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皇家有喜

第62章 中毒

皇家有喜 笑言聽風 5264 2024-01-31 01:14

  可若隐并未有聽到問話,此時隻傻傻發愣,怔怔問道:“方才說道,睿親王在邊境兒?
哪個睿親王?

  “睿親王便是睿親王,還有哪個睿親王!

  “我怎未有聽聞睿親王在邊境兒?

  “這也不是啥新鮮消息了。
一路上不都打聽到了?
”文珠不以為然,同時催促道:“若隐你倒是快些決定,去大昭軍營或是邊境兒?

  “這個......”

  “甭這個那個了,你快些決定呀!
”嚴婉亦是急不可待。

  兩姐妹期盼熠熠的眸光讓若隐好生的為難,又極為愧疚。

  她們為了自己在意的人,已然如此心焦,而自個兒首先想得卻是關乎風月之事。

  若隐回過了神,鄭重考慮掂量了一番。

  “罷了,還是去大昭。
”若隐拍闆。

  “好極!
”文珠歡喜。

  “為何?
”嚴婉失望。

  若隐細細斟酌道:“并非絕對不去邊境兒。
文珠方才倒是言之有一二分的理兒。
咱們不若先去大昭軍營打探一二那場巫雲谷戰役的隐情,及夏家軍與夏将軍的行蹤,還有大昭下一步的動作,如此可大約判斷個一二這整個事件兒大體的脈絡,而後再做決定亦不遲。

  聞言文珠點頭如蒜搗,而嚴婉依舊悶悶不樂,不似情願。

  若隐上前拉着嚴婉的手,柔柔道:“婉兒,你先莫要失望,且仔細了想想,就咱們所探聽的消息,這大昭兵馬該是與夏家軍有過最終接觸的一方,且為直接接觸,而大華兵馬是而後才趕到增援。
如此一般,在大昭軍營想必能打探到更為有用之線索。
而大昭軍營離邊境兒其實相隔不遠,也就是說,兩*營相隔不遠,咱們可随時改變行動,轉換地方。

  若隐客觀分析,嚴婉聽之倒覺着有那些道理。

  “倒也言之有理。
那便是說,咱們最終還是會去邊境兒?

  若隐點首。

  “那成。
先去大昭軍營也罷。
不過邊境兒亦是要去的!
”嚴婉還是有些許的不放心。

  “自然會去!
先莫要說你擔心你爹爹的境況,就光是打探消息這一方面講,在大昭軍營咱們未有可能打探到全部。
遂咱們終歸是要去邊境兒的。

  “若隐說的極是。
待打探到了我爹爹可能的行蹤,咱們便速速去邊境兒。
若是爹爹與文庭身處險境,我自要請求睿親王施以援手。
畢竟睿親王與文庭自幼交好,想必不會坐視不理。

  嚴婉終是被徹底說服。

  膽子愈加肥厚的三人收拾了一番,便朝大昭軍營而去。

  途中,若隐思緒千回百轉,滋味複雜。

  她決定去過大昭後,再轉而去邊境兒,除卻方才分析之原因,還有幾分自個兒的私心。

  當初好似确是聽聞這小王爺在邊境兒領兵坐陣,但是覺得此人與自個兒沒什麼關系了,且未有想過去涉戰邊境兒,遂未有在意。

  她有那麼一點點想見到他,聽到他的名字,倏然有種無法言喻的安全感,甜絲絲的。

  但是她又怕見到他。

  倒也不再是為了自己逃跑秀女的身份了。

  她不是冷心冷腸的人。
那些時日的相處,他有無真心,有多少真心,她能感覺的到。

  她相信,若是他知道她真實的身份,他必定不會怎麼着她,而隻會保護她。
雖然她至今都不知曉他對她這般的理由是什麼,為何他會對她有感覺。

  她隻覺得,兩個人不應該屬于彼此,是兩個世間的人。

  她不想也不敢與他再有糾葛,否則于他于她,都會是很大的麻煩。
他畢竟是皇家中人。

  但是自從與晉王的一談後,她總覺着,自己的娘親有着不為人知的秘密。

  尤為是娘親的逝因,這于她而言,亦是極為的重要。

  無論那個晉王是道予她了實話,抑或是故弄玄虛,至少可肯定的是,晉王确實識得娘親!
但憑這一點,若隐就已有極大的好奇去探查其中的蹊跷與隐秘。

  可是再從晉王那兒得知更多真相的希望已然渺茫,再者她亦不願再見到這個人物。

  比起這個人物,她情願再與景毓見上一面,從他那兒解惑這些在自個兒腦袋裡萦繞已久的疑問。

  畢竟他亦是識得此蓮心镯,又是這般的面善,好似哪兒見過一般,不好不說他亦知道些甚。

  即便他也許并不如晉王般與娘親認識,畢竟娘親逝去時他還隻是個小孩子罷了,可也許他知道些極為重要的線索也說不準兒。

  如此一來,她又極想見到他,開誠布公的好好問問他。

  可然後呢?
然後他會放她離去,許她自由嗎?

