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明武天下

第225章 各得其所

明武天下 梁可凡1 2340 2024-01-31 01:13

  京城萬衆期待倭女的到來,而遠在京都的宋誠并沒有因為白白浪費了田地裡的作物而懊惱,再怎麼着,田裡的作物已經枯死,無法收成了。不過他還是和蕭維祯一起去一趟農田察看一番。

  倭國也種稻谷,這和大明相同。

  農田裡枯死的作物正是稻谷。沒想到這裡一年能種植兩季

  蕭維祯不停唉聲歎氣:“真是可惜。”

  “沒什麼可惜的,這裡的農田并不比我們的江南肥沃。蕭大人沒發現這些稻谷長勢一般嗎?”宋誠一指田地上枯死的稻谷,道:“長勢稀疏。照我看,一年種植一季稻谷,再種點别的作物要好一些。”

  說得你好象挺懂農桑似的。蕭維祯心中不服,卻不敢還口,得罪宋誠的後果,他承擔不起,可他也不願意附和宋誠,于是沉默着。

  從田裡回來,宋誠寫了一封奏折,請求遷民時,派一些懂農桑的官員和老農過來。奏折還沒寫完,井源來了,道:“倭國天皇投降了。”

  明軍一直駐紮在京都,沒有北進,倭國天皇不知明軍要幹什麼,惶惶不可終日,更不知明軍何時北上,想必大軍到時,他的死期就到了。思之再三,隻好投降了。

  宋誠唇邊噙了一絲冷笑,六百年後,這個古老的皇室也宣布無條件投降,可侵略鄰國之心并沒有停止。

  “以為表示投降,然後還可以繼續當他的天皇?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提督不妨讓他和足利義政一道去京城為皇上跳舞。”

  “本督也這麼想。”井源微笑,心情不錯,道:“如此,你我便分兵?”

  這要看宋誠的意思了,要是他想留在京都,兩人自然是要分兵的,要是他願意随井源到東京,便一起去。井源看他懶懶散散的樣子,估摸着他更願意在京都呆着。

  果然,宋誠道:“嗯,我在京都等提督大功告成吧。隻是有一點,倭國皇室男女老幼,必須一并押去京城,一個不留。”

  宋誠是從六百年後得到的經驗教訓說出這句話的。天皇是倭國的精神領袖,深受倭人愛戴,隻要這個皇室留在倭國,随時能選出新的天皇,倭國便不算滅絕。

  “這個自然。”井源身為驸馬,身為皇親國親戚,是享受特權最頂端的人物。倭國皇室不能留,卻是自身的立場,以及史書中得到的經驗教訓。

  宋誠行禮:“如此,有勞提督了。”

  就讓這個民族到這裡結束吧。

  天皇雖然沒有實權,到底還是藩國皇帝,接受皇帝受降,功勞極大。宋誠卻一點不動心,大方送給井源。

  井源并不是一個隻會沙場征戰的莽夫,要不然也不會被先帝挑中,招為驸馬。他本不想問,可見宋誠不似作僞,當真對到手的大功毫不在乎,略一思忖,覺得宋誠太年輕,不懂得其中的原由也是有的,于是提醒道:“此行有大功。”

  “我知道啊,就是不想要。”宋誠笑道:“盡歸姑丈了。”

  從鹹甯公主處論,宋傑和嘉興公主是表兄妹,井源尚嘉興公主,便是宋誠的表姑丈。他不稱呼官職,而以長輩稱呼,意示此事不落旁人之手,兩人誰得了功勞無妨。

  怎麼會誰得了也無妨呢?井源深吸口氣,暗下決心,宋誠雖然不去,請功折子上不能少了他的名字,不過這事現在沒必要說。他拍拍宋誠的肩頭,道:“你想在京都偷懶就在京都貪懶吧。”

  宋誠要不是偷懶,要麼和他一起去東京,要麼去島根,現在賴在京都,确實是懶得可以。

  “好。”宋誠笑笑,自不會說自己對天皇這個種族深惡痛絕到極點。

  井源給他留下兩千人,其中弓箭手留了二百,宋誠也夠意思,隻留一百新軍,讓井源帶走二百。

  接下來幾天,宋誠要麼在城中轉悠,看看那些木頭搭建的豪宅,要麼就在帳中喝茶看書,看信子跳舞。

  不得不說,信子舞跳得不錯。自足利義政投降後,她大概想通了,一門心思讨好宋誠,可惜宋誠總是冷冷淡淡的。

  這天,下了入冬以來第一場面,京都成為銀裝素裹的世界,加上城中沒有百姓,路上除了宋誠一行人的腳步聲外,再無其他聲音。

  顧興祖随井源去東京,有立大功的機會他哪肯錯過,還盼着能早點恢複爵位呢,要是能更進一步,成為國公更好。

  宋誠在城中轉了半天,極目都是一片白色,看久也煩,身邊又隻有小四老針等人,連一個說話的朋友也沒有,幹脆回營讓信子跳一段舞。

  信子跳得很賣力,身段妸娜款款擺動,一舉手一投足間,動人心魄,眼梢眼角更是春情無限。

  她跳到一半,小四悄無聲息進來,遞上一個小小的竹筒,宋誠驗明火漆無誤,打開竹筒看了,唇邊露出笑容。

  顧淳送來的密報,滿倉在京城挂了十張倭女圖,文官們頓時改了口風,對倭國口誅筆伐,認為倭國使者對大明不敬,理該佂伐。

  信末,顧淳還叮囑給他留兩個絕色倭女。

  宋誠把信放在燭火上燒了。

  征倭沒有在朝堂上讨論,文官們自然有得說,有了好處說征伐得好,沒有好處說皇帝窮兵黩武,說他宋誠是谄媚小人,隻為讨皇帝歡心,不惜佂伐藩國。這些,宋誠心中有數,也不怎麼在意。

  運栽倭女的船一直保持在三十艘,其餘的寶船停在長崎候命。畢竟這裡是島嶼群,不是大陸,若真有不測,難道能插翅飛回大明不成?雖然随着倭國被滅,不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宋誠卻不能不給自己和軍士留後路。

  第一批倭女運到京城,交付買主,更多的人蜂擁而來,要求瓜分這些溫順的女子。更有人強烈要求購買倭人,覺得倭人定然比佃戶更加聽話,而且便宜。

  一個新的行業就此在明人面前展開。

  宋誠接到密報,搖了搖頭,這是要重回奴隸社會嗎?

  而另一邊,朱祁鎮收到他的密信,按照他的方法做出改變,在張益主導下很快議出一個新的章程。很多無立錐之地的貧民自願報名遷到倭國。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