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逍遙秀才

第十四章 勸考

逍遙秀才 歡樂蝸牛 3360 2024-01-31 01:14

  因為顧橫波重金求詞,而且這兩首詞也确實驚豔,使得秦飛名聲大振,前來寫信的人比前幾日大幅增加,無事圍觀的也來了不少,而且多以女性為主,不過她們究竟是來寫信呢,還是來看秦飛這個帥哥呢就不得而知了。

  當孫逸楷來到秦飛攤前一看也是一驚,但隻見一條長桌前一邊排起了一條三十人的長龍,秩序井然,另一邊圍了一大堆人亂哄哄的吵鬧一片,仆從撥開衆人,孫逸楷來到秦飛桌前一拍長桌,大怒道:

  “秦飛,我輩文人,豈可行此下賤之事!

  因為孫逸楷的一拍,秦飛寫信的毛筆一頓,在紙上摁了一個大大的黑疤。

  秦飛擡起頭隻見一五十來歲儒者模樣的老人滿臉怒色的站在書攤前大罵,秦飛暗自腹诽,不會又是來找茬的吧,遂開口道:

  “小生秦飛,不知哪裡得罪了老先生。

  “你倒沒得罪老夫,隻是你枉自苦讀詩書,難道隻能行此下賤之事而白白斷送前塵,你對得起你的父母,對得起蒙學之時在孔聖人畫像前立下的宏願嗎?
讀書人自當苦讀聖賢書,敢為天下先,奮發蹈厲,以報效國家和朝廷,解萬民之疾苦為己任,豈能混迹于市井之中泯然衆人爾。

  孫逸楷義正言辭說了一大通,差點沒有喘過氣來。

  呢媽的,這是喊我回家讀書啊!
吓了我一跳,秦飛苦笑了一下道:

  “老先生有所不知,小生家貧如洗,連生計都困難,哪有閑錢去讀書,哪有時間去讀書啊!

  “你怎能知難而退,沒錢怎麼就不能讀書了,你的家境老夫也知道一些,這樣吧你且回去自己溫習功課,遇到不解之處尋到老夫處,老夫可為你指點一二。
”說完遞了一張名刺給秦飛。

  秦飛一臉茫然,這是要自己拜師的意思啊,隻是不知這人是誰,口氣倒也不小,但心裡也确實不想科考,推辭道:

  “小生何德何能蒙老先生青睐,隻是前不久小生頭部意外受了點傷詩書都忘記了不少,如何能通過考試?
”。

  孫逸楷臉色稍霁,道:“你沒有嘗試過,安知不行,讀書人豈能計較一時之得失。

  “嗯,小生受教了,回去定當勤學苦讀,不負所望。
”秦飛不遠過多糾纏于此,敷衍道。

  “希望你言出必行,告辭了!

  秦飛松了一口氣道:“老先生慢走,哎,老先生你的名刺忘帶走了。

  孫逸楷反手一揮,不說話繼續徑直前去。

  孫逸楷剛走不久,隻見幾個衙役拱衛着一位年過半百老者朝秦飛書攤而來,這老者秦飛倒是依稀記得,上次府試知府訓話時見過一面,此人正是知府段恒,等衙役驅散人群,段恒在秦飛面前一坐道:

  “秦飛是吧?

  “小生正是秦飛,不知知府大人駕到,有失遠迎。
”秦飛站起身躬身道。

  “不必多禮,坐下說話。

  随後段恒又朝桌上一指道:“聽說這《七星聚會》很是玄妙,是你自己推敲出來的吧,來,本官也來試兩手。

  “秦飛啊,院試準備得如何了?
”段恒也是知道秦飛情況的,一面下棋一面故意問道。

  “不敢欺瞞大人小生這次确實準備欠佳。
”心道不會又是來勸考的吧,怎麼個情況,居然讓堂堂一府之尊來督促一個小小的童生應考?
這不科學呀!

  段恒見秦飛面現疑色,直接開口道:“不瞞你說,本官來此也是迫不得已啊!
你這《七星聚會》已然上達天聽,天子甚喜,還特意嘉獎本官教化有功,隻怕你這次院試跑不掉了,否則本官怕是要落個遺失賢才的罪名了!