  “若隐,你在想甚?
你有心事兒?
”嚴婉看出了若隐的心不在焉。

  文珠搶白:“可不是麼,若隐當初正是被那睿小王爺抓去驿館膳房作活兒的,過些日子又要去邊境兒,再給那小王爺逮個正着可就不妙了去。
若隐想必是擔心這個。
不過若隐,你便放了這心,咱們定會保護你,不會讓你被那小王爺撞見的!
不過興許那小王爺已然忘了你的樣貌抑或是連這一茬子都忘了去。
再好的膳食手藝,他那般的人物,怎會時時記在腦袋裡?

如你所言,畢竟他在驿館從未與你打過照面,不定他早已忘記了你。
你莫要擔心!

  “如若此般便好。
唉,這作膳的手藝好也遭事兒,若隐真真是可憐!
”嚴婉感歎。

  “可不是。

  “......”

  若隐嘴角抽了抽,無語。

  **************************************************************

  轉眼兒間過了十一日。

  大昭軍營倒也不難混入。

  軍營膳房缺人手,夥頭也頗好講話,雖說三個人有些多,不過就文珠那三寸不爛之舌求了一求,加上不計較工錢,人家也答應了。

  膳房的工作不算繁雜,身處北邊兒的大昭人好面食,幾籠包子饅頭加一些整鍋的炖煮,整合起來不難,隻是蒸鍋擡起的時候頗為耗費氣力。

  力氣大的文珠還成,若隐與嚴婉初始時不太适應,差點兒未給累得半死。
可做着做着便習慣了去,畢竟這兩姑娘亦有些武功底子。

  每日三次過來兩個小卒将成桶的三餐搬走,若隐三個忙完夥膳後隻用将膳房内外收拾打掃即可。

  當然,還有利用空閑時辰與各種機會想盡法子去打探消息。

  膳房一丈遠開始便是軍營,男子聚集,雖然正扮作男兒身,可若隐與嚴婉不太敢去。

  文珠膽子向來大,又不重規矩,加之救父心切,便不顧若隐二人的反對勸告,開始抱着吃食頻頻往軍營跑,與兵卒套近乎。

  若隐見文珠固執,又見大昭兵将雖然粗野,但亦守禮有度,也隻得作罷,隻時時提醒文珠該如何自我保護,如何套近乎才不露馬腳,不讓人起疑心。

  文珠卻也虛心,将若隐的囑咐牢記在腦袋瓜内,在與兵卒套近乎的過程中,堪稱運籌帷幄,遊刃有餘亦不為過,倒也與幾個兵卒稱兄道弟了起來。

  見文珠愈加沉穩又不亦樂乎,若隐二人便放了心,随她去了。

  而她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亦未有閑着,而是抓住機會向膳房及管其他活兒的人探聽些消息。

