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皇帝養成計劃

第五十五章 金殿議事

皇帝養成計劃 Stven. 2954 2024-01-31 01:14

  “回陛下。

  就聽那梁安祿一個躬身,回道:“據臣所知,早在六天之前,邊關那邊就傳來了蒙古使臣入境的消息,按理說,他們本來昨日便該到達京城了,此時遲遲不見,可能是路上生了什麼差錯,從而耽誤了行程。

  “都已入境了,那幫蒙古人又能生什麼差錯!

  聞言,就聽皇帝的語氣不大好:“這些蒙古人,真是越來越不将我大越放在眼裡了!

  話落,梁安祿并未出聲反駁,就連其餘百官也都是一副深感贊同的模樣,沒錯,現在的蒙古大汗,也就是之前的蔑兒乞汗琅闊台,雖說是在五年前主動請纓歸屬的朝廷,還送了前大汗的王女入宮,表現得相當恭敬積極,但那也隻是五年之前的事了。

  其實皇帝以及一衆大臣們也是知道,那琅闊台當年之所以表現得那麼恭敬,大多還是因為草原上内亂剛剛結束,他還需要大越的力量對那些不肯順從的部落族人們加以制衡和威懾罷了,若談忠心,那可是半點沒有!

  想當年,當時勢力最為強大的克烈部雖然被琅闊台施計滅了去,同時還取得了大半部落的支持登上汗位,卻并沒有真正赢得草原人民的忠心,反而還因為克烈部的覆滅而引起了極大的反彈---作為當時草原上最為強大的部落克烈部,部落之中不僅族人衆多,更有許多附屬的小型部落以及盟友,這股力量加在一起足足占去了草原上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根本容不得琅闊台小觑,而在這股勢力當中,一些好說話的,還隻是出言抗議,拒不承認他的汗位而已,而另一些頭人脾氣爆點的,便直接發兵叛亂開了!

  一時間,貌似剛剛才結束一場内戰的草原上再度烽煙四起,甚至可說是亂相更甚,簡直處處都有戰鬥在打響,而那些敵人仿佛就像是商量好了一般,全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往往當琅闊台知曉自己的領地被人襲擊,帶人過去的時候,對方早已經留下一地的狼藉消失無蹤了,根本叫他無從找起!

  這種情況,直讓當時的琅闊台應付得焦頭爛額,在苦苦支撐一段時間之後,終于無奈将克烈部的王女及諸多金銀财寶、精胄寶馬打了包,親自領人送進了大越的皇宮裡,以求庇護。

  而大越朝野沒有叫他失望,在琅闊台當着皇帝肖天靖的面表了忠心之後,這位皇帝便十分果斷地答應了他的請求,并且在十日之内便發了重兵,駐紮于琅闊台的汗帳百裡之外,肅清叛亂,捉拿那些帶頭的頭人,僅僅半年時間,便為琅闊台基本上解決了心頭之患。

  現在想起來,皇帝當年之所以會答應琅闊台的請求,便是因為他覺得,一頭聽話的狼,總比一群發瘋的狗要好打理些,不管這頭狼的忠心是真是假。

  隻不過近兩年來,随着琅闊台的勢力慢慢壯大,草原上異己的漸漸消亡,他的狼性野心也便逐漸顯露了出來。

  雖說琅闊台年年都還會派人向朝廷獻上大量的财器珠寶,送來的戰馬也年年都不少于三千匹之多,就連那遣來的使臣言語之間,也是對朝廷極為卑微恭敬,但實際行動上,卻開始不守規矩起來,時常有蒙古騎兵騷擾邊境的事情發生,規模少至數百人,多則數千人,直将大越少數幾處邊關防地打得苦不堪言,也不知多少百姓流離失所,每每大越怒而問起,對方便會以那些騎兵都是克烈部的餘黨來搪塞過去,時至今日,兩國之間的關系雖然表面上還是屬從,實際上卻已是早就到了一種近乎于水火不容的地步!

  “這蒙古人确實讨厭,照我說,當初就該趁勢追擊,将那草原盡數收于我大越囊中,這樣一來,哪還有今天的許多破事!

