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琴指揮着崔娘将四爺出行的箱子整理了四五箱子。一早上就過去了,差不多到了午膳的事情,四爺那邊傳來了話,說是四爺不過來用午膳。
“崔娘,今日我要吃羊肉鍋子,去讓牛師傅準備起來。再弄一些時鮮的蔬菜就是了,其他就不必了。反正爺不來用午膳。我自己吃自由得很!”蘭琴也沒多想,直接吩咐道。
“主子,今日一早主子爺不是說要去看烏雅氏麼,怎麼現在就不過來用午膳了,是不是在那邊用了?”崔娘道。
蘭琴一聽,嘟了嘟嘴巴道:“反正人都已經進來了,都是他的妾侍了。我還能說什麼!”
崔娘道:“主子能想得開,奴婢就不擔心了。這就去給您吩咐膳食去。”
崔娘走後,蘭琴歪着主榻上開始吃點心。她現在是餓不得的,一餓,就渾身不自在。
那廂,四爺其實沒有在烏雅氏那邊用膳,而是去了年氏那邊。畢竟年氏生了阿哥,又是側福晉的位置,自己出去,自然還是要去安撫安撫的。
“爺,妾身那邊的東小院已經修繕得差不多了。不如爺幫妾身挑個大吉的日子搬過去吧。”年氏一邊為四爺剝着荔枝,一邊嬌聲道。
“既然修好了,你随時都可以搬過去了。”四爺手裡抱着五阿哥,真逗弄着他笑。
“可是爺都要走了,妾身一個人住過去,實在沒意思。”年氏撒嬌道,看着四爺寵溺地看着五阿哥,她心裡就安心多了。
“這是什麼話,爺又不是不回來了。你帶着五阿哥住過去,等着爺回來就是了。”四爺道。
“那爺今天可要陪妾身和五阿哥一日,爺走這麼久,五阿哥會想阿瑪的。”年氏知道自己的身份也不可能去了,隻好拿着孩子來留四爺了。
那廂,耿氏用過午膳後,便扶着綠闌的手來到了南小院。她聽說四爺要出門了,想着如果能跟上次一樣跟着出去,說不定還有機會。蘭琴那邊也派人過去請了,她便說中午後再過來。
蘭琴用完午膳後正歪在主榻上歇息,耿氏便來了。隻見她穿了一身草綠色的旗裝,整個人精神得很。
“妹妹的肚子都出來了!”耿氏一走進屋子,便看見蘭琴雙手撐在身後,凸出個肚子,一副吃撐了的樣子。
“姐姐來了!”蘭琴笑道,擡起一隻手朝着耿氏伸過去。
耿氏走到跟前,一把拉住蘭琴那隻帶着玳瑁護甲的手道:“走,出去轉轉,吃多了,得走動走動,這樣才有利消化呢!”
蘭琴順着耿氏的拉扯一把站了起來,兩人走出屋子,就在院子裡轉起了圈兒。
“烏雅氏昨日突然發燒了,姐姐可知道?”蘭琴挽着耿氏的手在院子裡轉圈道。
“嗯,鬧得不是連林大夫都過來了。她這病也發得有些突然,昨日白天還好好的,怎麼晚上就突然發燒了。”耿氏道。
“興許是早就着了涼呢。這個烏雅氏為人如何?”蘭琴道。
“妹妹問的是啥意思?”耿氏道。
“姐姐與她比鄰而居,自然比我與她接觸得多一些。烏雅氏可是爺的母族的人,在爺的心目中位置不一般。”蘭琴道。
耿氏心裡早就将蘭琴這話翻了幾翻,說道:“你是懷疑她故意裝病?”
蘭琴看着牆邊的海棠花,道:“林大夫都去了,如何是裝病!恐怕是她自己将自己弄病了,為的就是引爺過去。”
耿氏一驚,道:“烏雅氏看着溫柔嬌弱,然道是這樣有心計的?”
蘭琴曬然一笑道:“人不可貌相。當初的尹氏然道看着就是奸人?”
耿氏點頭道:“她如果真是有這樣的心計,恐怕是不會甘于侍妾的身份了。瞧着主子爺早上已經去看過她了,然後大嬷嬷處便派來了兩個丫鬟,說是伺候她的。按說侍妾可沒有這樣的待遇呢。”
蘭琴聞言,心裡便是一抽,四爺不僅僅去看了她,還暗中提升了她的待遇。雖然烏雅氏隻是侍妾的身份,可是四爺如果想讓人去伺候,誰又攔得住呢?
“姐姐,烏雅氏或許是另一個尹氏,你與她住得近,以後主意多看着她一些?”蘭琴覺得沒有人比耿氏合适了。
“這個簡單,你即便不說,我也是留意着她的。”耿氏明白了蘭琴請自己來的原因道。
“姐姐,以後烏雅氏那邊的事情,還請你多上點心。我在院子裡養胎,并不常出去。”蘭琴道。
耿氏看着蘭琴的肚子,羨慕地說道:“妹妹真是好福氣,這一懷就是倆!”
蘭琴看着耿氏的樣子,也知道她也是多年不受寵,又沒有子嗣傍身,日子也是難熬了一些,便道:“姐姐喜歡孩子,就常來我這裡就是。烏西哈和別楚克都可以任由着姐姐疼愛滴!”
“羞不羞,明明是想讓我幫你照看兩個格格,還美其名曰是為了讓我親近孩子!”耿氏擡手在蘭琴的鼻子上刮了一下。
“哈哈,姐姐真是玲珑心的人,一下子就戳穿了我的意圖。如今懷着雙胞胎,照顧那兩個大的就沒那麼多精力了。”蘭琴說道。
“那等你生了,無論男女,過繼一個給我養,好不好?”耿氏突然道。
蘭琴一笑,看着耿氏熱切的眼神,心裡就是一驚,她沒想到耿氏盡然這樣迫切地想要孩子。
“跟你開玩笑的,看把你吓得。你即便願意,主子爺也不會願意的。”耿氏又點了點蘭琴的鼻子頭道。
“姐姐,以後還有機會的。”蘭琴一想到曆史上的耿氏的确是生了兒子的,她的兒子就是乾隆唯一親近的兄弟五阿哥弘绉。
耿氏搖搖頭道:“我一入府就沒得過爺的寵愛過,恐怕此生就沒有機會能為爺孕育子嗣了。”
蘭琴突然為像耿氏這樣的後宅女子感到悲哀,她們終其一生,就默默地在皇子後宅裡從豆蔻年華一直熬到年華老去,終至化為一律孤魂。
“姐姐,你命中看起來不會是這樣孤寂的,一定會有孩子的。”蘭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