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逍遙秀才

第五十五章 又是秦飛

逍遙秀才 歡樂蝸牛 2534 2024-01-31 01:14

  翌日,早朝,文武大臣如往常一樣,早早的來到乾清宮,站在自己的班列上耐心的等待皇上的到來。

  “皇上駕到!

  随着司禮監小太監一聲尖叫,張誠攙扶着趙烨來到龍椅前坐了下來。

  趙烨環顧了一下大殿之下的群臣,“各位愛卿,今日可有大事啟奏?

  一位六旬老臣跨出班列道:“啟奏聖上,江南連日大雨緻蘇杭,松江等地爆發特大洪水,良田,屋宇被淹無數,黎民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望聖上早日決斷!

  “嗯,此事朕已知曉,今日就先議此事吧,不知各位愛卿有何良策?

  工部尚書祈銘開口道:“啟奏聖上,水患局勢緊迫時不待人,當派戶部要員為欽差提督此事,以盡快安定民心,解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

  趙烨點了點頭,“各位愛卿可有異議?

  戶部尚書許仕奇一看這麼多朝臣在列,祈銘非要點名讓自己戶部接下這苦差事,心裡大氣。

  “聖上,此次水患究其原因,乃是工部治理水利不力,緻使河道淤塞,水庫坍塌才釀成如此大患,當由工部遣員督辦。

  禮部一位侍郎走出班列,開口道:

  “此事與工部,戶部關系最是緊密,當選派工戶兩部官員為正副使協同督辦此事。
【零↑九△小↓說△網】”

  工部侍郎呂帆也不願工部招惹此事,接口道:

  “正副二使如何能成事?
況且兩部不屬一個衙門,遇事反而因意見不合耽誤良機,聖上,依微臣看來,何不差丁憂服孝于蘇州的戶部侍郎為欽差督辦此事,楚侍郎出生于蘇州,對當地情形比多數官員都要熟悉,況且他此時就在蘇州,我們又何必舍近求遠再遣人手。

  禮部尚書郭不凡一看這事居然牽涉到了禮儀之上,急忙跨出班列道:

  “聖上,此舉萬萬不可,哪有丁憂再職的道理,這樣置禮法與何地?

  兵部侍郎沈恒素來與楚紹瀚交好,此時一看這個燙手山芋居然落到丁憂在家的老友身上,亦開口道:

  “臣附議,斷無丁憂再職之舉,當另選賢能督辦此事。

  ......。

  趙烨看着下面吵成一鍋粥,各部推诿,現在居然隻為了一個赈災人選都吵鬧不已,哪裡還能商談具體赈災措施?

  本來就看不慣朝臣此等作風的趙烨,此時氣得臉色鐵青,心中不禁怒火中燒,現在隻是一個國内的水災而已,自己的臣子就這樣相互推诿,如果遇到國難當頭還有何人能用?

  “都住口,你們皆為我朝重臣,一個個遇事為何如此卑劣低俗,你看你們把這個朝堂吵成什麼樣了。

  “張誠,你把昨夜的條例發下去給大臣們看看吧!

  張誠應了一聲,手一招,幾個小太監便拿着昨夜連夜譽抄的赈災條例發到每位大臣的手中,大臣們不明就裡隻好仔細閱讀起來。

  “這是一份赈災條例,你們看後有什麼意見可以提出來,如果沒有意見,以後凡逢災難就照此辦理。

  趙烨說完,頓了頓,又轉頭朝張誠道:

  “拟旨,封戶部侍郎楚紹瀚為江南提督,專督辦蘇杭洪災事宜,所轄文武官員皆受其起節制,允其便宜行事,凡遇不法或阻撓赈災者,四品以下官員無須上奏,可直接斬首。

  說完,趙烨面色陰沉的從龍椅上起身疾步離開,剩下不知所措的滿朝文武,皇上也沒有叫大家散朝,也不敢擅自離開,隻好拿着手中條例仔細看來。

  兵部侍郎沈恒看完條例呵呵一笑,“元誠這可是因禍得福了,有此條例,有此權利何愁皇事不興,哈哈哈!

  蕭天銳看完亦是一驚,如此完善的赈災條例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大夏還有如此出類拔萃的良才,為何從來沒有聽皇上提及?

  戶部尚書許仕奇負責财政民生之事對此最有發言權。

  “此人大才呀,不知是哪位同僚所寫?

  說完用眼神往四周詢問,見一個個大臣皆露出驚異之色,便知不是場中衆人所為,他一颔首,“這樣的良才,老夫一定奏請皇上重用之。

  群臣皆附和道,“理應如此,理應如此!

  其中也有不少人暗自後悔不已,要是自己無所畏懼的早些承下此任,在皇上群臣面前露臉不說,按此條例解決赈災一事也是輕松愉快的,辦好了此事何愁皇上不對自己另眼相待,升遷也非難事呀。

  隻是皇上也太腹黑了吧,等大家都推脫完了才拿出來條例,嗯,這自然是皇上的不是了。

  趙烨在禦書房也是又好氣又好笑,自己早就看不慣這些人了,仿佛去蘇杭就是去地獄一樣有去無回。

  況且自己也知道赈災是個苦差事,你隻要用心做事了即使事情辦壞了,隻要不是太離譜,難道朕還能怪罪于你,今天就是要借條例一事敲打敲打一下這些人。

  雖說楚紹瀚确實在丁憂服孝期間,但國家有難,社稷臨危又且能以常理論之。

  而且最重要的是楚紹瀚本來就是蘇州人士,對本地的熟悉了解強過大多數人,也在戶部任職為人也穩重,趙烨相信楚紹瀚有這樣的能力。

  所以這趟差事從多方面考慮下确實非楚紹瀚莫屬,趙烨才沒有同其他朝臣讨論直接任命了楚紹瀚。

  趙烨在禦書房無聊的翻看了一些奏章,等了好一會才開口,“張誠,乾清宮衆臣情形如何?

  張誠也是笑了笑,“奴婢先去看了一趟,衆位大臣看完條例紛紛贊賞條例作者才學驚人,您沒有叫散朝,他們都還一直等在那裡。

  “叫他們都散了吧,各自處理自己的事情去!

  “是,奴婢這就去。

  張誠慢慢來到乾清宮,尖着聲音道,“皇上口谕,諸位大臣直接散朝。

  群臣聽得口谕盡皆散了去,蕭天銳獨自一人走到張誠身前好奇的問道:

  “張公公,你可知道這份條例乃何人所寫?

  張誠向四周看了一眼,貼近蕭天銳耳邊小聲道,“皇上吩咐不許外傳,此條例乃簡在帝心的秦飛所寫,蕭大人您也不要出去亂說,不然皇上又要責怪于我了。

  “又是秦飛?

  饒是穩重蕭天銳也不禁驚呼出來,一聽張誠所言又急忙壓低聲音,“他一個弱冠學子如何懂得這麼多東西?

  張誠嘿嘿一笑,“這,雜家就不知道了。

  說完轉身就離開大殿,留下驚詫萬分的蕭天銳一人在空蕩蕩的乾清宮。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