  秦飛暗忖,糟了!
怎麼弄到皇帝老兒那裡去了?
看來這次院試怕是真跑不掉了,自己院試居然和知府官運連在一起,隻怕自己不去也會被知府綁了去的,這都什麼事啊!
于是謹慎道:

  “府尊大人,小生荒廢學業已有多時,現在怕是力有不逮呀,就怕到時名落孫山徒增笑柄。

  “秦飛呀,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以你之才斷不會铩羽而歸。

  段恒悄聲道:“雖然你确實中斷了一時的學業,但也無妨,我會同學政孫大人通融通融,隻要考得不是太差中個秀才問題不大。

  事已至此,秦飛也不推脫了,拱手道:“小生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府尊大人所望。

  段恒又考校了一陣子,臨走時遞給秦飛一本手書筆記道:“此乃本官考中進士時的制文及最近幾年的一些讀書心得,你拿去好生看看吧!

  然後,拍了拍秦飛肩頭,挂着一副我看好你喲的表情揚長而去。

  讀書筆記,秦飛知道古人對于讀書筆記或者心得那是相當看重的,畢竟是自己多年的心皿,一則古代文人都有一些敝帚自珍的壞習慣,非親人,師徒不會相贈的,哪像後世網絡上你要什麼都有,一搜就ok了,現在段恒拿出讀書筆記來,說明他對自己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也很看重自己。

  秦飛暗自尋思,自己前世可算得上考試機器,過目不忘,但科舉考試還真的沒有實戰過,特别是時文也就是八股文,一想到那種固定的格式,固定的語調不由得一陣頭疼。

  所幸現在自己前身的記憶正在慢慢恢複,雖然前身八股文不是特别厲害,但也是不錯的,畢竟十幾年的書也不是白讀的。

  況且自己在後世讀少年科技大學時也讀過一些史上狀元進士的文章,至今依然記得不少,這才是自己最大的優勢,老子寫不好難道抄也抄不好?
錯了,不是抄是借鑒。
想到此,秦飛不禁腹黑的一笑,心情頓時放松了下來。

  秦飛也了解到,大夏朝的科考其實與大明朝非常相似,其基本流程是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六個等級,也就是說如果你要考取一個進士的話,至少要過六個關卡。

  其中縣試,府試,院試這三次總稱童試或稱小考,在幾次關卡當中也是較為為容易的,考生一般不限年齡,隻要你讀書識字五六歲也可參加,其中通過者稱之為‘秀才’或者‘生員’。

  秀才也是以三等分,成績最好的稱為禀膳生員,簡稱‘禀生’,由官府按月發給糧食或者銀錢;次一等的則稱為增廣生員,簡稱‘增生’,不提供給糧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第三等則是附學生員,簡稱‘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

  也就是說因為秦飛已經過了縣試,府試,隻要過了院試就能成為‘秀才’,成為一個有功名的讀書人,官府是要發放補助的。

  而鄉試則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大夏京城直隸區域則在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與監生、蔭生、官生、貢生,經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均可應試。
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試日期一般都在八月裡舉行。
因為鄉試多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為秋試、秋闱。
其中考取的叫‘舉人’,取得參加中央一級的會試的資格。
第一名叫解元,二至十叫亞元。

  會試就是集中全國舉人會同考試之意。
參加的人是舉人,在鄉試後第二年的春天,一般都在三月中旬左右,所以又稱“春闱”或“禮闱”,鄉試後第二年全國各地舉人彙集京師應會試,會試由禮部主持,考試内容與鄉試大抵相同,考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舉人取得“貢士”資格後,方可參加殿試。

  殿試是科舉制度最高級别的考試,又稱:禦試、廷試。
殿試試題由内閣預拟各種題型多題,然後上呈請皇帝選定。
有時由欽定的官預拟後徑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題。

  殿試題一開始是策問,後來改為詩賦,到大夏時,主要仍是策問,一般多以當年或者最近幾年大夏及周邊發生的大事為主,涉及民生,政治,外交等多個方面,主要考校學子對于國家大事的見解,以此來衡量學子是否有做官員的能力。

  殿試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号,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則為第四至二十名,賜“進士出身”的稱号;三甲為第二十一名至榜尾,賜“同進士出身”稱号。

  秦飛想了想,自己最多這次考了做個秀才就差不多了,拿點國家補助也不錯,不過這點需要争取一下,而且地位也不錯,見官不下跪,惹上官司官府也不能随便對秀才用刑,這點可以有。

  再者中了秀才就跨入了士的行列,可以免交稅賦免服徭役,這點更必須有,自己以後做個富家翁還能免除一些稅賦多舒服,以前這麼就沒有想到這點呢?

  秦飛一想到自己頭戴方巾的風流模樣,年輕女子一遇見自己,就開口叫聲‘相公’時,不由得輕聲偷笑起來,一臉賤相。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