  大昭駐紮的兵馬訓練有素,又晨起練兵,晚上不放松戒備,井井有條。

  她們接觸不到高層的将領,而從這些基層兵将這兒又探聽不到任何有用之信息,隻道巫雲谷一戰确有存在過,不過夏家軍并未在大昭軍營及其附近。

  文珠不免有些失望,失去了信心,開始琢磨着興許在華國邊境那兒或許能探聽到些許。

  嚴婉早已不耐,急着要去華國邊境兒那。

  若隐無甚所謂。

  三人商量了一番,決定後天啟程。
因為是臨時活計,可以随時拿了工錢走人。

  可就在啟程的前一日傍晚,文珠病倒了。

  連着好些個時辰,出現額冒冷汗,呼吸淺快,躁動不安,神志模糊之狀。

  文珠趁着尚還存有的丁點兒意識,拼命阻止若隐二人去尋随軍大夫。
因為一旦被把脈,即可被獲知為女子假扮,怕出事端。

  若隐嚴婉急得沒轍兒,手足無措。

  同日内又過了半晌,文珠逐漸昏迷,四肢抽搐,這下可把若隐兩個給吓傻了去,直道必須尋随軍大夫,即便被發現為女子亦無所謂了去。

  可此時整個軍營開始躁動。

  膳房開始人來人往,神色匆忙驚惶。

  随軍大夫帶着随僮時而來膳房搗藥,時而去軍營,兩頭奔波,緊張不堪。

  膳房的其他夥計亦也倒下。

  若隐與嚴婉尚還無事兒,便接到了煮炖綠豆湯之令,幾個兵卒亦加入此列。

  熱水煮不斷,兵卒們頻頻過來擡熱水,随軍大夫的随僮也守在膳間煮藥。

  問了才曉得已有超過半數的兵将中了暑氣。

  那想必文珠亦是中了暑。

  可若隐覺着不太對勁兒。

  現兒深夏已過,已是尾夏,加之又是在北邊兒,雖然幹燥,但是與南邊兒比,不至于熱得中暑。

  即便是在現今的南邊兒,亦已過了易中暑氣的時節。

  嚴婉與若隐現兒分秒必争。

  嚴婉在膳間幫忙的時候,若隐負責照顧文珠。

  好在膳間藥汁不斷,綠豆湯水連連炖煮。

  軍營與膳間已然繁忙不堪,無人關注到文珠,若隐就蹭膳間内給兵将們煮炖的藥湯與綠豆汁給文珠。

  兩個時辰過去了,狀況未有好轉。

  再仔細了一看,文珠的嘴唇隐隐約約出現了點點的紫斑。

  廣閱百書甚至包括些許淺顯的醫書的若隐覺得這不應是中暑之症狀,倒有些似中毒。

  此刻若隐已不再顧及了去,趕忙進去軍營,逮着随軍大夫便問道:“先生,現兒中暑的狀況可好些了沒有?

  大夫歎首:“至今未好,反倒嚴重了些許。

  “确信是中了暑氣?
中暑倒也不難診治。
”若隐道。

  大夫點首:“已然排除了疫病,依據目前之症狀,确為中暑。

  若隐尋摸了個機會幫着擡熱水之時,去其他營氈悄悄瞅了兩眼其他病倒的兵卒。

  仔細了一瞧,果然如文珠一般,嘴唇上有點點紫斑。

  若隐微微了然。

  兵營内不是未有發生過中暑事件,通常三兩碗綠豆湯煮金銀花灌下去,約莫四五個時辰便能好轉。

  可這次已然兩日一夜,狀況仍舊未有樂觀,無人好轉。

  若隐就這紫斑與大夫探讨過。

  大夫未有忽視,聽了若隐見解後再而仔細診查了一番。

  惜無論是脈象抑或是症狀,都更似中暑,沒有中毒的典型脈象。

  大夫解釋即便為中暑,因皿液不流暢,亦會有紫斑。

  可就這般耗着實在不算個法子。

  病倒之人的唇上紫斑已愈加顯深,且陸續開始嘔吐症狀。

  文珠吐到幾乎脫水抽搐,嚴婉驚吓得淚眼汪汪,慌神無助。

  此刻随軍大夫亦是不得不信此乃中毒之狀。

  可這消息絕不能外洩,若敵方知曉,難免會有機可趁。

  軍營開始戒備森嚴,全軍封鎖。

  大昭朝廷驚動,立即遣派太醫團,即刻出發。

  不出一日,太醫團已疾馬趕到。

  經過太醫輪流診斷,終診摸到了隐隐的不同尋常之脈象,似是中毒。

  可無論是脈象,舌苔抑或是嘔吐物,皆未有所中為何毒,遂無法用對症解藥,大家一時之間束手無策。

  若隐先是穩住嚴婉,托嚴婉先照顧着文珠。

  她自個兒則慌而不亂,四處翻查。

  正當她在膳間手背擡着下巴,反複踱步,苦苦思索之時,腦袋忽地閃過一念。

  她趕忙去膳食存儲帳子打開腌菜壇子聞了聞,又用食指沾了點腌汁,放于舌尖嘗了一嘗,惜未有嘗出甚特别之處。

  此刻事不容緩,且死馬當作活馬醫了去!

  若隐趁夜悄悄潛出軍營,在位處軍營東南處的野木蓮池采摘了些許木蓮與蓮子心。

  膳間有現成的金銀花,又去随軍大夫那讨要了些茯苓子,在膳食搗鼓了一番,作了湯水給文珠灌了下去。

  約莫三個時辰後,文珠呼吸逐漸恢複了平穩。

  再灌下了一碗,八個時辰後皿色漸有恢複,唇上的紫斑亦緩緩消退。

  若隐大為欣喜,趕忙将此佳訊連同方子告知了随軍大夫。

  大夫驚訝不已,又事關重大,便刻不容緩地禀告給了太醫。

  衆人皆驚。

  太醫一行人即刻過來給文珠診脈。

  把脈之時,若隐和嚴婉的心頭幾乎跳到了嗓子眼兒,可又不能阻止太醫把脈。

  若隐抓住了太醫眼中一閃而過的驚訝。

  好在太醫未有說甚,隻微笑點首,道毒已解了去,若隐的方子确為良方,可用。

  随後大量的木蓮葉與蓮子心被采摘了回來,更多的金銀花與茯苓子也在短時辰内被運送了過來。

  每個病倒的兵卒被灌了兩大碗。

  時擱五個時辰,再灌上兩大碗。

  如文珠般,狀況終有好轉。

  衆人皆松了一口氣兒。

  可中毒原因依舊未有查知。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