  皇帝還在上面發着飙,下面肖逸廉便悄聲湊到肖逸璇的跟前嘟囔一聲,聽得後者苦笑搖頭,他雖然沒有确實經曆過那些往事,卻是看得透徹,當即便同樣小聲地向自己的三弟回道:“老三,你想得還是太簡單了,那草原何其之大?
恐怕就算我大越傾盡全部兵力,也不能将勢力遍及那大草原的十分之一,我們打過去簡單,可打過之後,又該如何自處?
那些蒙古人隻要往草原深處一鑽,立刻便會沒了蹤迹,叫人根本無從尋起,到時候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倒是過得快意,而我們至多也隻能是被動防守,你想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再者說,大越隻要駐兵一日,便有大量糧草輸送,需要耗費的巨額人力财力暫且不說,我們既然要駐兵草原,總不能就讓大軍呆在草原邊上吧?
到時候就說那漫漫糧草線,都時刻有被蒙古人襲擊搶掠的危險,所以在草原上和蒙古人打仗,可謂是百害而無一利!

  聞言,肖逸廉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接着低頭沉思一會兒,緊接着又轉而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便不貪一時之功,着大軍将國境線慢慢向草原上推進過去,同時鼓勵百姓們移民過去,每過一處,便修建城鎮,築起城牆,讓百姓們定居,這般将那大草原慢慢蠶食,雖說過程漫長了些,但這樣持久下去,卻總有一天會将那些蒙古人殺滅殆盡,皇兄你看如何?

  “還是不行。

  話落,就聽肖逸璇笑着搖頭:“第一,要是按照你所說去做,那這個過程就不隻是‘漫長了些’了,那可是非常地漫長!
恐怕就算等你我老死,那城鎮也都真正建不起來幾座,第二,你别看那大草原上天藍草綠,看似景觀壯麗,實際上氣候環境卻是十分惡劣!
草原上的地皮不能耕種,蒙古人均以放牧為生,每每一遇大雪,他們便是難以為繼,沒得吃喝,他們沒有辦法生活下去,能做的便隻能是搶了,也正因為如此,草原人侵襲中原的例子才會經年不絕,而你再想想,凡我大越子民,都過慣了中原生活,又有哪個願意去那艱苦之地受那風霜之苦?
不能種地,你又叫他們如何生活?
學着蒙古人一樣去放牧嗎?
中原百姓,又有幾個會像蒙古人那樣放牧的?
若是真的按你所說,強制将大量百姓們帶去草原上,那離民反兵變,也便不遠了!

  說罷,肖逸廉這才恍然,伸出大手狠勁拍了拍自己腦門兒,這才終于歎道:“皇兄遠慮,臣弟受教了。

  暫且不提這兩兄弟之間的對話,大殿之中,幾位使臣又按照慣例,向皇帝彙報了各國情況,同時有所請求的,也都陸續提了出來,其中大理近年來與西夏摩擦不斷,希望大越出面調解威懾,高麗今年起了瘟疫,希望大越支援其大量的赈災糧食及藥材,琉球那邊,則是近年來台風海嘯不絕,需要大越支援一些糧食财物,同時放寬海路貿易限制,以便其能更快發展,這幾方的要求不算過分,皇帝便是一一應了,隻不過東瀛那邊所提的要求,卻是有些叫人嗤笑了。

  依照田中四郎所說,他東瀛近日裡内亂不斷,又常受海上浪人劫掠,急需大量的武器裝備,甲胄、戰馬,甚至戰船圖紙,而這些東西,他希望此次朝見完畢之後,便能由他帶回東瀛去!

  對于這種求情,皇帝自然是想都沒想,立即便給否決掉了,見狀那田中四郎自是失望,隻得退而求其次,請求大越賜下糧食種子,教授耕種方法叫他帶回去傳播,以增加其本地的糧食産量。

  皇帝聞言後思慮良久,最終才點頭應下,不過同時也言明,他索要的糧食種子不得超過十種,接着也在心中想到,這東瀛人果然與别人不同,高麗、琉球開口就是要錢要糧,卻不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在這一點上,卻是怎麼都比不得前者的。

  正在這時,就見皇帝龍椅台下後方的蟠龍屏風之後蹑手蹑腳走出一名小太監,摸到一直立在皇帝下側的禦前公公克盡榮耳邊說了幾句,接着就見那克盡榮躬身來到皇帝的龍椅旁,低聲說道:“啟禀陛下,奴才剛剛得到消息,那蒙古使臣的車隊,已到皇宮門口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