭笑天為特使,率領其部下前往土木堡,探尋大明英宗皇帝的大軍去向。

  郕王朱祁钰馬上準奏,而且還拟下聖旨,賜予郭笑天,方便其同行邊關要塞。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