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逍遙秀才

第一百三十八章 谪仙下凡

逍遙秀才 歡樂蝸牛 2328 2024-01-31 01:14

  奉天殿,皇家中秋宴會君臣酒興正酣。

  既然屬于中秋佳節的盛會,也就沒有了祭祀祭典或國宴的那種莊嚴肅穆,氣氛也輕松了許多,此時的文臣自然免不了在席間談論探讨詩詞,還不時的吟哦幾句,隻要聲音不大,他人也不至于怪罪什麼。

  今天趙烨興緻也比較高,不多時已有四五分酒意,他無意間向侍立在身旁的張誠問道:

  “張誠,不知道今年的秦淮詩會怎麼樣了,有沒有好的詩詞傳出?

  因為是中秋盛會,作為一國之君的趙烨自然也會留意一下的,當然這些事自然是由東廠和錦衣衛的去做,一來可以監視詩會上的不法之徒,或者監聽是否有攻擊朝廷的言論,防止違法亂紀的事情發生。

  二來,也可以發掘好的詩作和人才,記錄在冊以備選用人才。

  “聖上,奴婢這就去看看是否有消息傳回來。

  張誠說完,便躬身出了奉天殿,不多時領回來一個小太監。

  小太監來到趙烨宴會的禦案前跪下道:

  “奴婢參見聖上,回聖上,廠裡的人回來說詩會辦砸了,還沒有開始便草草收場。

  “什麼,詩會辦砸了,是什麼人破壞了詩會?

  趙烨聽聞詩會沒有辦下去,大吃一驚,再加上秦飛鄉試試卷被盜一事,心情自然不會太好,此時問來聲音難免有些大。

  殿中群臣見趙烨面現怒色,都放下酒杯安靜下來,小心翼翼的傾聽事情的緣由。

  小太監見趙烨動怒,吓得在地上磕了兩個響頭。

  “聖上息怒,并沒有什麼人破壞詩會,隻是有一個才子在詩會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寫了一首詞,拿走了作為中秋詩會獎賞的百兩黃金,緻使其他詩會參賽者都沒有了興趣繼續參加比賽,而落得草草收場。

  趙烨聽不是人為破壞詩會,臉色稍霁,疑問道:

  “難道田善文和瞿禮也同意那個才子拿走黃金?
他們就沒有表示一下反對?

  “田大人和瞿大人都沒有反對,其他詩會評委和參賽者也都心悅誠服,沒有人說半個不字。

  趙烨更是大奇,究竟什麼人竟然有這麼大的本事,能把他手下兩位頗具才名的文臣和京城那些不可一世的才子給踩在腳下,聽小太監口氣仿佛還是心悅誠服的樣子。

  趙烨驚奇,殿中大臣更是驚駭,畢竟他們這幫文臣都是從科舉道路上一路過關斬将殺出來的,在詩詞方面的才華都不低,平時除了忙于政事也會有事無事吟上一首,對于京城哪位才子有名,什麼時候又出了佳作也時有關注。

  這時聽聞有人居然憑借一首詞搞砸了一年一度的秦淮詩會,自然感覺不可思議,但更多的是懷疑,因為他們自認為這種事情他們辦不到。

  趙烨見有這等奇事,心道,這是好事呀,雖然辦砸了詩會但也出了一段百年難遇的文壇佳話嘛。

  “小桂子,你還在磨蹭什麼,快給朕細細講來。

  “奴婢遵旨!

  小桂子便仔細的從顧橫波現身引起人群騷動,秦飛顧橫波如何與田善文起沖突,随後秦飛含怒出手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水調歌頭》,以及詩會評審和場中參賽者的各自反應,詩會如何草草收場等添油加醋的娓娓道來。

  說完便把手上記錄有《水調歌頭》的一張宣紙遞給趙烨。

  趙烨楞了一會兒,掃了一眼手中的《水調歌頭》,龍顔大悅,忍不住大笑幾聲。

  “好,好,好!
秦飛果然有驚天之才,這秦淮詩會被砸得不冤啊!

  殿中群臣回過神來,紛紛躬身馬屁道:

  “聖上聖明,這都是聖上勵精圖治,治世有方,才出現秦飛這樣的絕世奇才,此乃興國之兆呀!

  趙烨心中暗笑,這群馬屁精,秦飛寫詞寫得好怎麼就是自己治世有關了,呵呵,不過他對群臣贊揚秦飛還是比較認可的,因為秦飛這首詞寫得實在是太好了,說其前無古人也沒有半點誇張,至于是否後無來者就不是他所關心的了。

  而坐在次席的蕭天銳神情更是複雜,作為一個文官,他也是愛詩喜詞之人,此時他也被《水調歌頭》所折服,在驚歎秦飛才華之時,他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寶貝女兒對秦飛的親睐,如果沒有秦飛與楚月馨的婚約在前,他倒不介意把自己的女兒許給秦飛,可是,一切都隻能是可是了。

  所以,秦飛表現的才華越高,他也就越矛盾,也越覺得女兒喜歡秦飛是有道理的,更說明女兒的眼光不錯,不是在瞎胡鬧。

  嗯,看來有必要見見這個秦飛了,他想近距離的觀察審視秦飛,隻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和看透一個人,這點蕭天銳還是比較自負的,他相信以自己多年的人生閱曆能讀懂秦飛。

  随即,他再想到了此次秦飛鄉試失利,饒是一向持重的他也不禁差點笑出聲來,秦飛這不是在打臉嗎,狠狠的打整個大夏科舉陋習的臉,打他們這些為國求賢的官員的臉嗎?

  你想想,一個能寫出名垂千古詩詞的人,居然落榜鄉試,而且是在試卷被盜的情況下落榜,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如果天下人知道了其中是非曲折,又怎麼看待大夏整個科舉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呢?

  看來真的要好好斟酌一下這件事情了。

  這樣一來更增加的蕭天銳想見秦飛的迫切性。

  而就在蕭天銳陷入沉思的這段時間,寫有秦飛《水調歌頭》的宣紙早已經在殿中群臣隻見傳閱開來,群臣在驚歎之餘,更多的是在各自心裡權衡自己與秦飛這首詞的差距,最後都莫不是沮喪的搖頭歎息,悄悄的把先前準備露一手的詩詞在兜裡緊了緊壓得死死的,生怕一不小心掉了出來,而贻笑大方。

  就這樣,《水調歌頭》被殿中群臣長久而熱烈的讨論,最後還是在國子監祭酒崔讓的定調下才平息下來。

  “神來之筆,谪仙之作!

  群臣點頭。

  于是乎,秦飛‘谪仙’之名不胫而走,在京城紛傳開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